国产日韩欧美一区二区三区三州_亚洲少妇熟女av_久久久久亚洲av国产精品_波多野结衣网站一区二区_亚洲欧美色片在线91_国产亚洲精品精品国产优播av_日本一区二区三区波多野结衣 _久久国产av不卡

?

“悲美”與“悲涼”

2016-08-01 21:46:52張玥
青年文學家 2016年24期
關鍵詞:川端康成張愛玲

摘 要:在文學創(chuàng)作中,川端康成(日本)和張愛玲(中國)成功地交流、借鑒、融合了東西方文學與文化特質。二人的小說都具有悲觀思想、呈現出悲劇風格; 但其審美追求也存在差異性:川端追求“悲美”,張愛玲則選擇“悲涼”。該文試圖通過小說文本點明兩位作家悲哀風格的相似性和差異性,探索出背后不同的價值觀念,進一步結合各自的身世經歷、文化文學傳統(tǒng)素追溯原因。

關鍵詞:川端康成;張愛玲;悲劇風格;悲美;悲涼

作者簡介:張玥(1995-),女,滿族,北京西城區(qū)人,四川大學文學與新聞學院漢語言文學專業(yè)2013級本科生在讀,研究方向:中國語言文學。

[中圖分類號]:I106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2-2139(2016)-24-0-03

一、可比性

川端康成是第一位獲得諾貝爾文學獎的日本作家,張愛玲是20世紀中國現代文學史上最重要的女作家之一。他們都在文學生涯里成功開辟了傳統(tǒng)與現代、東方與西方的融合之路,以各自的民族傳統(tǒng)文化文學為積淀,運用西方現代思想和文學技巧,創(chuàng)作出了世界一流作品。承繼西方人文主義理想,川、張文學關注的焦點都是人性,由始至終表現了對人生存狀態(tài)的憂慮,對境遇命運的思考。相似的創(chuàng)作道路、共同的文學主題溝通了兩位文學家,其在審美風格上的同、異,滲透著中、日文化的不同特質。

二、悲劇風格的相似性

川端康成主要在時政因素很少的故事背景下,敘述普通男女的日常生活,如《雪國》以“穿過縣界長長的隧道”開頭,將故事與紛繁復雜的現實世界相疏離;以女性為關注、表現的焦點,突出表現了女性的性格特征、生存境遇、不幸命運,努力掙扎、追求理想希望而結局慘淡,最終形成悲劇;男性只作為書寫女性的手段和陪襯。他描寫了愛情婚姻的悲劇:《伊豆的舞女》中“熏子”和少年郁結難言的初戀情思;《雪國》里駒子的未婚夫患病而死、她對已婚的島村真誠熾烈的愛情最終沒有回報和希望,走向虛無和徒勞,葉子把愛永恒地寄托在英年早逝的行男身上、將墳墓作為自己愛的歸宿;《千只鶴》中太田夫人、菊治、文子、島村雪子之間或背德亂倫或虛無短暫的愛戀。川端以哀怨感傷的筆調貫穿全篇,在情節(jié)敘述中穿插失意、虛空的抒情議論,最后拋給女主人公凄涼的愛情結局,悲傷的文風不言而喻。他還講述了人生命運的悲劇:《雪國》中彌漫著濃重的“生命無常的虛無感和悲哀”,作者將它通過島村的視角表達出來。駒子為給未婚夫賺錢治病而被迫淪為藝妓,她的“記日記、做讀書筆記、努力練三弦琴”在島村看來都是徒勞的,她對島村的熱情和迷戀也被覺得感傷,因為短暫的東西終會消逝、是徒勞的,島村自己也時常莫名地流露出悲傷情緒。作品沒有明確交代這悲傷為何物、源于何事,只言片語構成的悲傷之網其實抽象表現了人生命運的可悲。

生活在二十世紀三四十年代的張愛玲,沒有敘述政治戰(zhàn)爭等宏大主題,跟川端一樣疏離時代主潮,也將目光轉向了市井平凡男女的瑣碎生活、普遍欲望,以婚戀嫁娶為主要素材,描寫了普通人在不可逆轉的命運和殘酷的現實中掙扎、奮斗,乃至人性扭曲、身心瘋狂的悲慘下場。她著重表現了對女性生存境遇的反思、哀嘆。張愛玲筆下的感情全是千瘡百孔、支離破碎的:《傾城之戀》中的婚姻是把戲和交易,一方為了擺脫生存困境,一方為了滿足風流之心;《金鎖記》中的曹七巧和姜二爺的婚姻是金錢買賣,七巧對姜三爺的愛戀最終因為金錢的貪欲而毀滅,長安、長白的婚姻愛情后來分別被母親弄成悲?。弧栋肷墶防锏穆鼧E和世鈞由于互相猜疑而錯過了真愛的彼此。張愛玲眼中的人生命運都是悲慘的,這在《金鎖記》里表現得最突出。麻油店老板的女兒七巧被兄嫂當搖錢樹賣給姜二爺做老婆,丈夫是個“沒有一點人氣”的骨癆病患者,從沒給過她真正婚姻的快樂,封建家庭長期碾壓排擠,七巧在備受情欲物欲的雙重煎熬后人性扭曲、走向瘋狂;一個漂亮潑辣的少女最后成了“鐲子順著手臂能推到腋下”的吸大煙的老太太,其命運的悲慘讓人不寒而栗。文字透露出的作者的悲觀思想較川端有過之而無不及。

三、悲劇風格的差異性

雖然都流露著悲傷的情調,但川端康成文學的主要審美風格是“悲美”,張愛玲文學體現的審美風格是“悲涼”。在“悲”的基礎上,二人的審美趨向不同;除了“悲”以外,二人的創(chuàng)作風格中還各自具有其他思想內涵。

川端小說最突出的主題是對人性美的挖掘和贊頌,尤其是女性。他認為,“悲和美是緊密結合在一起、相輔相成的,既美且悲,因悲即美;美有時是和戰(zhàn)亂、失敗甚至亡國等悲慘的事情聯系在一起的,越是這種美越有感人的力量?!盵1]例如,作者對《雪國》中葉子的聲音的認知是“她的話聲優(yōu)美而又近乎悲戚”。在小說中,女性是美的代表,是必然存在的;而女性命運悲涼、凄慘,意味著美本身是短暫虛無、不可觸及的,因此最終美歸于悲傷。川端康成“悲而美”風格的核心內容是女性的悲和美,即通過女性的形象、性格、命運體現出的悲和美。

小說首先展示、贊頌了女性單純的外形美:當山野里的燈火映照在葉子臉上時,“那種無法形容的美,使島村的心都幾乎為之顫動。”“她的眼睛同燈光重疊的那一瞬間,就像在夕陽的余暉里飛舞的妖艷而美麗的夜光蟲?!?[2]駒子的肌膚“滲入了山野的色彩,嬌嫩得好像新剝開的百合花或是洋蔥頭的球根;連脖頸也微微泛起了淡紅,顯得格外純凈無瑕?!?[3]這些全面調動感官、色彩豐富的描寫讓我們看到了作者對女性外在美的認同。不僅如此,小說更深層次挖掘了女性的內在美。他著重描寫地位卑微、命運曲折的女子獨立樂觀的個性,積極的精神風貌和品質,雖地處卑微卻努力追求理想的生活、事業(yè)、愛情幸福和藝術成就。《雪國》中的駒子雖然淪為藝妓,但她追求知識和才能,堅持寫日記、做讀書筆記,彈得一手好琴;她有堅強的意志、肯付出不懈的努力,地處偏遠鄉(xiāng)村、沒有老師指導的情況下獨自對著譜子練習復雜的三弦琴曲子;她對島村有著深沉熾熱真誠的愛,并且不求回報、不計得失;她善良、重情義,得知行男快要離世,她臉色刷白、幾近嘔吐,最后不忍目睹他的死亡……小說闡釋的“美”之中蘊含和折射著“悲”,美和悲是同一事物的兩個方面?!堆﹪返木唧w表現是“徒勞”:駒子對行男、對島村只求付出、不求回報的“無償的愛”是美的最高境界,而行男的疾病纏身、島村的虛無鄙俗隨時透露著愛情的無力和蒼白,最終駒子一無所獲,升入悲的絕頂。葉子認真深情的態(tài)度陪伴行男走向死亡,她的“無償的愛”永遠歸屬于冷寂的墳墓??~緲清澈的葉子最后在凄艷的雪火交融中死去。這同樣是至美和至悲的統(tǒng)一。

張愛玲的小說顯示了蒼涼的底色,其主題是對人性脆弱、丑陋本質的揭露?!吧n涼”是在日常生活的瑣碎描述中, 慢慢滲透出的“悲涼之霧”[4]。作者通過敘述普通個體的庸常生活,表現亙古不變、普遍的生存欲望和殘酷現實之間的矛盾,表達對人性的悲觀認識、悲涼情感。張愛玲曾說:“我不喜歡壯烈, 我是喜歡悲壯, 更喜歡蒼涼。壯烈只有力, 沒有美, 似乎缺少人性。悲劇則如大紅大綠的配角, 是一種強烈的對照。但它的刺激性還是大于啟發(fā)性。蒼涼之所以有更為深長的回味, 就因為它像蔥綠配桃紅,是一種參差的對照?!?[5]這種“蒼涼”底色源于她對人生、世界和人性的認識:人性本質是丑的——冷酷、虛偽、物質利益至上;她認為“生命是一襲華美的袍,爬滿了蚤子?!?[6] “生命是殘酷的,看到我們縮小又縮小的竊竊的愿望,我總覺得無限的慘傷?!?[7]

張愛玲的小說幾乎觸及人性深處所有隱秘的角落,表現了金錢誘惑逼迫下人性的扭曲和變態(tài),內心原欲對人的折磨、支配和懲罰;著重對女性的心理痼疾、文化負面、性格缺陷進行批判、反思;小說中的婚姻是功利化的交易,愛情經不起現實和命運的撕扯?!督疰i記》講述了以曹七巧為中心的新舊交替時代封建沒落家庭的成員命運:曹七巧被迫拿婚姻作金錢交易,性愛和情感逐漸缺失,在封建家庭的壓榨中占有欲和報復欲增強,最終淪為金錢的奴隸,變相占有兒子、折磨兒媳、破壞女兒婚姻,人性喪失、身心瘋狂。小說把曹七巧擺在舊中國“被食、自食、食人”的關系循環(huán)鏈條中,在對其命運中平淡自然的一天天書寫中,揭露了封建文化“吃人”的本質,具有力透紙背的悲涼?!都t玫瑰與白玫瑰》體現了張愛玲更深層次的人性窺探和悲觀主義。小說揭示了原欲對人正義理性方面的戰(zhàn)勝,這正是人的軟弱性?!耙苍S每一個男人全都有過這樣的兩個女人,至少兩個。娶了紅玫瑰,久而久之,紅的變了墻上的一抹蚊子血,白的還是‘床前明月光;娶了白玫瑰,白的便是衣服上沾的一粒飯黏子,紅的卻是心口上一顆朱砂痣?!盵8]這段比喻消解了愛情的詩意,表現了人赤裸裸的性欲,也道出了張愛玲“人間無純凈愛情”的悲涼愛情觀。

四、原因追溯

(一)家庭背景和身世經歷

19世紀末,祖父三八郎事業(yè)破產,“川端世家從三八郎這一代開始就沒落了”[9]。川端自幼父母雙亡,截止到16歲,父母、祖母、姐姐、祖父相繼去世,他在孤獨無親、貧苦卑微的環(huán)境中長大。他在《致父母的信》中說:“深深刻入我幼小心靈里的,便是對疾病和夭折的恐懼?!?[10]川端談戀愛屢屢失意,真愛千代(或“初代”)在結婚前突然與之解除了婚約。對于與秀子的婚姻,他表示“‘能讓我保持童心的女性,就是我理想的妻子??墒?,他認為自己從來‘不曾有過所謂的童心?!?[11]這證明了他婚姻的失落。

張愛玲的曾祖父是李鴻章,其祖父張佩綸健在時“張家已經走了下坡路,到了張愛玲父親這一輩,更只是仰賴著先人的余蔭?!?[12]生長在封建大家庭中,她舊派紳士的父親吸鴉片、逛妓院、養(yǎng)姨太太,受西方文化浸染的母親思想自由前衛(wèi),幾度丟下女兒去海外留學。父母不斷爭吵,直至離異。她自幼沒得到正常家庭的溫暖和愛。年輕時,張與剛離婚的胡蘭成情投意合后結婚,胡蘭成亡命天涯時她不離不棄、誓死追隨,卻發(fā)現他到處拈花惹草,最終導致婚姻的失敗。

可見,相似的沒落家世、孤獨凄苦的成長經歷和失敗的愛情婚姻,使兩人都具有悲觀主義思想,作品中多愛情和命運悲劇,體現出相似的悲哀審美風格。同時,早年喪母使川端具有強烈的“戀母情結”,他對女性經常是理想化的,這是川端認可推崇女性美的原因之一。而與川端相比,張愛玲不缺乏親人,而缺少親人該給予的愛,父母爭吵的痛苦回憶,父親腐朽生活暴露出的人性丑陋,再加上耳濡目染封建大家庭內部的爾虞我詐、人性扭曲,她更多體察到了現實中人性陰暗鄙俗的一面,因此形成了消極悲觀的人生觀、世界觀和人性認識,作品也呈現出蒼涼的底蘊。

(二)民族文化文學傳統(tǒng)

川端康成從小就接觸了大量的日本古典文學作品:《古今和歌集》《源氏物語》《枕草子》《萬葉集》等?!对词衔镎Z》是他的至愛。最初以語言的音響和文章的格調為接觸點,《源氏》的“音讀”同少年自身的不幸經歷和感傷情緒產生了深深的共鳴,使他終生難忘;最終深深滲透了他的心,成為精神搖籃?!对词稀樊a生于貴族時代極盛轉衰時,是平安文學的代表作。作家紫式部著重描寫了兼具外貌、才藝和心靈美的女性形象,同時表現人物的生活悲劇和精神悲劇,例如出身高貴、容貌端麗、深受光源氏寵愛的紫姬,正當盛年就染病身亡;前面寫繁華奢靡的宮廷生活,后面深沉悲涼的氣氛越來越重。

《源氏》體現了日本傳統(tǒng)文化和審美的重要觀念——物哀。物哀本指人心接觸外部世界時,會產生幽深玄靜的情感(同情、哀傷、悲嘆、贊頌、愛憐等),包括三個層次:對人、世相和自然界。川端作品對女性美的著重闡釋、對女性“美與悲結合體”的書寫內容與《源氏》十分相似,小說中作者借人物之口,頻繁抒發(fā)對人性、人的命運、自然四季的感傷、贊嘆。這說明日本傳統(tǒng)“物哀”精神,是川端“悲和美是緊密結合、相輔相成的”觀念的來源和基礎。川端還把“物哀”精神推到了一個更有力量和深度的層次:用感情去把握現實的本質,以極其纖細敏銳的觀察力去體悟自然四季、人性命運;融合佛教禪宗思想,將虛無、幽玄、無常感納入“悲”的涵義。

生于封建文化大家庭的張愛玲,從小受到了深厚的中國傳統(tǒng)文化和文學熏染。她的悲涼風格“深受民族悲劇意識澤被和傳統(tǒng)文化、傳統(tǒng)審美風格規(guī)約。”[13] 屈原《離騷》的哀怨凄絕, 建安詩歌的悲慨抒嘆, 杜甫詩風的沉郁頓挫,李清照詞調的悲愁傷感,曹雪芹《紅樓夢》的愴涼悲切……中國古典文學具有抒情傳統(tǒng)。古代文人注重對人生缺憾的敏銳意識進行詩意化、審美化表達,而張愛玲以人性為關注焦點,繼承了中國文人“悲天憫人”“憂國憂民”的傳統(tǒng),并對“憂患意識”進行審美化。她在小說里表現了現代人的存在意識、對時代的恐懼、對現代文明的失望等思想,這與傳統(tǒng)憂患意識互相生發(fā)、滲透,并且后者籠罩、包容了前者。最終,文字呈現出的,不是西方現代的慘淡決裂,而是止于蒼涼——以審美的、詩意的感哀來面對和處理苦難。傳統(tǒng)文學的審美心理具有哀怨、凄婉、悲涼的特質,這是張愛玲蒼涼底色的源頭。

張愛玲自稱《金瓶梅》與《紅樓夢》“這兩部書在我是一切的泉源, 尤其是《紅樓夢》?!盵14] 張愛玲小說和《紅樓夢》都抒發(fā)了作者本人的悲傷,其情緒特征十分相似。張愛玲和曹雪芹在各自小說里都寄寓著難以名言的身世之感;其透過作品表現出的對人生的認識和感慨具有相似性?!都t樓夢》點出不盡之情會給人帶來無窮痛苦,對人生悲歡、塵世生活的深刻認同中透著幻滅感傷;張愛玲小說冷靜剖析人生的鄙俗、缺憾,同時對人生保有執(zhí)著和依戀。她繼承了《紅樓夢》描寫日常生活悲劇的敘事法則。張小說以普通人為關注對象,和《紅樓夢》以飲食男女為主人公相似;張在日常生活的瑣碎描述中滲透出“悲涼之霧”的寫法,與曹雪芹在行坐起臥與言談飲饌的描寫中隱含悲劇相一致;張小說和《紅樓夢》揭示的悲劇都具有普世性和啟示性。

五、結語

背景經歷的相似成分使川端康成和張愛玲的小說都具有一定程度的悲劇色彩;而在成長經歷的差異元素、各自文化文學傳統(tǒng)影響下,二人“悲”的創(chuàng)作風格呈現出不同的審美趨向和內涵:川端的悲美,張愛玲的悲涼。我們因此也可以觸摸到中日各自文化的特質。

參考文獻:

[1][10]何乃英.川端康成小說藝術論[M].北京: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10:270-271,01

[2][3](日)川端康成著;葉渭渠,唐月梅譯.雪國 古都 千只鶴[M].南京:譯林出版社,2010:06,37

[4] 魯迅.中國小說史略[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8:165

[5][6][7]張愛玲著;金宏達,于青編.張愛玲文集(第四卷)[M].合肥:安徽文藝出版社, 1992:173(《自己的文章》),18(《天才夢》),235(《我看蘇青》)

[8]張愛玲. 紅玫瑰與白玫瑰[M].北京:北京十月文藝出版社, 2009:51

[9][11]張恩輝.諾貝爾獎獲獎者傳記叢書 川端康成傳[M].長春:時代文藝出版社, 2013:04,52

[12]余斌.張愛玲傳[M].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2013:13

[13]李掖平.生存悲劇的蒼涼書寫——論張愛玲小說的悲劇意識[J].山東師范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06,51(2):44

[14]張愛玲.紅樓夢魘[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5:05(《自序》)

猜你喜歡
川端康成張愛玲
九月雨
川端康成肖像(素描)
海燕(2021年9期)2021-08-29 10:16:44
向作家借錢的年輕人
川端康成共生思想中的佛教因素——以《抒情歌》為中心
劍南文學(2016年14期)2016-08-22 03:37:40
張愛玲在路上
山東青年(2016年1期)2016-02-28 14:25:29
和莫言尋訪川端康成
愛你(2015年1期)2015-11-17 13:27:41
和莫言尋訪川端康成
愛你(2015年2期)2015-11-14 22:43:29
聆聽流行歌中的張愛玲
Coco薇(2015年11期)2015-11-09 13:30:13
張愛玲:生命如奇服一樣斑斕
藁城市| 健康| 襄樊市| 昌都县| 稻城县| 自治县| 乌拉特后旗| 上杭县| 昌平区| 遵义市| 宽甸| 剑河县| 广灵县| 商水县| 天镇县| 大庆市| 枝江市| 宜都市| 无棣县| 子长县| 阳原县| 峨边| 游戏| 皋兰县| 新密市| 青浦区| 昌平区| 滨州市| 新绛县| 连平县| 股票| 唐河县| 象州县| 公主岭市| 清涧县| 清苑县| 婺源县| 红河县| 子洲县| 阿坝| 哈巴河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