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聰
(上海師范大學(xué)對外漢語學(xué)院,上海,200234;法國國立東方語言文化學(xué)院,法國巴黎,75013;法國高等社會科學(xué)院東亞語言研究所,法國巴黎,75007)
漢語人稱代詞的 “包括式-排除式”對立模式研究
王聰
(上海師范大學(xué)對外漢語學(xué)院,上海,200234;法國國立東方語言文化學(xué)院,法國巴黎,75013;法國高等社會科學(xué)院東亞語言研究所,法國巴黎,75007)
漢語人稱代詞的“包/除”對立分布以徽語為界分為南、北兩部分。在這兩部分中,“包/除”的對立分布主要集中在北方方言(北系),南方方言中較為少見(閩語除外)。且二者對立的表現(xiàn)形式各異,導(dǎo)致其語法化和詞匯化的程度均有所不同。有關(guān)“包/除”對立產(chǎn)生的原因,經(jīng)研究證明,是漢語為了完成表達的需要而進行的自身內(nèi)部結(jié)構(gòu)調(diào)整,在對上古漢語繼承的同時又有北方阿爾泰諸語言的影響。
包括式;排除式;類型學(xué);對立模式;人稱代詞
包括式(Inclusive)和排除式(Exclusive)(以下簡稱“包/除”)是學(xué)界探討已久的一個問題,二者之間的關(guān)系用圖1表示如下①:
圖1 包括式 VS 排除式
所謂的“包括式”(圖 1“01”)是“1+2+3”②的模式,即:包括聽話人在內(nèi)的復(fù)數(shù)形式;“排除式”(圖1“02”)是“1+3”的模式,即:不包括聽話人在內(nèi)的復(fù)數(shù)形式。以北京話為主的北方官話中,分兩種情況:一是“包括式”,指“咱”(zán)、“咱們”(又寫作“偺們”“喒們”);二是“排除式”,指“我們”③。趙元任[1]注意到在若干吳語中存在著該現(xiàn)象。之后,趙元任[2]對該現(xiàn)象又進一步加以論述,這是有關(guān)“包/除”模式較為細致的闡釋。至此,這一現(xiàn)象逐漸引起了學(xué)者們的關(guān)注,相關(guān)研究內(nèi)容主要有以下兩點:①二者產(chǎn)生的年代,如王力[3]、張清常[4]、呂叔湘[5]、劉一之[6]、香坂順一[7]、太田辰夫[8]等;②二者的來源,如呂叔湘[9]、張清常[4]、梅祖麟[10]、李泰洙[11]、張盛開[12-13]等。總的來說,上述研究大多關(guān)注該現(xiàn)象產(chǎn)生的年代及原因,且在地域分布上也只是作簡單的討論,并未給出確鑿的證據(jù)。鑒于此,本文試圖從兩方面入手對漢語的“包/除”情況加以分析,具體如下:第一,考察“包/除”對立模式在方言區(qū)中的分布情況,并對其進行分類,詳細討論各個類型的特點;第二,從類型學(xué)角度出發(fā),從語言內(nèi)部自身發(fā)展角度對“包/除”對立的原因進行分析。
(一) 漢語方言中的分布情況
張盛開[12]對“包/除”對立模式在中國境內(nèi)的分布作了考察,并進行了細致的分析。同時,張盛開[13]對之前的研究結(jié)果做了補充,但仍未考慮平話的情況。本文以張盛開的材料為參考,同時輔以李如龍、張雙慶、平田昌司、伍云姬等的考察,得出漢語方言中的“包/除”對立情況見表1:
上述情況表明:①考察的方言點共計212個,其中有“包/除”對立的方言點共計64個,即“包/除”對立在方言區(qū)所占的比率約是 30.2%,這與Filimonova[27]基于293種語種庫之上所得出的世界語言中大約40%的語言有“包/除”對立系統(tǒng)這一研究結(jié)果很相近。②方言區(qū)“包/除”情況分析:官話區(qū)(包括北系和南系),即中國的北方方言地區(qū),共計35個方言點,其中有“包/除”對立的方言點有17個,所占比率為26.6%(北系25%,南系1.6%)。同理,徽語區(qū)為4.7%;晉語區(qū)為10.9%;閩語區(qū)為18.8%;贛語區(qū)為14.1%;吳語區(qū)為17.2%;客家區(qū)為3.1%;湘語區(qū)為3.1%;粵語區(qū)為1.6%。具體情況可匯總見表2: 據(jù)表2可知,“包/除”對立模式在漢語方言中的分布比率排序為:官話(北系)>閩語>吳語>贛語>晉語>徽語>客家=湘語>粵語=官話(南系)。由此可見,分布最多的是北方方言,其次是閩語,然后是吳語和贛語。
表1 漢語方言中“包/除”對立情況統(tǒng)計表
表2 “包/除”對立模式在各方言區(qū)的分布比率情況表
(二)“包/除”對立模式的分類
Cysouw[28]和 Filimonova[27]分別從世界語言類型學(xué)的角度對“包/除”對立進行了分類。在此分類基礎(chǔ)上,以張盛開[13]的分類為標準,將漢語人稱代詞的“包/除”對立分為六類,見表3:
各類型的“包/除”模式特點如下:①類型 A(普通話):二者是由相同的詞綴構(gòu)成的。如:現(xiàn)代漢語普通話中,排除式是“我們”,包括式是“咱們”,均是在第一人稱代詞后加相同的詞綴“們”構(gòu)成。②類型B(贛語):二者都是在第一人稱單數(shù)的基礎(chǔ)上后加詞綴構(gòu)成的,但與現(xiàn)代漢語普通話不同之處在于,構(gòu)成的后綴不同。③類型 C(閩語):二者之間沒有必然的聯(lián)系。④類型D(吳語):二者是在第一人稱單數(shù)基礎(chǔ)上,通過增音方式構(gòu)成的。⑤類型E(客家話):二者是在第一人稱代詞單數(shù)的基礎(chǔ)上加諸如“大家”等雙音節(jié)詞構(gòu)成的。其特殊之處在于,包括式是在排除式的基礎(chǔ)上再加其他成分構(gòu)成。⑥類型F(客家話):二者是在第一人稱單數(shù)的基礎(chǔ)上后加詞綴構(gòu)成的,且其構(gòu)成要素相同,區(qū)別在于聲調(diào)的不同。
基于上述分類,我們將對漢語人稱代詞的“包/除”分布類型進行考察,見表4:
表3 漢語人稱代詞“包/除”對立模式分類表
表4 漢語人稱代詞“包/除”對立模式分布類型情況表
據(jù)表4可知:中國境內(nèi)的“包/除”模式六種類型所占比率的排序為:Type A(29.7%)>Type C(26.6%)>Type B(25%)>Type D(17.2%)>Type E(3.1%)>Type F(1.6%)④。由此可見,Type A是最為常見的類型。
總的說來,通過上述對漢語方言的“包/除”分布情況所做的考察,我們發(fā)現(xiàn):“包/除”的分布以徽語為界分為南、北兩部分。其中,北方方言中的“包/除”對立分布較多且形式簡單穩(wěn)定,主要類型為Type A、Type B。與之相比,南方方言中的“包/除”分布較少且形式復(fù)雜多變,主要類型為Type C、Type D。
在我國北方,自古以來就經(jīng)歷過我們無法想象的大動蕩。東亞大陸人口、文化和政治中心于一體的“中原”地區(qū)被金、元占領(lǐng)了3個半世紀,同時也被清統(tǒng)治了近3個世紀,在過去10個世紀的大半時間都處在北方阿爾泰民族的控制之下[29]。因此,以往有關(guān)“包/除”對立產(chǎn)生的原因,最多的解釋是從語言接觸角度出發(fā),認為是受到了阿爾泰語言的影響,如梅祖麟[10]等。對于這一結(jié)論,我們認為還不夠完善:一方面,梅文對“包/除”對立產(chǎn)生原因的解釋只說明了北方方言中的對立原因,但未對這個原因進行實證。另一方面,梅文的解釋割裂了南、北方言中“包/除”對立的原因。那么,為何這種“包/除”對立多見于北方方言(北系)以及南方部分方言,而少見于北方方言(南系)呢?南、北兩部分中的“包/除”對立是否具有一致性和關(guān)聯(lián)性? 下面,將從內(nèi)部和外部兩方面加以考察。
(一) 內(nèi)部因素
在現(xiàn)代漢語普通話中,“咱們”被看作是包括式,表達包括意義?!拔覀儭奔扔邪ㄒ饬x,又有排除意義。而“包/除”對立是從語法形式上來說的,也就是說,北方官話中的代詞“我們”(排除式)和“咱們”(包括式)是人們采用某些詞來表達這種意念。劉一之[6]通過文獻考察所確定的產(chǎn)生年代是12世紀,也指的是“包/除”對立的語法形式所產(chǎn)生的年代。以往學(xué)界的討論常將形式和意念這兩個概念混為一談。其實,早在古代漢語中已有包括和排除這一意念的存在,采用的是短語形式來進行表達。如:
(1) 爾有母遺,翳我獨無。(《左轉(zhuǎn)·隱公元年》)
(2) 自貢曰:“然則夫子何方之依?”孔子曰:“丘,天之戮民也。雖然,吾與汝共之?!保ā肚f子·內(nèi)篇·大宗師第六》)
從例(1)和例(2)對比中可見,例(1)中是明確將說話人“我”和聽話人“爾”嚴格區(qū)分開來。而例(2)中則用短語形式來表達包括“你我”的意義,即采用諸如“吾與汝”“我與爾”等形式,這一形式是使用連詞將兩個人稱代詞連接起來。同樣,這種表達方式在現(xiàn)代世界其他語言中也是存在的,如Pirah?語:
(3) Pirah?[30]
ti gíxai pí-o ahápií
1. pron 2. pron also-obl go
You and I will go
我們將一起去。
在Pirah?語中,用的是“ti gíxai”來表達“你我”之意,即具有“包括”的含義。在古代漢語中,如果要表達包括“你我”意義時,則采用第一、第二人稱一一指明的辦法。而現(xiàn)代漢語普通話中表達包括意義的“咱們”最早出現(xiàn)在宋元時期。同樣,這種以短語來表達包括義的方式在一些漢語方言中仍然有所保留,并且這些短語有的還發(fā)生了合音現(xiàn)象,從而形成了表達“包/除”意義的詞尾。我們以東南方言⑤為例。在東南方言中,一些方言點較多的以短語形式來表達“包/除”的意義,且大多數(shù)的表現(xiàn)形式是第一人稱代詞“我”和第二人稱代詞“你”“渠”或者是其他人稱代詞“大家”等組合構(gòu)成聯(lián)合短語來表達,較少的是在上述基礎(chǔ)上再加“儕人”“人”等。如[31]:
(4)【我合渠】〈代〉我和他??驮挕8=飨踲ue31x?54k?21]
(5)【我大家】〈代〉我們。客話。廣東惠州[??i213tai31ka33]
(6)【我及你】〈代〉我們。閩語。福建浦城石陂[akini]
(7)【我加汝儕人】〈代〉咱們。閩語。福建寧德[ua42ka44ny42ts?11n?n11]
(8)【我替你】〈代〉咱們。吳語。浙江麗水[?uo44t?i53?i44]
(9)【我搭你】〈代〉咱們。吳語。浙江泰順[??22t??41?i43]
(10)【我喊你】〈代〉我和你。吳語。江蘇江陰。
(11)【我邀你】〈代〉咱們。閩語。福建建陽[uei53yo53noi21]
(12)【我大家人】〈代〉咱們??驮?。福建上杭[??t?ak?ni??]
上述9個詞條均用短語形式來表達包括式和排除式的意義,這些形式可看作是東南方言中產(chǎn)生“包/除”對立的基礎(chǔ)。由此可見,用短語形式來表達“包/除”意義的方式在東南方言中異常豐富?!鞍?除”對立的表達多種多樣,而我們所研究的只是它的表達方式之一,即用漢語中的代詞“咱們”和“我們”來表達。那么,后來為什么選擇用“咱們”來表達包括式,而用“我們”來表達排除式呢?我們先看一下其演變過程。
“咱們”由“咱+們”構(gòu)成,合音為“偺”,后來寫作“咱”。在現(xiàn)代北京話里讀[tsam men],快讀則成為[tsam],亦寫成“偺們”或者“咱們”[5](63)。
“咱”從“口”旁,因此是個俗字。從語音方面來講,是“自家”的合音。而有關(guān)“咱”來源于“自家”的例證,呂叔湘[5](97)認為,“自家”的三種意義都曾為“咱”所擁有過。為此,“咱”來源于“自家”的說法是可信的?!白约摇碑a(chǎn)生于唐代,其產(chǎn)生的意義之一是“你我”的意思,如:
(13) 大凡人家些小事情,自家收拾了,便不見得費甚氣力;若是一個不伏氣,到了官時,衙門中沒一個肯不要賺錢的,不要說后邊輸了,就是贏得來,算一算費用過的財物已自合不來了。(《二刻拍案驚奇》)
(14) 又如人做一件善事,是自家自肯去做,非待人教自家做,方勉強做,此便不是為人也。(《朱子語類》)
例(13)(14)是“你我”的意思,此時的“自家”表達復(fù)數(shù)意義,而“咱”也繼承了其表達“你我”這一意義。隨后,當“們”出現(xiàn)時,“自家”與“們”組合又出現(xiàn)了“自家們”的用例,如:
(15) 兩傍惱了許多弟子,私相怨曰:“今為廣成子,反把自家門弟子輕辱,師尊如何這樣偏心?”(《封神演義》)
(16) 蓋“便可”二字少意思,“披襟”與“郁蒸”是眾人自家們語,“掃”字是自家語,自家語最要下得穩(wěn)當,韓退之所謂“六字尋常一字奇”是也。(《藏海詩話》)
(17) 自家懣、都望有前程,背地里、莫教人咒罵。(《全宋詞》)
例(15)(16)(17)是“自家+門/們/懣”的用法。“們”最初產(chǎn)生于宋代,在宋代文獻中,伴隨著“們”的使用,還發(fā)現(xiàn)了“懣”/“瞞”/“滿”和“門”等的使用。因此,“自家”與其組合也產(chǎn)生了不同的書寫方式。我們通過對“語料庫在線”中的“古代漢語語料庫”進行檢索,得到“自家懣”1例(于宋代),見例(17);“自家門”1例(于元明,共搜到4例,但有效用例只有1例),見例(15);“自家們”0例。 在CCL語料庫“古代漢語”部分,我們僅檢索到1例“自家們”,如下:
(18) 做文章合當如此,亦只是熟,便如此。恰如自家們講究義理到熟處,悟得為人父,確然是止于慈,為人子確然是止于孝。(《朱子語類》)
上述例子說明,“自家”與“們(門/懣)”的結(jié)合最早出現(xiàn)在元明,而且此時的“自家門”已經(jīng)是表達復(fù)數(shù)意義了。
然而,我們還要說明一個問題,即是否“咱們”的產(chǎn)生是由“自家”合音為“咱”,然后與“們”結(jié)合而產(chǎn)生的呢?我們認為這種解釋過于牽強。呂叔湘[5]也指出,在“自家”還沒有合音的時候已經(jīng)有了“自家們”了。原因在于“咱”在宋代以前的文獻中不曾見到,我們通過檢索“語料庫在線”中的“古代漢語語料庫”,共得1624條“咱”的例子,最早出現(xiàn)的是在宋代。而“自家們(門/懣)”在宋代的文獻中已見用例,要早于“咱”的產(chǎn)生年代。因此,我們推斷,“自家們”和“咱們”均是用于表達包括意義的詞匯,但它們的關(guān)系是淵源的關(guān)系。也就是說,在“咱們”產(chǎn)生之前,人們是用“自家們”來表達漢語中的包括意義的。漢語中第一人稱代詞的包括意義最初的詞匯形式是“自家們(門/懣)”,且這是漢語自身內(nèi)部表達的需求,是人們?yōu)榱俗非笳Z言表達的經(jīng)濟原則而采取的一種“簡縮”手段。也就是說,在人們的意識中早已存在包括和排除的意義,但人們在表達的時候,最初并未有固定的詞匯來加以表達,后來隨著“咱們”繼承了“自家們”的意義,人們選取其來表達漢語的包括意義,由此才出現(xiàn)了漢語中現(xiàn)有的“我們”表達排除式,“咱們”表達包括式。
南方方言中“包/除”對立模式的演變情況如何?梅祖麟[10]認為,南方方言中該模式的存在是由于底層中的哪個或哪幾個語言的影響,但是具體什么語言,文中并未給出證據(jù),這一解釋也是從語言外部加以說明的,且證據(jù)不足。從“咱們”的演變過程中,可見端倪?!霸蹅儭钡难葑冞^程簡言之,即“自家”先發(fā)生合音,后加表示復(fù)數(shù)意義的詞綴“們”。這一方式在語言中大量存在著,我們以“俺”為例。
“俺”在北方方言中是“我們”的合音⑥。這里所探討的不是北方方言中的“俺”,而是南方方言中的“俺”。我們以永定下洋話為例,如下:
(19) 永定下洋話[32]
第一人稱代詞單數(shù) ?ai11(我)
包括式 ?n55(俺兜人)
排除式 ?ai11teu55(兜人)
(20) 建甌話[19]
包括式 u?53ua33nei?33(我伙人)
排除式 a?53ua33nei?33(俺伙人)
(21) 汕頭話[22]
第一人稱代詞單數(shù) ua53(我)
包括式 na?53(俺)
排除式 ua?53(阮)
上述例子中的“包/除”對立都是由“俺”構(gòu)成的。有關(guān)“俺”,我們作出如下解釋:一是意義方面,其表達主要分為兩種:①包括式和排除式均可,所表達的意思相當于漢語普通話的“我們”。如:將樂話[ɑ?55][34](196)。②包括式,表達的意義相當于漢語普通話的“咱們”。如:邵武話[ien][32](4918)。二是語音方面,閩語中的這個“俺”,分為兩類:1是零聲母(如:永定下洋話、建甌話);2是n聲母(如:汕頭話)。且這兩種讀音并存于閩語中的。因此,它們之間的關(guān)系可能是同源關(guān)系。至于南方方言中這個“俺”的來源,汪化云[33]認為其可能是“”脫落聲母和改變聲調(diào)而構(gòu)成的。這一想法主要源于施其生[22]的研究。施文中結(jié)合音和義兩個角度,認為:汕頭方言第一人稱復(fù)數(shù)的包括式[na?]可能與海南的閩語中的“儂”[na?na?]有關(guān)聯(lián)。在此基礎(chǔ)上,汪文認為“儂”是疊床架屋的復(fù)數(shù)形式。其具體結(jié)合過程是:“”[na?]可能是本義為“人”且可以作為自稱的“儂”[na?]與第二人稱代詞“汝”[lu]的合音形式,即“儂”的聲韻母與“汝”的聲調(diào)合起來構(gòu)成的。
(二) 外部因素
語言的發(fā)展除了自身內(nèi)部的發(fā)展演變之外,還會受到外部社會環(huán)境的影響,這主要來自語言彼此之間的互相接觸。從宋代開始,北方少數(shù)民族契丹、女真以及蒙古等相繼南犯。因此,我們不能否認阿爾泰諸語言對我國北方方言所產(chǎn)生的巨大影響。但很難找到證據(jù)來證實是受到阿爾泰語中具體哪種語言的影響。上述考察中我們發(fā)現(xiàn):漢語方言中的“包/除”對立模式以徽語為界,分南、北兩部分,其中大部分分布在北方方言中,閩語中也較為普遍。有關(guān)南、北兩部分的情況,其語法化程度不一致,且在發(fā)展演變過程中以層次化(stratification)的狀態(tài)呈現(xiàn)出來。北方方言與阿爾泰語之間具有并行關(guān)系,且語法化程度較高,已經(jīng)形成了特定的“包/除”代詞,即各地均較為一致的主要使用“咱”(“自家”的合音)和“咱們”(“自家”合音后加“們”)表達包括式,使用“我們”來表達排除式。而南方方言較多地殘留著古代漢語的痕跡,主要使用的是聯(lián)合短語和其派生形式來表達“包/除”形式,仍保留著明顯的詞匯形式,其語法化程度相對較低。這一現(xiàn)象正符合橋本萬太郎[29]從語言地理類型角度所指出的,“現(xiàn)代漢語方言顯示出世界罕見的由南至北或從北到南的語言結(jié)構(gòu)的類型推移”,這種推移顯現(xiàn)在各個方面。而這種“橫”的由南方型向北方型的地理推移與漢語“縱”的由古代漢語到現(xiàn)代漢語的歷時變遷對應(yīng)起來,是歷史發(fā)展的結(jié)構(gòu)復(fù)制品。
此外,現(xiàn)代漢語普通話中的排除式“我們”和包括式“咱們”的分布有語體傾向:“咱們”更多出現(xiàn)在口語中,而“我們”較多出現(xiàn)在相對正式的場合。在比較嚴肅的場合會出現(xiàn)不論是包括意義還是排除意義,使用的都是“我們”。例如:
(22) 當然,在階級斗爭中也常有這種情況,由于階級敵人一時的強大,階級力量對比太懸殊,我們雖然有正確思想做指導(dǎo),斗爭仍然遭到失敗,不過這只是暫時的失敗,只要我們是正確的,最后勝利就一定是我們的。(《人的正確思想是從哪里來的?》)
(23) 黑格爾的這些話是說得很尖銳的,它有豐富的含蘊,也很有力量,可以啟發(fā)我們想起許多科學(xué)的和不科學(xué)的態(tài)度、方法和作風。(《思想家的智慧》)
上述例子中,從例(22)和例(23)中的“我們”均用于較為正式的文體。而當使用“咱們”的時候,更多的是非正式的文體。如下:
(24) 爹的話剛落音,媽便接過來:“丟下遠的說近的,咱娘倆個抓緊冬季的工夫,多給你兄弟妹妹做下幾雙鞋,明年咱們一天工也不誤,爭取打更多的糧!”(《“三蘭”》節(jié)錄)
(25) 趙所長聽說要去安玻璃的這家,心里十分納悶,扶著方向盤不解地問道:“今天是除夕,咱們何必去惹麻煩,難道你以為這個老頭子會報復(fù)那個傻子不成?”(《除夕之夜》)
上述例子中的“咱們”都是較為口語化的表達,同時,需要注意的是,“你我ta”所形成的三維空間里,“我+你”的距離要小于“我+ta”的距離。因此,表示包括意義的“咱們”(“我+你”)所表達的距離要小于排除意義的“我們”(“我+ta”)的距離。所以,在一些非正式場合,諸如一些日常對話中,我們會更容易選擇“咱們”而不是“我們”。同理,在一些正式的文體中,會選擇一種不將其包括在內(nèi)的排除式來表達,即選用了“我們”。
“包/除”對立這一問題,一直是漢語學(xué)界爭論的話題之一。有關(guān)二者對立的原因,一直尚未得到滿意解釋。本文對漢語“包/除”的分布情況進行了考察,并將其分為六種類型,然后對每一類型的分布做了統(tǒng)計分析。從分布的情況來看,二者以徽語為界分為南、北兩部分。其中,北方方言中的“包/除”對立形式較為簡單且單一,包括式主要是“咱們”、排除式主要是“我們”,且在各個地方的形式大致相同,所體現(xiàn)出的語法化程度和詞匯化程度都較高。與之相比,南方方言中的“包/除”分布較少且形式復(fù)雜且多變,每個地方的“包/除”形式各不相同,且有的地方仍用短語形式來表達“包/除”意義,表現(xiàn)出相對較低的語法化和詞匯化程度。
導(dǎo)致上述南、北方言中“包/除”對立顯著差異的原因,包括:①從語言地理類型學(xué)角度來說,中國的漢語方言整體所呈現(xiàn)出的特征是“橫”的推移與“縱”的歷史變遷相結(jié)合,也即“南方型向北方型的地理推移正是古代漢語到現(xiàn)代漢語歷史發(fā)展的結(jié)構(gòu)復(fù)制 品”[29]。②從語言接觸角度來說,北方方言毗鄰阿爾泰語系諸語言,在阿爾泰語系中的蒙古語、滿——通古斯語和突厥語這三個語族中,除了突厥語之外,另外兩種語言均有豐富的“包/除”模式。③從歷史角度來說,阿爾泰族對中國的北方擁有較長時間的政治和軍事上的統(tǒng)治,而這些統(tǒng)治必定帶來所使用語言的改變,這是不爭的事實。但是從歷時發(fā)展的過程來看,在元代的時候盛行的是蒙古語,而女真人(公元1115—1234年金代統(tǒng)治者)和滿族人(公元1644—1912年,清代中國統(tǒng)治者)說的卻是通古斯語。而后來清王朝崩潰,被漢族接管以后,說滿語的人口迅速被同化而轉(zhuǎn)用漢語。而此時的北方方言(北方官話)中的包括式“咱們”和排除式“我們”便歸因于來自滿語的底層影響[35]。
漢語“包/除”對立的產(chǎn)生既有內(nèi)部原因也有外部影響。“包/除”對立這一概念在古代漢語中已見端倪,只不過那時候是以短語的形式來表達該意義的,宋元時代“咱們”才有了用代詞來表達的情況。北方方言中,我們以“咱們”為例,對其演變過程做一分析。同樣,在南方方言中,由于其語法化程度較低,在各方言中仍然大量存在用短語形式來表達“包/除”對立的情況,即采用的是詞匯手段來表達,且大多數(shù)仍未發(fā)展出獨立的包括式人稱代詞。如福建建陽“我邀你”[uei53yo53noi21][31]、廣東恩平牛江“我喊齊”[?gua31ham33ts?ai22][31]等等。
總的來說,中國是一個多語國家,其語言結(jié)構(gòu)異常復(fù)雜,而“包/除”對立的存在一方面反映中國歷史上的語言底層問題,另一方面從語言類型學(xué)角度也再次證明了中國境內(nèi)語言從南向北的地理推移正是古漢語到現(xiàn)代漢語歷史發(fā)展的結(jié)構(gòu)復(fù)制品。
注釋:
① 參 見WIKIPEDIA: Clusivity.https://en.wikipedia.org/wiki/ Clusivity.
② “1”指第一人稱代詞;“2”指第二人稱代詞;“3”指第三人稱代詞。
③ 在現(xiàn)代漢語普通話中,“我們”既可以用于“包括式”,也可以用于“排除式”,“咱們”只用于包括式。
④ 說明:“>”表示“高于”的意思。
⑤ 李如龍[20]指出,東南方言包括:吳語、粵語、湘語、贛語、閩語、客家話、徽語和平話。
⑥ 關(guān)于北方的“俺”是否是“我們”的合音這一問題,現(xiàn)在學(xué)界尚存爭議。呂叔湘[5]認為:宋金白話文獻里的“俺”只取“奄”之聲來諧“我們”的合音,也可以寫為“唵”;張俊閣[34]則認為:“俺”是第一人稱代詞“我”(古音[?a])脫落聲母“?-”,并在阿爾泰語領(lǐng)屬格輔音詞尾“-n”的直接影響下,處于領(lǐng)屬格的“我”在脫落聲母“?-”的基礎(chǔ)上進行了鼻音音變,即發(fā)生了“[?a]→[a]→[an]”的變化過程,后借用了同音字“俺”來表示,至此形成了另一個與“我”相似意義的“俺”,其從宋代產(chǎn)生,到了元代廣泛使用。發(fā)展到現(xiàn)代漢語中,“俺”只用于方言中,且存在面非常大。
[1] Jimmy Donal. Clusivity [G/OL]. https://en.wikipedia.org/wiki/ Clusivity, 2015-03-26.
[2] 趙元任. 現(xiàn)代吳語的研究[M]. 上海: 科學(xué)出版社, 1956: 52.
[3] 趙元任. 漢語口語語法[M]. 北京: 商務(wù)印書館, 1968: 637-638.
[4] 王力. 漢語史稿[M]. 北京: 中華書局, 1980: 80.
[5] 張清常. 漢語“咱們”的起源[C]// 北京大學(xué)漢語語言研究中心. 語言學(xué)論叢(第二輯). 天津: 天津人民出版社, 1982: 1-4.
[6] 呂叔湘, 江藍生. 近代漢語指代詞[M]. 上海: 學(xué)林出版社, 1985: 72-76.
[7] 劉一之. 關(guān)于北方方言第一人稱代詞復(fù)數(shù)包括式和排除對立產(chǎn)生的年代[C]// 北京大學(xué)漢語語言研究中心. 語言學(xué)論叢(第十五輯). 北京: 商務(wù)印書館, 1988: 92-110.
[8] 香坂順一. 白話語匯研究[M]. 江藍生譯. 北京: 中華書局, 1997: 89.
[9] 太田辰夫. 中國語歷史文法[M]. 蔣紹愚, 徐昌華譯.北京: 北京大學(xué)出版社, 1958: 103-104.
[10] 呂叔湘. 漢語語法論文集[M]. 北京: 商務(wù)印書館, 1984: 24-25.
[11] 梅祖麟. 北方方言中的第一人稱代詞復(fù)數(shù)包括式和排除式對立的來源[C]// 北京大學(xué)漢語語言研究中心. 語言學(xué)論叢(第十五輯). 北京: 商務(wù)印書館, 1988: 141-145.
[12] 李泰洙. 《老乞大》四種版本語言研究[M]. 北京: 語文出版社, 2003: 34-35.
[13] Shengkai Zhang (張盛開). Exclusive and inclusive distinction in the first person plural pronominal forms: With particular focus on Modern Chinese dialect [D]. Tokyo: Tokyo University of Foreign Study, 2005.
[14] Shengkai Zhang(張盛開). The exclusive and inclusive distinctions of the first person plural pronominal forms in modern Chinese dialects [C]// Makoto Minegish, Kingkan Thepkanjana, Wirote Aroonmanakun, and Mitsuaki Endo (eds.) Studies in Corpus-based Linguistics and Language Education Ⅱ. Tokyo: Tokyo University of Foreign Studies, 2009: 293-311.
[15] 侯精一. 現(xiàn)代漢語方言音庫[M]. 上海: 上海教育出版社, 1996: 39-67.
[16] 黃伯榮. 漢語方言語法類編[M]. 青島: 青島出版社, 1996: 433-449.
[17] 盧小群. 湘南土話代詞研究[M]. 北京: 中國社會科學(xué)出版社, 2005: 50-70.
[18] 曹志耘. 嚴州方言代詞系統(tǒng)[C]// 李如龍, 張雙慶主編.代詞. 廣州: 暨南大學(xué)出版社, 1999: 126-144.
[19] 平田昌司. 徽州方言研究[M]. 東京: 好文出版, 1998: 260-276.
[20] 李如龍. 漢語方言的比較研究[M]. 北京: 商務(wù)印書館, 2001: 144-150.
[21] 林寒生. 閩東方言詞匯語法研究[M]. 昆明: 云南大學(xué)出版社, 2002: 108-109.
[22] 鄭良偉. 臺華語的代詞、焦點和范圍[M]. 臺灣: 遠流出版社, 1997: 31.
[23] 施其生. 汕頭方言的代詞[C]// 李如龍, 張雙慶主編.代詞. 廣州: 暨南大學(xué)出版社, 1999: 289-324.
[24] 李如龍, 張雙慶. 代詞[M]. 廣州: 暨南大學(xué)出版社, 1999: 57.
[25] 游汝杰. 吳語里的人稱代詞[C]// 梅祖麟等著.吳語和閩語的比較研究. 上海: 上海教育出版社, 1995: 49.
[26] 伍云姬. 湖南方言的代詞[M]. 長沙: 湖南師范大學(xué)出版社, 2009: 30-330.
[27] 詹伯慧, 張日升. 珠江三角洲方言詞匯對照[M]. 香港:新世紀出版社, 1987: 35-46.
[28] Filimonova Elena. Clusivity: Typology and case studies of the inclusive-exclusive distinction [M]. Amsterdam: John Benjamins Publishing Company, 2005: 50.
[29] Michael Cysouw. The paradigmatic structure of person making [M].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2003: 50.
[30] 橋本萬太郎. 語言地理類型學(xué)[M]. 余志鴻譯. 北京: 世界圖書出版公司, 2008: 87-96.
[31] Everett Daniel L. Pirah? [C]// Pullum Desmond C. and Geoffrey K. (eds.), Handbook of Amazonian Languages 1. Berlin: Mouton de Gruyter, 1986: 281.
[32] 許寶華, 宮田一郎. 漢語方言大詞典[M]. 北京: 中華書局, 1999: 4918.
[33] 張惠英. 漢語方言代詞研究[M]. 北京: 語文出版社, 2001: 159.
[34] 汪化云. 漢語方言代詞論略[M]. 成都: 巴蜀書社, 2008: 196- 210.
[35] 張俊閣. 明清山東方言第一人稱代詞復(fù)數(shù)包括式與排除式[J]. 蘭州學(xué)刊, 2007(8): 207-209.
[36] Stephen Matthews. Language contact and Chinese [C]// Hickey R. The handbook of language contact. London: Wiley-Blackwell, 2001: 769-781.
[編輯: 胡興華]
On the “Inclusive and Exclusive Contrastive Pattern” of Chinese personal pronoun from the typological perspective
WANG Cong
(International College of Chinese Studies, Shanghai Normal University, Shanghai 200234, China; Institut National des Lagues et Civilisations Orientales, Paris 75013, China; Centre de Recherches Linguistiques sur L’asie Orientale, paris 75007, China)
The “inclusive and exclusive” distinction is distributed differently in China in the North and South of the Hui dialect. The distinction exists mainly in the north, but rarely in the South (except for the Min Dialect). Moreover, the “Inclusive and Exclusive Contrastive Pattern” exhibits different forms of expression in the North and the South, which leads to its different degrees of grammaticalization and lexicalization. We conclude that the rise of the contrast between inclusive and exclusive is due to internal adjustment of Chinese language as the result of inheriting ancient Chinese patterns and of being influenced by Altaic languages from the North.
inclusive; exclusive; typology; Contrastive Pattern; personal pronoun
H146
A
1672-3104(2016)03-0203-08
2016-01-11;
2016-03-18
王聰(1987-),女,遼寧大連人,法國國立東方語言文化學(xué)院(INALCO)、法國高等社會科學(xué)院東亞語言研究所(CRLAO)與上海師范大學(xué)聯(lián)合培養(yǎng)博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漢語句法,語言接觸,語言類型學(xu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