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光小世界·
一張大紙與天地共存,時間以雨水、陽光、霧露、落葉、塵埃,書寫在紙上。永恒曾經(jīng)走過,如金色的光。
一雙手、一把剪、一張紙,能夠創(chuàng)造出多少想象?十年前還是建筑系學生的吳耿禎,因喜愛剪紙而獲得云門基金會流浪者計劃資助,到陜北學習剪紙,探訪民間藝術(shù),并探索剪紙的各種可能。在吳耿禎手里,一張紙,就是一個冒險,一個世界,剪去一些細碎,剪出光影與時間流淌。
2010年的一天,吳耿禎在挪威的一個小鎮(zhèn)走了很久的路,很冷。他走進一家圖書館,休息、看書,并且把一張剪紙留在看過的那本書里。后來,他每到一個城市旅行,就去圖書館,把剪紙藏在自己覺得最冷門的一本書里,等待下一個看書的人來發(fā)現(xiàn)。這個行為他已經(jīng)做了五年,并且還會繼續(xù)做,他覺得這是自己的剪紙與人相遇的最好方式。
今年3月21日,淡水云門劇場戶外大草皮上,綻放出一朵大金箔花,這是吳耿禎為云門劇場限地創(chuàng)作,首度嘗試讓剪紙在戶外與大自然相互作用的實驗(直到8月4日都會展出)。
“脆弱的種種美好”,是這次藝術(shù)展的主題,也是吳耿禎對剪紙的理解:“比起剛強,我比較想知道紙的脆弱有什么可能性。一張剪紙如何與云門的戶外環(huán)境相互交融,慢慢變化,這是一個充滿冒險的剪紙實驗……”
為了這次展覽,吳耿禎數(shù)度造訪云門劇場,感受淡水夕照折射的寬闊金光,眼前的大片綠地儼然是一塊最好的天然畫布,因此誕生“一朵花獻給天地”的想法。
將六層樓高的白紙板立成斜坡,上面粘貼2500片金箔做成的花,讓它在戶外經(jīng)風吹雨打洗禮。吳耿禎說:“我想要呈現(xiàn)紙跟云門的自然環(huán)境呼應之后的時間變化,逐漸壞去的過程。我的概念并不想要金剛不壞,而是看它慢慢脆弱之后是什么樣子?!?/p>
但是粘貼金箔花的大工程一直不太順利,紙和膠出問題,天氣也不好。后來聽從林懷民老師建議,吳耿禎在剪了朵花禮敬給土地公并請教完后,順利地完成了裝置。但是,雨并沒有因此而停,忽逢長達半月的雨讓金箔片點點斑駁,完整的金箔花在艷陽下光采襲人的情景已不可得。吳耿禎說:“還沒完成就斑駁了,某種程度上是失敗了。但有何不可?失敗也是一種作品。希望‘脆弱的種種美好在經(jīng)過風吹雨打之后,會有不同的面貌產(chǎn)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