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丹峰,齊 鳴,于 煒,洪 亮
(1.杭州植物園,浙江 杭州 310013;2.杭州市園林文物局 靈隱管理處杭州花圃,浙江 杭州 310013)
不同蔭蔽條件對冬茶梅品種觀賞期及生長特性的影響
章丹峰1,齊 鳴2,于 煒1,洪 亮1
(1.杭州植物園,浙江 杭州 310013;2.杭州市園林文物局 靈隱管理處杭州花圃,浙江 杭州 310013)
通過對冬茶梅3個品種在50%,75%和全光照條件下的觀賞價值的比較研究發(fā)現(xiàn),3個品種中,以立寒表現(xiàn)最好,其次為緋乙女。同品種而言,以75%光照條件對生長更為有利,尤其是花期,充足的光照對開花更有利。
冬茶梅;蔭蔽度;觀賞價值
文獻著錄格式:章丹峰,齊鳴,于煒,等.不同蔭蔽條件對冬茶梅品種觀賞期及生長特性的影響[J].浙江農(nóng)業(yè)科學,2016,57(1):45-47.
茶梅(Camellia sasanqua Thunb.)是著名的木本花卉,為山茶科山茶屬常綠灌木,在耐寒性、耐熱性、耐蔭性等方面具有較強的優(yōu)勢。徐康等[1]對茶梅耐寒性等進行過研究[1];楊小盆等[2]對溫室盆栽茶梅的光合特性進行過研究。雖然茶梅是一種耐蔭性較強的觀賞花木,但有關其耐蔭程度以及在園林中的耐陰性應用的研究較為鮮見。為此,選擇冬茶梅3個品種立寒、緋乙女和昭和之榮,于2011-2013年在杭州植物園茶花資源圃進行露地栽培試驗,就不同蔭蔽度條件對3個品種觀賞期和生長特性的影響進行研究,比較品種間不同蔭蔽條件下的觀賞價值[3]。
1.1 供試材料
供試品種為冬茶梅品種立寒、緋乙女、昭和之榮,每品種180株。遮光材料采用50%及75%2種遮光率的遮光網(wǎng)(杭州農(nóng)資公司)。
1.2 處理設計
試驗地位于杭州植物園山茶種質資源圃內(nèi),地處30°15'N,126°16'E,位于西湖西北,靈隱和玉泉間的丘陵地上,屬亞熱帶季風氣候區(qū),溫暖濕潤,光照充足,年均氣溫16.1℃,平均降水量1 400.7 mm,但夏季氣溫達35℃以上,而冬季最低氣溫可達-5℃~-10℃。土壤為紅壤,pH值5.5~6.0,肥力較好。整個試驗期間采用常規(guī)方式養(yǎng)護。每品種設3個處理,每處理重復3次,每重復20株。分別觀察在3種不同蔭蔽度(50%,75%、全光照)條件下的生長狀況。記錄開花各期(現(xiàn)蕾期、初花期、盛花期、末花期、單朵花期、群體花期)和植物學特性(葉色、葉厚、當年生枝條平均長度、當年新枝平均節(jié)間長度等),并利用統(tǒng)計分析軟件進行統(tǒng)計分析。
2.1 不同蔭蔽度對開花各時期的影響
3種蔭蔽度條件下對3個茶梅品種進行詳細的花期觀察。由表1可知,在50%蔭蔽度條件下,花期表現(xiàn)各不相同?,F(xiàn)蕾期最長的是昭和之榮,其次分別是緋乙女和立寒,分別為12,10和9 d。初花期、盛花期最長的也是昭和之榮,分別是15和22 d,與其他2個品種間相差均在2 d以上。單朵花期、群體花期最長均為緋乙女,分別是12和19 d。3個品種平均蕾期為10.3 d,初花期、盛花期、末花期、群體花期平均為12.3,20.0,9.3和17.7 d。之所以會出現(xiàn)這樣的差異,可能是由于品種不同,對光照條件要求不同而造成的。通過分析可以看出,在50%蔭蔽度條件下,最早開花的為昭和之榮,花期最長的為緋乙女。
在75%蔭蔽度條件下,冬茶梅3個品種中各花期最長的仍為昭和之榮,變化規(guī)律與50%蔭蔽度條件相似,不同之處是現(xiàn)蕾期、盛花期、末花期均有所延長,一般延長3~5 d。各品種表現(xiàn)不一致,但差異并不明顯。就單朵花期而言,各品種均有延長,平均延長2~3 d。群體花期也相應延長3 ~8 d。其中,昭和之榮比50%蔭蔽度條件延長最多,約8 d;其余2個品種延長2~4 d。這說明75%蔭蔽條件對茶梅開花較為有利,且花期有所延長。與50%和75%蔭蔽條件相比,冬茶梅品種在全光照條件下的初花期、盛花期略為縮短,末花期、單朵花期和群體花期平均為 12.0,7.7和21.7 d??梢娙庹諚l件下,3個品種中昭和之榮觀賞期較長,但75%光照條件有利于開花。由此說明,過低或過高的光照條件均不利于茶梅開花,適當遮蔭對其開花更為有利。
表1 冬茶梅在不同蔭蔽度條件下的觀賞期
2.2 不同蔭蔽度對生長特性的影響
由表2可見,在50%光照條件下,3個冬茶梅品種差異較為明顯。其中,株高和冠幅雖然相差較大,但主要來自品種間特性差異,受光照影響的可能性較小,而其他4個指標的可比性較大。50%光照條件下的葉色差異不明顯,而葉片厚度、當年生枝條平均長度和節(jié)間長度均以立寒較優(yōu)。說明立寒在此蔭蔽度條件下生長較好,其次為緋乙女。3個品種葉片平均厚度、當年生枝條平均長度、節(jié)間長度分別為0.242 mm,8.2 cm和1.63 cm。
3個冬茶梅品種在75%蔭蔽度條件下的表現(xiàn)與50%蔭蔽度下的表現(xiàn)類似,仍以立寒表現(xiàn)最好。葉片厚度、當年生枝平均長度、節(jié)間長度分別為0.285 mm,10.4 cm,2.6 cm。與其他2個品種相比均有顯著差異。緋乙女較昭和之榮表現(xiàn)更好。3個品種的葉片平均厚度、當年生枝條平均長度、節(jié)間長度分別為0.216 mm,7.6 cm,2.27 cm。與50%蔭蔽度條件相比,葉片平均厚度和當年生枝條平均長度有所降低,且差異顯著。而節(jié)間長度明顯增加,說明采用遮蔭方法對茶梅的生長有明顯影響。
從表2可見,3個冬茶梅品種在全光照條件下的表現(xiàn)與在50%,75%蔭蔽度條件下的表現(xiàn)有顯著差異。仍以立寒表現(xiàn)最好。緋乙女和昭和之榮表現(xiàn)相似,差異不顯著。其中葉片厚度、當年生枝平均長度、節(jié)間長度分別為0.285 mm,10.5 cm,1.6 cm。與其他2個品種相比均有顯著差異。特別是當年生枝條平均長度達到10.5 cm,遠遠超過其他2個品種。而其他2個品種比較,緋乙女比昭和之榮表現(xiàn)更好。3個品種葉片平均厚度、當年生枝條平均長度、節(jié)間長度分別為0.219 mm,7.07 cm,1.53 cm。與50%,75%蔭蔽度條件相比,葉片平均厚度和當年生枝條平均長度有所降低,且差異顯著。由此說明全光照條件下栽培,茶梅的生長不及適當遮蔭條件。
表2 冬茶梅不同蔭蔽度條件下的生長特性
本試驗僅對冬茶梅的3個品種在不同蔭蔽度條件下的觀賞價值和生長特性進行了簡單的比較研究,試驗結果與實際表現(xiàn)基本一致。即在同樣蔭蔽度條件下栽培立寒表現(xiàn)最好,觀賞期最長。緋乙女表現(xiàn)次之,其次是昭和之榮。對同一品種而言,以75%蔭蔽度條件下栽培觀賞期最長,生長最好。過度遮光和全光照對生長都有不利影響,特別是開花期增加光照對開花更為有利。
上述結論僅根據(jù)對冬茶梅3個品種的研究得出,由于研究方法較粗略和品種數(shù)量的局限,結論有一定局限性。如其他兩個類群由于開花期不一致,受日照長短的影響也不同。結論是否如此,還需再作研究。另外蔭蔽度對花徑、開花數(shù)量、花瓣厚度等與觀賞價值有關性狀的影響也有待于進一步研究。如要對茶梅的耐蔭性做更深入的研究,還須結合其他的研究方法,如灰色系統(tǒng)理論、百分制評分法、方差分析法等進行綜合評價。盡管如此,該結論在實踐中應用時,對品種的選擇仍具有一定的參考價值。
[1]徐康,夏宜平,徐碧玉,等.以電導法配合1ogistic方程確定茶梅“小玫瑰”的抗寒性[J].園藝學報,2005,32(1):148-150.
[2]楊曉盆,楊偉紅,郭晉平,等.遮蔭對溫室盆栽茶梅光合特性及生長發(fā)育的影響[J].中國生態(tài)農(nóng)業(yè)學報,2008,16(3):640-643.
[3]楊曉盆,楊偉紅,郭晉平.溫室盆栽茶梅光合特性研究[J].中國農(nóng)學通報,2007,23(5):139-142.
(責任編輯:張瑞麟)
S68
A
0528-9017(2016)01-0045-02
10.16178/j.issn.0528-9017.20160116
2015-10-28
章丹峰(1972-),女,浙江黃巖人,高級工程師,本科,從事山茶屬茶梅品種園林應用工作,E-mai1:1257593907 @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