蕭偉光
國人時常會跟著西洋人說,中國人沒有宗教,沒有信仰。事實上,這是一種西方中心主義的偏見?!吨芤住酚性疲骸疤煜峦瑲w而殊途,一致而百慮”,撥開宗教信仰形式的外表,透視其實質(zhì)與功能,我們就會發(fā)現(xiàn),家庭就是中國人的教堂。這個論斷出自國史大家錢穆先生。
錢先生1944年在《孔子與心教》一文中如是說:
西方的宗教為上帝教,中國的宗教則為“人心教”或“良心教”。西方人做事每依靠上帝,中國人則憑諸良心。西方人以上帝意旨為出發(fā)點,中國人則以人類良心為出發(fā)點。西方人必須有教堂,教堂為訓(xùn)練人心與上帝接觸相通之場所。中國人不必有教堂,而亦必須有一訓(xùn)練人心使其與大群接觸相通之場所。此場所便是家庭。中國人乃以家庭培養(yǎng)其良心,如父慈子孝兄友弟恭是也。故中國人的家庭,實即中國人的教堂。中國人并不以家庭教人自私自利,中國人實求以家庭教人大公無我??鬃诱J為培養(yǎng)良心最直接的方法,莫過于教人孝弟。故有子曰:“孝弟也者,其為仁之本與。”再由孝弟擴充,由我之心而通人類之大群心,去其隔膜封蔽,而達于至公大通之謂圣。
中華民族獨特的生命觀
“中華民族自古以來就重視家庭、重視親情”,這背后,顯示著中華民族獨特的生命觀,正是這種獨特的生命觀,使得中華民族的發(fā)展生生不息,可大可久。
這種獨特性,正因為國人長期浸潤其間,所以不一定看得很清楚,旁觀者清,借用其他類型的文化慧眼,就可以一目了然。
羅素是人類20世紀最偉大的智者之一,他20世紀20年代曾經(jīng)來華考察,回國后寫了一本名為《中國問題》的書,書中有這樣一個耐人尋味的觀察:
孝道并不是中國人獨有,它是某個文化階段全世界共有的現(xiàn)象。奇怪的是,中國文化已達到了極高的程度,而這個舊習慣依然保存。古代羅馬人、希臘人也同中國一樣注意孝道,但隨著文明程度的增加,家族關(guān)系便逐漸淡漠。而中國卻不是這樣。
世界各大古文明都消失了,唯有中華文明綿延至今,這與中華民族對孝道和家庭的重視是息息相關(guān)的。那么,中華民族獨特的生命觀是什么呢?這就必須放到國際視野中進行比較。北京大學(xué)哲學(xué)系教授、恩師樓宇烈先生對此有深刻的闡發(fā),他說:
從總體上來講,人類社會有三種生命觀比較具有代表性。
一種是以基督教為代表的兩希文明生命觀,他們認為生命是上帝創(chuàng)造的,人類也是上帝創(chuàng)造的,上帝創(chuàng)造了人類并賦予靈魂,而靈魂是不死的,生命的意義就在于聽從上帝的旨意,生命的個體性很強,上帝面前,人人平等。
另一種是以婆羅門教和佛教為代表的生命觀——印度文化生命觀,是輪回的生命觀。婆羅門教認為,生命是神創(chuàng)造的,而且生命是輪回的,一個生命階段結(jié)束后會再有一段生命,這也是一種個體的生命觀。他們的生命意義更看重于我下一世如何,這一輩子的自己為下一輩子做準備。佛教不認為生命是神創(chuàng)造的,但在生命是輪回的這方面卻與婆羅門教一致。
第三種有代表性的生命觀是儒家的生命觀。儒家的生命觀是一種整體的生命觀。它認為生命是自然形成的,不是任何神創(chuàng)造的,所謂“天地合氣,萬物自生;夫婦合氣,子自生矣”,這是一個陰陽和合的自然現(xiàn)象。這種生命觀認為,生命不是一個一個獨立的生命體,而是相互關(guān)聯(lián)、前后相續(xù)的,個體生命只是整個生命鏈中的一段,個體生命有生就必有死,而類的整體生命則會通過下一代接續(xù)下去?!抖Y記·祭義》中引曾子的話說:“身也者,父母之遺體也。”意思是,子女的身體是父母身體的繼續(xù),也就是其父母生命的延續(xù)?!吨芤住匪^ “積善之家,必有余慶;積不善之家,必有余殃”。俗語所謂“前人栽樹,后人乘涼”等等,如何為下一代、為后人創(chuàng)造更好的生存環(huán)境,是這種生命觀的重要責任。
血濃于水,這是中華民族獨特生命觀觀照下的平常道理。這個觀念對于中國近30年來的發(fā)展、經(jīng)濟的騰飛是有直接影響的。世界上很多學(xué)者都關(guān)注了這個問題。印度和中國都是兩個發(fā)展中的大國,中國騰飛了,印度卻還沒有。在中國騰飛的眾多因素中,有一種力量異常強大,這就是華人華僑,他們歸國投資,引進技術(shù)和資本,對中國經(jīng)濟的發(fā)展發(fā)揮了不可忽視的作用。印度的僑民不比中國的少,但是他們的故土意識和中國完全不一樣。背后產(chǎn)生決定性影響的,就是這兩個民族的文化基因,就是各自的生命觀。這是文化軟實力影響硬實力的一個典型例證。
文化世家的兩種典型
史家一般認為,中國古代社會,唐以前是貴族社會,宋以后轉(zhuǎn)化為平民社會。
在貴族社會中,世家大族對文化的傳承發(fā)揮了舉足輕重的作用,特別是在兵荒馬亂的時代,大家族對中華文化的保存與發(fā)展起了決定性作用。
曹魏時代的王弼,24歲就離開了人世,但他在整個中國思想史上是繞不過去的,因為《道德經(jīng)》的注解他是最權(quán)威的注家,唐代確定的《五經(jīng)正義》、清代確定的《十三經(jīng)注疏》《周易》的注都是他作的。
王弼是怎么產(chǎn)生的呢?經(jīng)過漢代到魏晉百年以上的傳承和積累,爆發(fā)性地產(chǎn)生了王弼這樣一個天才性的人物。其六世祖王龔,名高天下,官至太尉,位列“三公”;五世祖王暢為漢末“八俊”之一,官至司空,亦列“三公”;其父王業(yè),官至謁者仆射。
最值得一提的是王弼的族祖父王粲。王粲是“建安七子”之一,才學(xué)出眾,少年成名。14歲至長安受到當時最有名的大學(xué)者蔡邕的禮遇,蔡邕將家藏書籍文章萬卷送給了王粲。裝載數(shù)車的書籍,后來全為王弼的父親王業(yè)所有。這為王弼的成長提供了極有利的條件——宋以前的書籍是非常珍貴難得的。
王弼是正始年間的名士,在中國思想史上留下了濃墨重彩的一筆;而在中國書法史上,東晉王羲之及其后代的書法有著十足的分量。《蘭亭集序》自不必多言,被乾隆皇帝譽為“三希帖”的傳世名作,全部出自王羲之一家。實際上,在王羲之取得盛譽之前,作為當時顯赫家族之一的瑯琊王氏家族,其大部分成員在書法上都有較高的造詣。王羲之正是在繼承家族書法所學(xué)的基礎(chǔ)上,將其發(fā)揚光大,取得了卓越的成就。王羲之與其妻郗璇,其子玄之、凝之、徽之、操之、獻之以及凝之妻謝道韞,都工于書法。直至陳隋之際,王羲之七世孫釋智永仍為書法名家。王氏家族也成為歷史上最負盛名的書法世家。
貴族型的文化世家,我們舉了魏晉的兩位,平民型的文化世家,我們舉一個清末的例子。
一百多年前,眾多赴美華工中,有一個名為丁龍的中國人——他目不識丁,其忠厚樸實的言行卻感染了美國精英,直接促成了美國名校哥倫比亞大學(xué)“丁龍漢學(xué)講座”的設(shè)立,這是世界上首個一流大學(xué)中專門研究中國文化的機構(gòu)。
丁龍的事情是這樣的。
美國有位獨居的富翁,脾氣暴躁,虐待仆人,雇傭來的仆人一個一個都被轟走,連老實巴交的丁龍也是如此。
不久,富翁家里失火,因為平日人緣太差,此時無人前來幫助,正在呼天天不應(yīng)、叫地地不靈的時刻,丁龍不請自到,助富翁救火。
富翁后來問丁龍,我過去待你不好,將你攆走,今日你為何還要來幫我?
丁龍回答,畢竟我們主仆一場,孔夫子教導(dǎo)過我們,為人要忠厚。
富翁一聽,大驚,以為丁龍是落魄他鄉(xiāng)的讀書人:“我不知道你還是讀過書的,竟然知道古代圣人的教導(dǎo)?!?/p>
丁龍答道:“我們家世代為農(nóng),都不識字??资ト说脑捘藲v代口耳相傳,是我父親講給我聽的?!?/p>
富翁說:“你雖然不識字,你父親卻是一學(xué)者?!?/p>
丁龍再答:“我父親也不讀書,是我祖父講給他聽的;我祖父也不識字不讀書,是我曾祖父講給他聽的。再上面,我也不清楚了?!?/p>
從此以后,丁龍和富翁成為朋友。
有一天,丁龍病重,自知不久于人世,就跟富翁說:“我在美國只身一人,錢財也別無所用,愿意歸還給主人,而且這些錢本來就是你的?!?/p>
富翁聽后,深受觸動。他在琢磨一個問題:中華文化是怎樣的一種文化?中國社會是怎樣培養(yǎng)出這樣的人的?一個不識字的農(nóng)人,竟有如此高尚的品德,那么孔夫子的道理,一定更高明更豐富了。丁龍死后,富翁將丁龍留下的錢,再加上自己的一筆巨款,捐贈給哥倫比亞大學(xué),特設(shè)“丁龍講座”,專供研習中國文化之用。
丁龍的興學(xué)之心感動了慈禧太后,她捐獻了5000冊善本圖書給該系,李鴻章和當時的駐美官員伍廷芳也各有捐贈。
這個普通的華工,是大字不識的一個“文盲”,但在美國精英眼中,他卻是一個“出身寒微而生性高貴”的人,是一個“罕有的表里一致、中庸有度、慮事周全、勇敢且仁慈的人”,“在天性和后天教育上,他是孔夫子的信徒;在行為上,他像一個清教徒;在信仰上,他是一個佛教徒;但在性格上,他則像一個基督徒”,評價不可謂不高。
這個普通的華工,在國家風雨飄搖、被世人輕鄙之際,以其忠厚之行為祖國爭得了莫大的榮光,贏得了世界的尊重。
這就是文化的力量,這就是家風的力量。
德行是天地間最大的美、最大的善、最大的正能量。家風是流動的身教,身教是家風的綿延;德行也是天地間最強大的傳播力,所謂“惟德動天,無遠弗屆”,德行可以穿透時空,而家庭則是恒久的穩(wěn)壓器。
家庭教育的核心是教做人
百年來的歐風美雨,讓中國逐漸喪失了文化主體性。近年來教育界提倡與世界教育接軌,實際上就開始進入一個誤區(qū):在西方的教育傳統(tǒng)中,知識教育和道德教育是分頭進行的,學(xué)校是知識教育的場所,教會、教堂是進行道德教育的場所。在中國傳統(tǒng)文化中,知識教育和道德教育是集于一身的,而在知識教育和道德教育二者之間,道德教育又是放在第一位的。
南宋大儒朱子在《大學(xué)章句序》中,也非常明確地規(guī)定了教育中兩個階段的教學(xué)內(nèi)容:8歲到15歲的小學(xué)教育是“教之以灑掃、應(yīng)對、進退之節(jié),禮樂、射御、書數(shù)之文”,這個階段的教育,注重的主要是行為規(guī)范的養(yǎng)成;15歲以后的大學(xué)教育,“教之以窮理正心、修己治人之道”,注重研究道理。從小學(xué)到大學(xué),都是要培養(yǎng)人的道德品質(zhì)。
現(xiàn)在的學(xué)校,很大程度上變成了純粹知識傳播的場所,知識教育、技能教育、應(yīng)試教育很突出,道德的教育,卻很大程度上付之闕如。
家庭就是中國人的教堂。西方的道德教育主要靠教堂,中國的道德教育主要靠家庭,這是自古以來的傳統(tǒng)。家庭教育不主動承擔起道德教育的責任,中國人的教育就是嚴重不完整的。
樓宇烈指出:
普通中國人家里都會在堂屋懸掛“天地君親師”的牌匾。儒家特別強調(diào)“禮有三本”,“天地者,生之本也”,天地是一切生命的本原;“先祖者,類之本也”,祖先是我們族類的本原;“君師者,治之本也”,通過君和師的教育讓我們懂得怎么來自己管理好自己成為一個真正的人。禮就是讓我們不要忘本,讓我們要感恩,天地祖先生育了我們,國家和老師教育了我們,我們不能忘掉這個本。
報本反始,感恩敬畏,尊師重道,對雙親要孝,對兄長要悌,對國家要忠,這就是家庭這所教堂的宗教信仰。
羅素對中國文化有難得的溫情與敬意,但他對中國文化的了解畢竟有限。他雖然發(fā)現(xiàn)了孝道是中國文化的獨特性之一,但他卻認為這種獨特性是負面的,他說:
孝道和族權(quán)或許是孔子倫理中最大的弱點,孔子倫理中與常理相去太遠的地方就在于此。
他解釋說:
家族意識會削弱人的公共精神,賦予長者過多的權(quán)力會導(dǎo)致舊勢力的肆虐。
事實上,孝道正是由私及公的一個主要橋梁。孟子有云,“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這是一種自然而然的推擴,是仁愛精神的自然流露?!熬觿?wù)本,本立而道生。孝弟也者,其為仁之本與”,孝悌之道是仁愛精神的根本,正因為有了與父母兄弟最親近的信任與熱愛,往外推己及人就格外有力。反之,如果連自己最親近的父母兄弟都不愛,要去愛他人、愛天地萬物,這就是一個悖論,《孝經(jīng)》所謂“不愛其親而愛他人者,謂之悖德;不敬其親而敬他人者,謂之悖禮”,這對絕大多數(shù)人來說,是違背情理的。
孟子所謂“親親而仁民,仁民而愛物”,不僅僅是對同類,對天地萬物都有仁愛之心,這是一種超越主觀主義、超越人類中心主義的仁愛,而這種仁愛的培育,必須立足于家庭。為了保全最心愛的家人,仁人志士會赴湯蹈火,在所不辭,“黃花崗七十二烈士”之一的林覺民,臨終前所作的《與妻書》就是榜樣:
吾至愛汝,即此愛汝一念,使吾勇于就死也?!岢湮釔廴曛模煜氯藧燮渌鶒?,所以敢先汝而死,不顧汝也。
親范學(xué)堂設(shè)立的必要性
湖南婁底的當代私塾先生賀益德在其《家學(xué)興國運旺》一文中指出:
現(xiàn)在的學(xué)校教育,是由教育行政機關(guān)、校長和老師們做主,父母就一落千丈到什么發(fā)言權(quán)都沒有了。孩子們的父母,因為長年累月被排斥在教學(xué)活動之外,就漸漸退化成了只負責孩子們學(xué)費和生活費的“慈善機構(gòu)”,退化成了全然沒有教育意識:吃喝玩樂,無所不為,身教全無;束書不觀,自甘淺陋,言教全無。他們把孩子們的成長責任一股腦兒推給學(xué)校,只在期末看看孩子的成績單,分數(shù)好,就笑一笑、夸幾句,獎勵幾張鈔票或幾件玩具;分數(shù)差,就打一頓、罵幾天,如此而已。
這幾年我們很多父母才開始覺醒,發(fā)現(xiàn)孩子的教育不能完全靠學(xué)校,原來家庭教育也很重要。父母必須承擔起教養(yǎng)子女的責任來。這一點,《三字經(jīng)》上早就明確指出,養(yǎng)不教,父之過。
沒有自覺的父母,就不可能有自覺的子女,家庭教育就無從談起。
1918年,魯迅先生在《新青年》上發(fā)表過一篇隨感錄,文末有這樣一段話耐人尋味:
前清末年,某省初開師范學(xué)堂的時候,有一位老先生聽了,便發(fā)憤說:“師何以還須受教,如此看來,還該有父范學(xué)堂了!”這位老先生,便以為父的資格,只要能生。能生這件事,自然便會,何須受教呢。卻不知中國現(xiàn)在,正須父范學(xué)堂;這位先生便須編入初等第一年級。
生與養(yǎng),一個是本能,一個卻不僅僅是本能就能解決的,不僅僅孩子要接受教育,父母也該接受教育,孔夫子所謂“父父子子”,一方面是說,父母要像父母的樣子,子女要像子女的樣子,另一方面,父母應(yīng)當先要盡到父母的責任,子女才能在父母的教養(yǎng)下成為好的子女。對于家風失范已久的中國人而言,重建家庭、重建家庭教育,實乃文化傳承之重要法門?!案阜秾W(xué)堂”與“母范學(xué)堂”之開辦,作為父母或準父母的人加緊自修,做好準備,實乃當務(wù)之急!
宋代名臣、詩人呂本中講:“士大夫喜言風俗不好。風俗是誰做來?身便是風俗,不自去做,如何得會好?“風俗就是大家習慣的合力,我們每個人都影響著風俗,從這個意義上說,我們一己之身就是風俗。我們每個人都是父祖輩的果,更是子孫們的因。
孟子有云:君子創(chuàng)業(yè)垂統(tǒng),為可繼也。
“創(chuàng)業(yè)”難,“垂統(tǒng)”更難,但再難,我們也得迎難而上。
(作者系北京大學(xué)哲學(xué)博士,現(xiàn)為人民日報理論部編輯,記者。清華大學(xué)學(xué)生教育扶貧工藝協(xié)會校友導(dǎo)師,貴州師范大學(xué)知行國學(xué)社學(xué)術(shù)導(dǎo)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