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時間已經(jīng)過去幾個月了,但上次回老家看到的那一幕,至今仍讓我如鯁在喉,不吐不快。
今年清明節(jié)放假,孩子想跟小伙伴一起去參加小記者的一個活動,到山里去看桃花、摸螃蟹,父親則想趁著還能走動,再回老家看一眼。我就勸小孩和我一道兒回老家,小孩有點不樂意,問:“老家有啥好玩的?”這一問,我還真想起來一個地方——村外的那條大渠,此時應(yīng)是清流潺緩,魚翔淺底,岸邊竹林外桃花數(shù)枝,近地兒油菜花金黃一片。小時候大渠那邊兒就是這樣的美??!于是我就信誓旦旦地告訴孩子:“有啊!要花有花,要蝦有蝦,肯定比他們?nèi)サ牡胤胶猛?!?/p>
“你說說大渠那兒到底都有啥?”回家前一天的晚上,孩子就迫不及待地要聽我講有關(guān)大渠的故事了。于是,我記憶的閘門就一下子打開了:這條大渠是早先興修水利的成果,主要為沿途村莊灌溉農(nóng)田之用。大渠經(jīng)過我們村,上下各有一個涵洞相連。上面的涵洞有一里多長,常年有泉水涌出,使洞內(nèi)水位保持在半米左右,即使是大旱之年,上游水庫不放水,把這點水聚起來,我們村也能抽水澆不少的地。幽深的涵洞,對小孩們來說,既顯得恐怖,又有些神秘。時常有外村人拿個瞄子(紅纓槍),到涵洞里扎老鱉,一捉就是一大桶。下面的涵洞就短多了。夏天,洞里的水不深不淺不熱不涼,是孩子們最喜歡洗澡、游泳的地方,渠水大些的時候,膽大的孩子就會從洞口上的路邊向水里撲跳,或扎個木排玩漂流。渠岸靠河灘的一邊較低,中途有幾個小渠口子,邊上總會堆些上面平坦的青石,供人在其上槌皂角、洗衣服。老師也曾帶我們到這里,坐在梧桐樹下,把腳泡在水里避暑、讀書。渠岸靠村一邊是10米高左右、斜坡上辟有行人小道的土地堰,高處不僅長著很多兔子和牛愛吃的草,還有遠志、大藍等可以挖來賣錢的草藥。近水的地方夏天有連片的薄荷,既可采來做成就飯的小菜,也可當(dāng)藥材賣;秋天則是一路菊花盛開,捋來可泡水喝可裝藥枕。尤其是沿途有三五眼水泉,泉水清澈甘甜,是野外勞作的人們方便的飲水處。泉水流過的沙石下,躲著數(shù)不清的小青蝦,泉流環(huán)繞的泥土上,會有苜蓿長得翠綠欲滴。而渠中水草下的魚蝦,用竹簍隨便逆流拉著一跑,就能撈到不少。在這里常能看到爬到石頭上曬蓋的老鱉,做窩石縫的火燕兒鳥,藏在蓬草中的兔子、野雞和見人不驚的花鼠。
萬萬想不到,回到老家第二天,當(dāng)我?guī)е⒆优d沖沖地來到大渠邊時,映入眼簾的卻是一條令人欲嘔的垃圾溝了。往昔過水的大渠已快淤平斷流,散發(fā)著惡臭的污泥濁水上長著些焦枯的野草,渠邊上到處都是亂倒的垃圾。那條曾給童年的我?guī)頍o限快樂的大渠,再也沒有了往昔的美好。后來了解到,以前大渠年年冬天有下游要澆地的村子組織人來清淤,現(xiàn)在靠地度日的農(nóng)民少了,沒人組織維護水利工程了,上游水庫也不往下放水了,大渠也就慢慢報廢了。老家嚴(yán)重的旱象一直沒變,時有年份旱得顆粒無收,興修水利絕不是可有可無的事。現(xiàn)在外出務(wù)工的是多了,但機械也多了,修些水利工程不是更難而是更易了,只可惜上邊老是重視在嘴上啊!
河南洛陽 張曉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