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供
正值七月,孩子們期盼已久的假期也到了,天氣雖然很炎熱,出去游玩來躲避酷暑不失為一個放松的好辦法,旅途中也許會碰到這樣或那樣的情況,稍微處理不當就會給假期留下遺憾?,F(xiàn)在“白塔寺藥店”就來教您幾招,幫您享受美好的假期旅程。
夏季出行時,我們需要面對炎熱的天氣和強烈的紫外線。出去游玩會比我們平時上班上學產生更大的活動量,消耗更多的體力。同時,在外旅游時也許會碰到不熟悉的環(huán)境,這些方面如果不加以注意的話都會影響整個旅程的愉悅感。
如何應對旅行中的突發(fā)狀況
※中暑
夏季氣溫炎熱,長時間在戶外
活動可能會出現(xiàn)頭昏、多汗、虛弱、惡心或嘔吐等現(xiàn)象,需要警惕可能是出現(xiàn)了中暑。為了避免這一情況,我們在外活動時要注意保證充足的飲水,還可以隨身攜帶一些有助于消暑的藥物。當出現(xiàn)中暑的征兆時,要立即尋找陰涼通風出,解開衣領,降低體溫,使癥狀盡快緩解。
※暈車、暈船
夏季出行時我們會選擇各種各樣的交通工具,比如汽車、輪船等等。有的人在坐車或坐船時會出現(xiàn)上腹不適、惡心、眩暈等情況,嚴重時還會出現(xiàn)嘔吐。良好的通風環(huán)境可以減輕暈車(船)的癥狀,同時還可以在旅行前1~2小時服用相關藥物,避免暈車(船)。
※水土不服
外出旅行常因自然環(huán)境和生活習慣發(fā)生改變,出現(xiàn)水土不服。環(huán)境的改變會引起腸道菌群失調,可以適當引用蜂蜜或者酸奶來幫助改善。如果出現(xiàn)咽喉疼痛、口腔潰瘍、便秘等癥狀時,最好盡量向原有的生活習慣靠攏,少食辛辣,能夠在一定程度上改善這些狀況。
※感冒
夏季氣溫較高,人們很容易出汗,而飯店里、賓館里、交通工具上的冷氣一般都會開得很足,這種忽冷忽熱的狀況很容易導致感冒。這就提示我們在大量出汗的狀況下
不要著急去吹冷風,如果出現(xiàn)了感冒的癥狀要多喝水多休息,適當服用藥物,避免病情發(fā)展。
※曬傷
夏季紫外線強烈,長時間暴露在陽光下容易被曬傷,所以我們在夏天更要注意。一般認為,上午10點至下午2點這段時間紫外線最為強烈,應盡量減少戶外活動或持續(xù)日曬時間。外出時應做好防曬工作,涂抹適當防曬霜,同時注意穿長袖衣服、戴帽子、撐傘來減少紫外線對皮膚的傷害。如果出現(xiàn)曬傷的情況,應盡早去醫(yī)院就醫(yī)。
※蚊蟲叮咬
夏季外出旅游,尤其是去水邊或者野外旅游時,很容易被蚊蟲叮咬。雖然大多數(shù)情況下,蚊蟲叮咬的后果并不是很嚴重,但在一些時候,蚊蟲叮咬還可危及身體健康。所以我們在戶外旅游時盡量穿長袖,并扎緊領口和袖口。對于皮膚暴露的部分一定要涂抹防蚊蟲藥。休息時盡量選擇蚊蟲少的地方。同時,我們可以隨身攜帶一些藥物,以便能夠及時使用。
※其他
除了上面提到的,在旅行中我們要注意經常補充水分,做好防曬、防蚊、防蟲的工作,不直接吹冷風之外,還有一些小的方面需要我們加以注意:比如在旅行中我們要選擇一雙合腳的鞋子,還要精簡我們的行李,做好旅行的規(guī)劃,選擇靠譜的代理或者酒店等等,才能夠幫助我們享受一次完美的旅行。
夏至巧養(yǎng)生
在日常生活中如果不注意保健,不注意體育衛(wèi)生知識,也會對人體造成傷害。很多人的慢性病就是在日常生活中不注意造成的,例如長期伏案工作的人們容易得腰肌勞損甚至腰腹肥胖,長期單手使用電腦、教師單手演排、單手寫字的人容易得肩周炎,時間久了就會落下不治的慢性疾病。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要注意經常變換身體姿勢,改變工作狀態(tài),合理安排休息時間,使全身關節(jié)、肌肉、韌帶都得到充分的均衡的發(fā)展,遠離因不良習慣引起的損傷和慢性疾病。
每年的6月22日就是夏至節(jié)氣,夏至這天雖然白晝最長、太陽角度最高,但并不是一年中天氣最熱的時候。因為這時接近地表的熱量還在繼續(xù)積蓄,并沒有達到最多的時候。過了夏至,就到了一年天氣最熱的時候——三伏天,故夏至的養(yǎng)生保健尤為關鍵。那么夏至如何養(yǎng)生?今天教大家夏至養(yǎng)生的幾個小常識。
※起居養(yǎng)生
起居調養(yǎng),以順應自然界陽盛陰衰的變化,宜晚睡早起。夏季炎熱,“暑易傷氣”若汗泄太過,令人頭昏胸悶,心悸口渴,惡心甚至昏迷。安排室外工作和體育鍛煉時,應避開烈日熾熱之時,加強防護。合理安排午休時間,一為避免炎熱之勢,二可恢復疲勞之感。每日溫水洗澡也是值得提倡的健身措施,可以洗掉汗水、污垢,使皮膚清潔涼爽消暑防病。另外,夏日炎熱,腠理開泄,易受風寒濕邪侵襲,睡眠時不宜扇類送風,有空調的房間,室內外溫差不宜過大,更不宜夜晚露宿。
※運動養(yǎng)生
夏季運動最好選擇在清晨或傍晚天氣較涼爽時進行,場地宜選擇在河湖水邊,公園庭院等空氣新鮮的地方。鍛煉的項目以散步、慢跑、太極拳、廣播操為好,不宜做過分劇烈的活動,若運動過激,可導致大汗淋漓,汗泄太多,不但傷陰氣,也宜損陽氣。在運動鍛煉過程中,出汗過多時,可適當飲用淡鹽開水或綠豆鹽水湯,切不可飲用大量涼開水,更不能立即用冷水沖頭、淋浴,否則會引起寒濕痹證、黃汗等多種疾病。
※飲食養(yǎng)生
飲食夏季氣候炎熱,人的消化功能相對較弱,因此,飲食宜清淡不宜肥甘厚味,要多食雜糧以寒其體,不可過食熱性食物,以免助熱;冷食瓜果當適可而止,不可過食,以免損傷脾胃;厚味肥膩之品宜少勿多,以免化熱生風,激發(fā)疔瘡之疾。
※精神養(yǎng)生
《素問·四氣調神大論》曰:“使志無怒,使華英成秀,使氣得泄,若所愛在外,此夏氣之應,養(yǎng)長之道也”。就是說,夏季要神清氣和,快樂歡暢,心胸寬闊,精神飽滿,如萬物生長需要陽光那樣,對外界事物要有濃厚的興趣,培養(yǎng)樂觀外向的性格,以利于氣機的通泄。與此相反,舉凡懈怠厭倦,惱怒憂郁,則有礙氣機通跳,皆非所宜。嵇康《養(yǎng)生論》對炎炎夏季有其獨到之見,認為夏季炎熱,“更宜調息靜心,常如冰雪在心,炎熱亦于吾心少減,不可以熱為熱,更生熱矣?!奔础靶撵o自然涼”,這里所說就是夏季養(yǎng)生法中的精神調養(yǎng)。
結束語
氣溫過高,人的胃腸功能因受暑熱刺激,其功能就會相對減弱,容易發(fā)生頭重倦怠、胸脘郁悶、食欲不振等不適,甚至引起中暑,傷害健康。相信看過上面的介紹,您一定會對今后的出游信心滿滿,飲食須清補,出游有門道,就醫(yī)須及時,最重要的便是心態(tài)良好,使自己的思想平靜下來,神清氣靜,做到神清氣和,切忌暴怒,以防心火內生。夏季養(yǎng)生重在精神調攝,保持愉快而穩(wěn)定的情緒,切忌大悲大喜,以免以熱助熱,火上加油。謹防“情緒中暑”,掌握這些必備的防暑方略,則顯得尤為必要。
……正所謂——心靜人自涼,便可達到養(yǎng)生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