毗圮
人們迷戀的是賽場上更快、更高、更強的競技精神,以及激蕩人心的荷爾蒙和美好肉體,時尚很難搶到頭條。
路易威登把2017早春系列時裝秀定在了巴西里約,模特兒身穿運動感十足的服飾,從尼泰羅依當代藝術博物館走出,順著廊道一路身姿翩然,兩位巴西藝術家Helio Oiticica與Aldemir Martins——前者的現代主義圖形,后者的鮮明自然色彩,這讓設計師Nicolas Ghesquière交出了一份令人稱贊的作業(yè)。
借助奧運,路易威登品牌旅行哲學目的地又添一站,到場的嘉賓除了時尚圈中人,還有日本足球名將中田英壽、中國奧運冠軍劉璇和陳一冰等運動健將,讓這次演出與體育的關系顯得更具合理性。
無可否認,體育賽事是品牌傳播的有力保障,借助在賽場的曝光,媒體跟進報道,體育愛好者圍觀,注意力最終轉化為消費力和生產力。看吧,這幾年的運動時尚風吹遍了全球,從慢跑鞋、小白鞋、瑜伽服,到健身背心、智能裝備,眼下路易威登又天時地利地在巴西舉辦了一場時裝秀,讓大家可以早早地買下秀場的運動款式,穿上最貼潮的時尚到奧運現場觀戰(zhàn)。
話說回來,在分秒必爭的奧運賽場,每個運動員都是行動的廣告牌,任何時尚品牌都希望運動員穿著自己品牌的服飾出場:2010年溫哥華冬奧會時,挪威冰壺隊隊員Christoffer Svae在比賽中身穿美國運動品牌Loudmouth Golf的花哨印花褲,使得該品牌名聲大噪,到了2014年索契冬奧會,挪威冰壺隊在數場比賽連換幾套運動服之后,讓花褲子徹底在全球火爆流行,那會兒《紐約時報》甚至吐槽說:“他們似乎有一柜子換不完的花褲子。”
一條花褲子在奧運賽場引發(fā)了一次時尚潮流,絕對是傳播領域的經典案例。說到奧運和時尚的關系,2012年倫敦奧運是一個分水嶺,那屆奧運開幕式上,凱特·莫斯、娜奧米·坎貝爾等幾大國寶級超模走秀出場,就奠定了時尚跨界奧運的良好口碑。在這屆奧運會上,我們還看到意大利國家帆船隊身穿Prada隊服亮相,風頭無兩。
如今巴西奧運開戰(zhàn)在即,各個國家隊的隊服也在向著更時尚動感靠攏:意大利隊穿喬治·阿瑪尼的EA7系列,瑞典隊穿H&M,法國隊穿Lacoste,德國隊穿阿迪達斯,這幾國有型有款各自精彩。英國隊的隊服出自著名設計師斯黛拉·麥卡特尼之手,跳水金童戴利會穿著她設計的小褲衩參賽。繼北京、倫敦之后,拉夫·勞倫第3次為美國隊設計隊服,紅白藍配色,中規(guī)中矩的設計突出美式風格。觀感上最時尚的要數加拿大隊隊服,Dsquared2出品,采用加拿大國旗元素,燕尾服設計,修身剪裁,款式運動感十足。澳大利亞的隊服出自本國設計品牌Sportscraft,條紋西裝搭配白色短褲,外套內襯里印有澳大利亞所有奧運金牌獲得者的名字,情懷加分。而搭配的TOMS奧運限量版皮鞋也搶在今年4月發(fā)布,130澳元的價格也是平易近人。韓國的隊服則是深藍色西裝搭配白色長褲,像極了度假裝。人群中你最容易認出中國隊,紅黃配版番茄炒蛋,絕對的標識感,出自恒源祥。
其實,時尚品牌涉及的服裝主要是日常服裝,比賽服那就是另外一門行當,畢竟那關乎比賽成績——澳大利亞國家隊在參與游泳、跳水等水上項目時,選用的都是Speedo泳服。再說大部分的比賽,很少有人關注運動員的服裝,感受競技氣氛、欣賞美好肉體才是正經事。
回望奧運歷史,開閉幕式備受關注,服裝也幾乎格式化:深色西裝搭配白色長褲。時代在進步,越來越多國家委托本國設計師參與設計服裝。對于設計師來說,這項光榮的命題作業(yè)并非是個好差事,要求多,挑剔者更多,所以保守不犯錯成為常態(tài)。更何況等到各項比賽開始,人們迷戀的是賽場上更快、更高、更強的競技精神,以及時刻激蕩人心的青春荷爾蒙和美好肉體,時尚很難搶到頭條。
既然如此,為什么那么多品牌還要想方設法和奧運碰撞出哪怕一點小火花?真正關鍵是近年來全球高速增長的運動健身熱潮,以及它催熟的“Athleisure”運動時裝市場吧:“Athleisure”一詞去年才被韋氏詞典收錄,它所定義的運動時裝擁有時尚的外觀設計,款式介于運動裝和休閑裝之間,如今市面上的瑜伽衣褲、健身衣褲、高爾球服飾、沖浪裝、網球裝等就屬于它定義的范圍。據國外評估機構預測,2016年全球Athleisure服飾的市場規(guī)模有望達到2700億美元,兩年前這一數字才350億。
所以,奧運真的和時尚無關。即便沒有奧運,我們依舊要健身、要運動,完美的身形就是一種時尚,1920年代,可可·香奈兒女士創(chuàng)造性地用針織面料設計出兩件式運動風格的服裝,解放了女性的身體。1980年代,健美操因簡·方達風靡一時,運動裝開始有了時尚元素。到了1990年代,“運動時裝”的概念才真正形成,阿迪達斯陸續(xù)與英國設計師斯黛拉·麥卡特尼、日本設計師山本耀司等名師跨界合作創(chuàng)立獨立的運動時裝系列至今,堪稱業(yè)界佳話。時至今天,Mintel 消費調研結果告訴我們,超過半數的時尚運動消費者并不會因此而參與任何一項體育活動。他們只是喜歡帶著一身運動氣息出入辦公場所。就像老佛爺卡爾·拉格斐說的那樣:“運動時裝是我們每天都要穿的衣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