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麗梅
【摘要】 遲到,是中學校園里最常見的事情,也是學生最常見的違紀現(xiàn)象,我們班的孩子也如是,特別是午休起來搞環(huán)境區(qū)的學生,上課鈴聲響后,怎么也要拖上它一兩分鐘才肯回教室。也還有幾個總是找到各種理由遲到的頑固分子。當然,比起遲到讓老師們更加無法忍受的是,遲到后暴露出來的惡行:不懂禮貌,目無尊長,不打招呼就大搖大擺地走進教室,坐下那一刻也要搞得地震山搖才罷休;再者,就是沒擔當,為了讓遲到變得理所當然,找各種借口忽悠老師,殊不知,不但逃不過老師的火眼金睛,還嚴重透支了個人的誠信。
【關鍵詞】 遲到 教育
【中圖分類號】 G632.4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992-7711(2016)08-007-01
多年的教育經(jīng)驗告訴我,面對這些問題,老師不能板起面孔高聲吼叫、大聲訓斥,因為處于青春期的孩子都有很強的自尊心,逆反心理,他們往往吃軟不吃硬的,教育是講方法、講藝術的。在處理學生“遲到”這個問題上,我主要用生動的小品和哲理故事來引發(fā)孩子們對自己日常行為的思考和反思,把孩子們潛意識里的、不經(jīng)意的懶散習慣變成一種有意識的行為動作。正如有這樣一句話:“播種一種思想,收獲一種行為;播種一種行為,收獲一種習慣;播種一種習慣,收獲一種性格;播種一種性格,收獲一種人生?!?/p>
經(jīng)反思謀劃,我找了常遲到的值日生A和B,還有外宿的C同學,幫忙演一個小品,沒出演前一定要保密,自己會在接下來的班會課里給他們“平反”,對他們一起建設美好的班集體表示感謝,以下是小品的情節(jié):
某一天下午第一節(jié),一上課,我就故弄玄虛地說:“‘好好掃地,天天遲到‘都成我們班同學座右銘了,老師天天悲喜交加,心臟的壓力山大??!為了給自己減減壓,以后在同學們沒到齊之前,我們先玩玩游戲,玩‘遲到觀人品的游戲,我們一起靜觀遲到的同學回教室后的表現(xiàn),不要放過任何一個細節(jié)哦!嗯,有同學來了,自然點,別打草驚蛇!”
值日生A在門口打了報告,就大搖大擺地拖著掃把進教室了,還沒走幾步,就直接把掃把扔向三四米遠的衛(wèi)生角,“投”中了,卻把原來擺放整齊的清潔工具打的橫七豎八的。繼而A走回座位,拉起凳子往后用力一靠,“嘣”一聲,把所有同學都嚇了一大跳,特別是他后面的一位女同學,心都震顫了,而A卻若無其事地坐了下來……
值日生B同樣說了聲“老師,遲到報告!”后,拿著掃把、拎著垃圾桶輕聲地走進衛(wèi)生角,把東西擺放好后,還簡單快速地幫A收拾殘局,回到座位,同樣輕輕地挪動椅子坐了下來,生怕弄出一丁點聲音來。
值日的兩位同學剛坐下,外宿的C同學接踵而至,他站在門外,看了看班里的同學,接著嬉皮笑臉地跟我說:“老師,對不起!我今天又遲到了!”我說:“你媽媽的摩托車又壞了?”“哦,不是,今天遇上塞車了,路上有交通事故,塞了一會。”匯報完畢,我示意他回去坐好。
在接下來的日子里,班里竟一個遲到的同學也沒有,為了讓小品更走心一點,更是為了對三位同學的承諾和感謝,我還是如期地舉行了《遲到也應該要“美麗”》的主題班會,內(nèi)容大致如下:
一、守時是美麗的
守時就是遵守承諾,按時到達要去的地方,沒有例外,沒有借口,任何時候都得做到。即便你因為特殊原因不得不失約,也應該提前打電話通知對方,向對方表示你的歉意。這不是一件小事,它代表了你的素質(zhì)和做人的態(tài)度。這里不是要告訴你守時這條原則的重要程度,是要告訴你一些它如此重要的原因。如果你對別人的時間不表示尊重,你也不能期望別人會尊重你的時間。一旦你不守時,你就會失去影響力或者道德的力量。但守時的人會贏得家人、朋友、老師、同學……每一個人的好感。
二、細節(jié)是美麗的
生活中,學習上,種種細節(jié)點點滴滴反映著一個人的靈魂,隨手關上滴水的水龍頭,隨手撿起地上的廢紙,別人失意時一句體貼的話語,別人幫助你時一句簡單的道謝,甚至一個眼神、一個動作……都能體現(xiàn)一個人的修養(yǎng)。
三、誠信是美麗的
一個放羊的小孩,有一天在山上放羊的時候覺得自己一個人很無聊,就想靠捉弄大家來尋個開心。于是這個時候他就沖著山下正在種地的農(nóng)民們大喊:“狼來啦,救命啊。”這時候正在種地的農(nóng)民們都拿著鋤頭鐮刀往山上跑,一邊跑還一邊安慰小男孩:“不要怕,我們這就來救你。”等農(nóng)民們都跑到山上的時候左顧右盼也沒有看到狼。放羊的孩子就指著農(nóng)民們哈哈大笑道:“哈哈,你們上檔啦,根本就沒有狼。”農(nóng)夫們很生氣的下了山。
到了第二天,放羊的孩子在放羊的時候故伎重演。農(nóng)夫們到了山上之后還是沒有看到狼的影子,被騙了的農(nóng)民們對放羊小孩很是生氣,因為小男孩一而再再而三的欺騙他們。
過了幾天之后,狼群真的來了,放羊的小孩這個時候拼命的叫:“狼來啦,狼來啦,救命啊。”這個時候在山下種田的農(nóng)民們以為小男孩又是在捉弄他們,就沒有理會放羊小男孩的求救,后來放羊小男孩得到許多羊都被狼群咬死了。
有很多人都通過說謊來達到自己的目的,不管謊言的程度是大還是小都在一定程度上傷害了別人。這則簡短的寓言小故事告訴了我們很大的人生哲理:你透支了體力,休息休息總會恢復!你透支了金錢,開源節(jié)流總會盈余!可是你透支了信譽,費再大體力,用去再多的金錢都換不回別人對你的信任!仿若揉皺的紙,再努力你也不能再度撫平!
泰戈爾曾經(jīng)說過:“教育的目的應該是向人傳遞生命的氣息?!苯逃龖搹淖鹬厣_始,使人性向善,使人胸襟開闊,使人喚起自身美好的善根。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教育雖無痕,卻有著驚人的力量;潤物雖無聲,但能“于無聲處聽驚雷”。德育的過程,“不是槌的打擊,乃是水的載歌載舞,使鵝卵石臻于完美”(泰戈爾語)。我們每位老師都要通過喚醒、引導、鼓舞等手段來使學生“親其師而信其道,信其道乃受其教”,為每一位學生的發(fā)展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