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丨習 翼
廉是一種品行的養(yǎng)成
文丨習翼
中國古代非常重視人品,把人的品行歸納為八個方面:孝、悌、忠、信、禮、義、廉、恥,廉是人品中的重要一項,沒有廉,人品就立不住。南宋楊長儒說:“士大夫清廉,便是七分人了。”作為官吏,廉尤為重要,因為廉與正、廉與直、廉與明密不可分;官吏一旦被利益蒙上眼睛,就不能明辨是非,就沒有了公平正直,所以,古人說:“公生明,廉生威?!?/p>
歷代統(tǒng)治者都把廉作為考察官吏的重要內(nèi)容,對廉潔者,除加官晉爵外,還要給予精神獎勵,當著滿朝文武百官,賞賜給帶有纏枝蓮花紋的瓷器。正直的官吏都崇尚廉潔,以不貪為寶。明代顧炎武認為:“廉恥者,士人之美節(jié);風俗者,天下之大事。朝廷有教化則士人有廉恥,士人有廉恥則天下有風俗?!笨梢娏卸仫L美俗的作用,不容小覷。
廉不是與生俱來的,而是靠后天的養(yǎng)成。荀子說:“人生而有欲,欲而不得則不能無求,求而無度量分界則不能不爭,爭則亂,亂則窮?!避髯涌吹搅擞淖饔煤蜔o限制滿足欲望的后果,為了治亂、治窮,就要加以限制。限制有兩方面:一是來自外力的制度、法律和風俗;二是來自內(nèi)力的節(jié)制、操守和追求。外力的作用治標,所以歷朝皆有貪官污吏;內(nèi)力的作用治本,所以不管是弊絕風清還是烏煙瘴氣,代代均出廉直之士。
廉是一種節(jié)制。古人提倡:儉以養(yǎng)德,廉以修身,淡泊明志,寧靜致遠。北宋人孫昉可稱為淡泊的典范:他自號四休居士,黃庭堅問他名號由來時,他說“粗茶淡飯飽即休,補被遮寒暖即休,三平兩滿(平穩(wěn)過得去)過即休,不貪不妒老即休?!贝呵飼r晏嬰作為齊國兩朝公卿,生活十分節(jié)制,“食不重味,妻不衣帛”,即每飯只吃一葷一素,妻子只穿布衣。養(yǎng)廉先養(yǎng)心,心中無欲無求,行為舉止就會中規(guī)中矩;人心無舉、欲壑難填,就會身后有余卻貪得無厭。節(jié)制欲望,廉就慢慢養(yǎng)成,“積善成德,神明自得,圣心備焉?!?/p>
廉是一種操守。操守是一種人格的力量,也是一種砥礪自己前行的信念,艱難困苦,玉汝于成。正像孟子所說:“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笔氐米∏遑?,禁得住誘惑。東漢楊震,曾任荊州刺使、東萊太守,一次路經(jīng)昌邑,他所舉薦的荊州秀才王密任昌邑縣令。晚上揣金十斤來贈謝他知遇之恩,楊震不收。王密說:“天晚無人知道?!睏钫鸹卮穑骸疤熘?,地知,你知,我知,怎么能說無人知曉呢?”王密羞愧地收回。楊震在無人知曉的情況下,自覺自律,把廉作為一個永恒的信念,明禮知恥,矢志不渝守護好道德高地。
廉是一種追求。人生的目的不僅是生活,而且是體面地生活,這種體面超出物質(zhì)享受的層面,是精神上獲得社會的公認和美譽,把人格光輝展現(xiàn)出來。這是對高尚信仰的追求,有了追求就有安分守己的定力。就會像蘇軾所說的那樣“且夫天地之間,物各有主,茍非吾之所有,雖一毫而莫取?!庇辛诉@種定力,就會忠誠于自己的信仰,永不迷失自己的價值取向。東漢時,劉寵曾任會稽太守,即將內(nèi)遷,山陰有五六位老翁各送百錢為他送行,含淚惜別道:“自從名府下車,犬不夜吠,道不拾遺,民不見官,故來相送?!眲欈植贿^,各選取一枚錢接受下來,但一出山陰境界,便扔到河中。盛情難卻,只收取一人一枚錢,區(qū)區(qū)之事,但他覺得這也會玷辱品行,因此要毫不猶豫地扔掉。涵養(yǎng)自己的品行,從點滴做起,品行的高雅與生命的莊嚴體現(xiàn)在默默的追求中。廉是植根于內(nèi)心的花朵,只有用心泉不斷滋養(yǎng)才能馥郁芳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