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軍,楊吉哲,王堯
(1.裝甲兵工程學院 再制造技術國家重點實驗室,北京 100072;2.裝甲兵工程學院 機械系,北京 100072)
自蔓延反應多層膜是指在室溫下,受到一定激勵(引燃)后,能產生可控的自蔓延放熱反應的納米多層膜,它由兩種或更多種材料疊層復合而成。
反應薄膜是由A和B兩種材料組合成的納米多層結構,由A層和B層交替層疊排列而成(可幾百到上千層),當在反應薄膜的一端點燃該熱反應多層膜時,多層膜就會沿放熱方向進行反應,A層和B層的原子進行充分混合,生成AB化合物,鍵能降低,放出大量的熱,反應所放出的熱量加速了附近原子的混合,形成自蔓延傳播反應,此反應能夠在幾微秒內完成,反應溫度達到 1000~1500 ℃以上(受反應箔成分、結構控制)。反應多層膜也被稱為活性箔(reactive foil)或納米箔(nano foil)[1]。
激勵(引燃)反應多層膜可以采用燃燒點燃、激光點燃、熱點燃以及電壓點燃等方式。當采用電壓點燃時,把約十余伏特的激發(fā)電壓施加在熱反應多層膜的一端,熱反應多層膜就會沿反應方向進行反應。靈活的激勵方式,使得活性反應多層膜具備廣泛的應用空間。
納米薄膜自蔓延反應具有引燃所需的能量小、連接效率高以及連接過程中母材的熱影響區(qū)小等優(yōu)點,在不同材料連接領域備受各國研究學者的青睞[2—9]。近年來,利用納米結構多層膜自蔓延反應瞬間放熱作為局部熱源實現(xiàn)材料連接的方式逐漸受到人們的重視。Timothy P Weilhs等人在對反應性薄箔的研究中[10]指出,薄箔在反應過程中,由于熵值降低而釋放原子間結合能,可在局部空間瞬間產生1400 K以上的高溫,加熱速率達109m/s,反應蔓延速度超過1 m/s。其應用范圍涉及電子封裝,金屬與陶瓷、金屬與金屬以及非晶材料之間的連接[1],有的科學家還在研究其在表面涂層、燒結砂輪及環(huán)境保護中的重要作用[11]。
目前,自蔓延反應薄箔所能夠選用的材料非常廣泛,常用薄箔材料有以下幾類:1)硅系材料,如Rh/Si、Ni/Si、Zr/Si;2)鋁系材料,如 Ni/Al、Ti/Al、Monel (7Ni:3Cu)/Al、Pd/Al、Pt/Al;3)硼系材料,如Ti/B;4)鋁熱反應材料,如Al/Fe2O3、Al/Cu2O;5)合金材料;6)金屬玻璃與金屬陶瓷等。
Ti/C和Zr/C是較常見的粉體自蔓延放熱反應體系[12—13],具備了自蔓延反應的優(yōu)良特性。但粉體自蔓延反應體系與多層膜自蔓延反應體系相比,存在混合不均勻、反應不穩(wěn)定、自蔓延反應難以保證等缺點,如果能夠通過新工藝制備得到 Zr/C納米多層膜自蔓延放熱反應體系,那其反應特性將得到進一步改進。但在最近的納米多層自蔓延反應薄膜體系的研究中,并未見到相關報道。本文采用磁控濺射方法制備了 Zr/C納米多層薄膜,研究了其微觀結構和自蔓延反應特性,為后續(xù)該體系的深入研究和應用奠定基礎。
多層膜的制備工藝主要有機械軋制法和磁控濺射法兩種[1],但機械軋制方法在原材料折疊過程中很難避免氧化,而且制備的多層膜厚度不均勻,反應不穩(wěn)定,且反應過程難以控制。采用磁控濺射的方法可以彌補以上不足,得到的單層膜厚度均勻,層結構清晰,因此本文采用磁控濺射的方法進行多層膜的制備。
實驗中使用多功能 PVD硬質涂層設備AS500DMTXB自動控制離子鍍膜機,采用純 Zr靶與純C靶(純度為99.9%的工業(yè)純Zr、C),加工成直徑為102 mm、厚度為42 mm的圓形柱狀靶?;倪x用單晶Si片和304不銹鋼。實驗前對基材進行預處理,使用 741金屬清洗劑進行去油處理,經(jīng)自來水沖洗后,放入去離子水中漂洗,經(jīng)0.5%~1%(質量分數(shù))稀磷酸表面活化1 min后,放入丙酮中進行超聲波清洗15 min,之后用吹風機迅速吹干,并立即放入真空室,達到去除表面附著物的目的。Zr/C鍍層的制備過程依次為表面等離子體清洗階段、金屬打底階段和沉積階段。
表面等離子體清洗采用高基體偏壓,在低氣壓(3.0 Pa)下進行,利用Ar氣輝光放電產生的Ar離子轟擊基體表面,去除表面的吸附物等雜質。
為提高膜基之間的結合強度,在鍍層和基體之間制備厚度為30 nm的Zr金屬底。制備時采用高的靶功率和較低的基體偏壓,以獲得較高的 Zr原子和C原子的沉積速率,提高濺射效果。
膜層沉積時,先開啟工藝氣體總閥門,調節(jié)減壓閥,使水壓低于 0.3 MPa,確認真空室溫度在150~200 ℃之間。設定Zr和C靶的功率分別為3 kW和5 kW,沉積時間分別為20 min和40 min,隨后啟動自動鍍膜程序,開始鍍膜。鍍膜結束后,待溫度降至50 ℃后,取出樣品。
采用帶能譜的Quanta200型掃描電子顯微鏡觀察薄膜的表面形貌、截面形貌,確定多層薄膜的化學成分。采用透射電鏡分析納米多層薄膜的層間界面結構。采用 X射線衍射儀分析多層薄膜的晶體結構。采用DSC差熱分析設備測定納米多層膜的反應放熱行為。
以單晶Si片為基底,先沉積Zr層,沉積時間為20 min,之后在Zr單層膜上再沉積C層,沉積時間為40 min。用掃描電鏡觀察,測出Zr層與C層的膜厚度,根據(jù)沉積時間及單層膜厚度,得到Zr與C的沉積速率。圖1為掃描電鏡圖??梢钥闯?,沉積20 min 后,Zr層的厚度hZr=0.54 μm;沉積40 min后,C層的厚度hC=0.47 μm。從而得出在Zr靶功率3 kW和C靶功率5 kW的工藝條件下,Zr的沉積速率為27 nm/min,C的沉積速率為11.8 nm/min。
在測得Zr和C的沉積速率之后,通過控制沉積時間,又制備了多組相應厚度的多層薄膜進行對照試驗。圖2為多層膜的X射線衍射圖,可以看出,在多層膜中有兩個明顯的峰值,分別對應Zr(002)和(101),說明Zr層薄膜以兩種不同的相結構存在;而石墨對應的峰呈饅頭峰形狀,說明 C以非晶體的形式存在。
薄膜厚度是薄膜研究和應用中的一個重要參數(shù),薄膜之所以具有不同于塊體材料的許多性能,原因均與薄膜具有納米級的厚度有關。圖3a和圖3b分別為Zr/C多層膜的表面形貌和截面形貌。從圖3a可以看出,多層膜表面形貌呈“菜花”狀,并非想象中的光滑鏡面,而其截面形貌結構致密均勻,層次分明、規(guī)律,層間界面平坦清晰,制備效果較為理想。
對Zr/C多層膜做進一步透射電鏡(TEM)分析,圖4為Zr/C多層膜的TEM圖像。從圖4a可以看出,雖然Zr薄膜與C薄膜層次清晰分明,但是在二者之間仍存在一定數(shù)量的界面反應層,說明在沉積過程中,兩種不同原子的納米膜層之間發(fā)生了相互擴散或預先反應。這是由于在磁控濺射過程中,納米多層膜受到電子轟擊,多層膜的溫度上升,原子間的相互擴散系數(shù)增加所致。圖4b中表示出了較明顯的原子規(guī)則排列區(qū)域,該區(qū)域對應的是Zr與C反應生成的化合物晶粒。在圖4b中,兩條黑線之間的區(qū)域寬度為5.47 nm,區(qū)域內共有35個晶面間距。經(jīng)計算,該化合物晶面間距為1.64 nm,查PDF卡片得知,ZrC(220)晶面間距為1.65 nm,因此判定生成的新化合物為 ZrC。文獻[14—15]指出,多層膜的反應熱與界面反應層的厚度有關,大部分異種金屬層間預互溶區(qū)的厚度為3~10 nm,預互溶區(qū)提前消耗了部分自蔓延反應物。異質層間預互溶區(qū)厚度占納米多層膜總厚度的比例越高,可供反應的剩余反應物就越少,進而導致自蔓延反應的熱損耗升高,反應本身的放熱量減少。因此如何降低Zr與 C之間的相互擴散,成為進一步提高自蔓延薄膜反應放熱的關鍵因素。
采用差示掃描量熱法(DSC)技術分析了Zr/C納米多層膜的放熱行為。圖5為Zr/C多層膜的差熱分析結果。其中,TG曲線為熱重曲線,能夠顯示出反應過程中系統(tǒng)的質量變化;DSC曲線為熱分析曲線,能夠顯示出反應過程中系統(tǒng)的熱量變化情況;DDSC曲線為熱分析一階微分曲線,能夠反映出系統(tǒng)熱量發(fā)生變化的溫度區(qū)間。從圖5中的DSC和DDSC曲線可以看出,當溫度達到600 ℃左右時,反應出現(xiàn)了一個明顯的放熱峰,表明在該溫度下多層膜內部發(fā)生了相變反應并伴有放熱過程。對多層膜的成分進行分析之后得出,可能的反應有兩個:一個是Zr與C反應生成ZrC,另一個是Zr與O反應生成ZrOx。如果是后者,由于有O元素的加入,多層膜的質量將增大,但由圖上的TG曲線可知,溫度小于 1100 ℃時,多層膜的質量未發(fā)生顯著改變。這證明在600 ℃時,Zr與 C發(fā)生放熱反應,生成ZrC,整個反應過程沒有其他元素參與,故質量未發(fā)生顯著改變。通過實驗結果能夠判斷,可以將Zr與C作為制備納米多層自蔓延反應薄膜的原材料,其反應迅速放熱的特點符合納米多層膜自蔓延反應的要求,可以納入多層膜自蔓延反應的研究體系。
1)通過磁控濺射的方法制備得到Zr/C納米多層自蔓延反應薄膜是可行的,其反應特性符合自蔓延反應要求。
2)Zr/C多層膜表面形貌呈“菜花狀”,Zr層與C層分布均勻且平坦清晰。
3)多層膜中存在單質 Zr(002)和 Zr(101),石墨以非晶形態(tài)存在。
4)Zr/C多層膜中,Zr層與C層的界面之間存在一定厚度的界面反應層,表明沉積過程中兩者之間發(fā)生了擴散反應。
5)Zr/C多層膜在600 ℃時發(fā)生放熱反應,反應前后質量未發(fā)生明顯變化,表明該反應是 Zr與C放熱生成Zr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