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愛強 王 ?。ㄕ憬¢L興縣人民醫(yī)院,浙江 長興 313100)
?
回陽固脫方輔助西醫(yī)對癥干預治療慢性心力衰竭急性發(fā)作合并休克臨床研究
鄭愛強王健
(浙江省長興縣人民醫(yī)院,浙江 長興 313100)
目的 觀察回陽固脫方輔助西醫(yī)對癥干預治療慢性心力衰竭急性發(fā)作合并休克的臨床療效。方法 將85例患者按隨機數字表法分為治療組43例與對照組42例。兩組患者均給予常規(guī)西醫(yī)治療,治療組在常規(guī)西醫(yī)基礎上結合回陽固脫方輔助治療。兩組療程均為7 d。比較兩組治療療效,觀察治療前后兩組血壓、心率、心臟指數、左室射血分數(LVEF)、血漿腦鈉肽(BNP)水平。結果 治療組總有效率為90.70%,高于對照組的66.67%(P<0.05);兩組治療后血壓和心臟指數明顯上升,心率明顯下降(P<0.05);治療組血壓和心臟指數高于對照組,心率低于對照組(P<0.05)。治療后兩組LVEF明顯增加,血漿BNP水平明顯降低(P<0.05);治療組LVEF高于對照組,血漿BNP水平低于對照組(P<0.05)。結論 回陽固脫方輔助西醫(yī)對癥干預治療慢性心力衰竭急性發(fā)作合并休克臨床療效顯著。
回陽固脫方西醫(yī)慢性心力衰竭急性發(fā)作休克
慢性心力衰竭為各種心血管疾病的終末階段,流行病學調查研究發(fā)現慢性心力衰竭發(fā)病率呈上升趨勢[1-3]。慢性心力衰竭急性發(fā)作是目前收治入院的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中最為常見的,且病情變化快[2]。休克是急性發(fā)作,病情變化快,預后兇險。因此,臨床上及時有效的治療尤為重要。目前,西醫(yī)對慢性心力衰竭急性發(fā)作合并休克尚無特效的治療藥物。近年來隨著中醫(yī)藥的不斷發(fā)展及辨證治療應用于慢性心力衰竭急性發(fā)作取得了明顯的療效,且安全性良好[3-4]。故而筆者本研究旨在分析回陽固脫方輔助西醫(yī)對癥干預治療慢性心力衰竭急性發(fā)作合并休克臨床研究?,F報告如下。
1.1病例選擇納入標準:符合診斷標準者[5-6];年齡30~80歲;均已經醫(yī)院倫理委員會審核者;與患者家屬簽訂知情同意書者。排除標準:不符合上述入組標準者;先天性心臟病、急性肺栓塞、感染、全身免疫性疾病、肺源性心臟病者;對本研究應用方案禁忌者;哺乳期或者妊娠期;合并肝腎功能不全者。
1.2臨床資料選自本院于2014年6月至2015年12月期間收治的慢性心力衰竭急性發(fā)作合并休克患者85例。依據隨機數字表法隨機分為治療組43例與對照組42例。治療組男性27例,女性16例;年齡33~76歲,平均(49.28±6.52)歲;慢性心力衰竭病程3~17年,平均病程(8.48±1.82)年;休克病程1~48 h,平均病程(19.74±3.45)h。對照組男性28例,女性14例;年齡31~78歲,平均(48.76±7.10)歲;慢性心力衰竭病程2~15年,平均病程(8.31±1.73)年;休克病程1~47 h,平均病程(19.21±3.19)h。兩組臨床資料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1.3治療方法兩組采用常規(guī)西醫(yī)治療,包括血壓監(jiān)測、心電監(jiān)護、補充血容量、吸氧、升壓藥(多巴胺40 mg加入250 mL 5%葡萄糖注射液中,靜滴)、強心劑(地高辛片0.125 mg/次,每日1次)等。治療組在上述治療的基礎上服用回陽固脫方輔助治療,組方:熟附子15 g,白術15 g,干姜10 g,黨參10 g,五味子6 g,茯苓15 g,肉桂6 g,陳皮10 g,炙甘草6 g。每日2次,每次150 mL,水煎服。兩組療程均為7 d。
1.4療效標準參照《急診內科學》[7]評定。顯效:患者癥狀、體征消失或者基本消失,以及患者病情穩(wěn)定、收縮壓維持>90/60 mmHg。有效:患者癥狀、體征改善,以及患者病情明顯改善、收縮壓>80mmHg。無效:患者癥狀、體征、病情以及收縮壓無改善??傆行?(顯效例數+有效例數)/總例數×100%。
1.5觀察指標觀察兩組心率、血壓和心臟指數治療前后變化;觀察兩組左室射血分數(LVEF)和血漿腦鈉肽(BNP),血漿標本制定:于治療前、后清晨空腹抽取肘靜脈血5 mL,裝于含有適量抗凝劑的試管內,緩慢搖動試管12次,以混勻血液,確定試管已封閉,并且避免樣本在離心過程中蒸發(fā),離心10 min(轉速3000 r/min),分離血漿,置于-80℃保存待測。
1.6統(tǒng)計學處理應用SPSS22.0統(tǒng)計軟件處理。計數資料和計量資料分別采用百分率和(±s)表示,采用χ2檢驗計數資料,采用獨立樣本t檢驗組間計量資料、配對t檢驗組內計量資料。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1兩組療效比較見表1。治療組總有效率高于對照組(P<0.05)。
表1 兩組臨床療效比較(n)
2.2兩組血壓、心率、心臟指數比較見表2。血壓、心率、心臟指數治療前兩組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 (P> 0.05);血壓和心臟指數治療后兩組明顯上升,心率明顯下降(P<0.05);血壓和心臟指數治療后治療組高于對照組,心率低于對照組(P<0.05)。
表2 兩組血壓、心率、心臟指數比較(±s)
表2 兩組血壓、心率、心臟指數比較(±s)
與本組治療前比較,*P<0.05;與對照組治療后比較,△P<0.05。下同。
組別 時間 心臟指數[L/(min·m2)]血壓(mmHg) 心率(次/min)治療組治療前 1.42±0.32 (n=43)治療后 2.81±0.45*△對照組治療前 1.45±0.29 59.83±9.42 121.38±10.82 106.93±12.31*△ 91.42±6.42*△58.76±9.13 123.51±11.45 (n=42)治療后 2.19±0.46*87.85±8.42* 108.39±7.82*
2.3兩組LVEF和血漿BNP水平比較見表3。治療前兩組LVEF和血漿BNP水平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 0.05)。治療后兩組LVEF水平均增加,血漿BNP水平均降低(P<0.05);LVEF治療后治療組高于對照組,血漿BNP水平治療后低于對照組(P<0.05)。
表3 兩組LVEF和血漿BNP水平比較(±s)
表3 兩組LVEF和血漿BNP水平比較(±s)
組 別 時間 LVEF(%) BNP(pg/mL)治療組 治療前 38.74±3.41 264.38±37.42 (n=43) 治療后 54.82±6.52*△ 109.73±27.16*△對照組 治療前 39.56±3.60 269.83±41.25 (n=42) 治療后 46.72±5.72* 178.32±35.43*
中醫(yī)學認為慢性心力衰竭急性發(fā)作最基本特點為虛實夾雜,氣虛為首,并存陽虛、陰虛,實證主要以血瘀為首,其次為水飲、痰濁[8]。中醫(yī)學認為休克與厥脫證類似,中醫(yī)理論認為該病病機主要是由于各類原因致使一樣虧虛、陰寒極盛,最終造成陰陽離決,陽脫氣亡,出現神昏等危重癥候[11-14]。筆者本研究采用回陽固脫方治療,方中附子具有回陽救逆、補火助陽、散寒止痛功效,附子配干姜和肉桂具有溫里回陽、祛寒通脈功效,人參具有補氣強心、健脾益胃功效,人參合附子具有益氣回陽以固脫功效,配五味子具有益氣補心生脈功效,白術、茯苓具有補脾益胃功效,陳皮具有健脾和胃、行氣化痰功效?,F代藥理研究表明,人參有效成分人參皂苷具有益氣回陽救脫作用,且具有與糖皮質激素類似的抗休克作用,故而能夠抑制休克時血管緊張素Ⅱ以及去甲腎上腺素含量的持續(xù)性上升,降低全身血管阻力,擴張外周血管;附子有效成分烏頭堿能夠限制加大心肌細胞搏動頻率和幅度,以及明顯提高心肌收縮力[11]。本研究結果表明,治療組總有效率高于對照組,提示回陽固脫方輔助西醫(yī)對癥干預可明顯提高治療療效;兩組血壓和心臟指數治療后明顯上升,心率明顯下降,治療組血壓和心臟指數高于對照組,心率低于對照組,提示回陽固脫方輔助西醫(yī)對癥干預可明顯提升患者血壓和心臟指數,降低患者心率;兩組LVEF治療后明顯增加,血漿BNP水平明顯降低,治療組LVEF治療后高于對照組,血漿BNP水平低于對照組,提示回陽固脫方輔助西醫(yī)對癥干預可明顯提升LVEF,降低血漿BNP水平,從而改善患者癥狀體征。
綜上所述,回陽固脫方輔助西醫(yī)對癥干預治療慢性心力衰竭急性發(fā)作合并休克臨床療效顯著,可明顯提升患者血壓,提高患者心臟指數,降低患者心率,提高患者LVEF,以及降低血漿BNP水平,故而具有重要研究機制。
[1] 邢作英,王永霞,朱明軍.慢性心力衰竭流行病學研究現狀及其病因[J].中華實用診斷與治療雜志,2012,26(10):937-938.
[2] 鄒旭,潘光明,盛小剛,等.慢性心力衰竭中醫(yī)證候規(guī)律的臨床流行病學調查研究[J].中國中西醫(yī)結合雜志,2011,3 (7):903-908.
[3] 王娟,陳嬋,張鵬,等.630例慢性心衰患者中醫(yī)證候分布規(guī)律研究[J].北京中醫(yī)藥大學學報,2013,55(8):567-571.
[4]陳淼,董利軍,戴李華,等.慢性心力衰竭急性發(fā)作院內死亡相關危險因素的研究[J].中國急救醫(yī)學,2010,30(12):1074-1077.
[5]鄭穎,黃芪,張運.益氣養(yǎng)陰活血中藥治療慢性心力衰竭急性加重36例臨床療效觀察[J].天津中醫(yī)藥,2014,31(7):412-415.
[6]呂東,汪海霞,呂宏,等.益氣回陽、固脫逐水法輔助治療慢性心力衰竭急性發(fā)作合并心原性休克30例療效觀察[J].中醫(yī)雜志,2016,57(3):237-240.
[7]吳紅金,袁國會.心力衰竭中西醫(yī)結合治療學[M].北京:清華大學出版社,2008:76-77.
[8]陳灝珠.實用內科學[M].14版.北京:人民衛(wèi)生出版社,2013:245.
[9]張文成.急診內科學[M].3版.北京:人民衛(wèi)生出版社,2013:123.
[10]拜永寧.中醫(yī)臨床路徑治療慢性心力衰竭 60例[J].中醫(yī)研究,2014,27(2):16-18.
[11]張麗麗,王桂蓮,周宗玉.參附注射液治療老年休克患者35例臨床觀察[J].中國中醫(yī)急癥,2014,23(10):1926-1927.
[12]潘文,米俊,趙強.參附注射液聯(lián)合多巴胺與多巴胺單用治療心源性休克60例療效觀察[J].中國中醫(yī)急癥,2015,24 (9):1649-1650.
[13]趙立軍,金東明.從休克談厥脫辨治[J].吉林中醫(yī)藥,2008,(11):849-850.
[14]黃啟福.休克與脫厥證現代研究述評[J].北京中醫(yī)藥大學學報,1994,(5):2-7.
[15]徐文衛(wèi),楊祖軍,黃超嵐,等.參附注射液治療心源性休克的療效觀察[J].中國中醫(yī)急癥,2014,23(6):1189-1190.
R541.6+1文獻標志碼:B
1004-745X(2016)06-1260-03
10.3969/j.issn.1004-745X.2016.06.110
(2016-04-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