齊新
【摘要】本文以克拉申“i”+1可懂輸入原則為理論指導,通過對中美兩國個別國際漢語教師的課堂實錄分析中美國際漢語教師在使用陳述語方面的差異。從而對從事漢語國際教育的教師提出如下建議:(1)將更多具有互動性的陳述用語融入課堂,充分調(diào)動學生學習漢語的熱情與興趣,讓課堂師生之間得到最充足有效的即時課堂反饋。(2)針對不同水平、不同環(huán)境的課堂,都需要對外漢語教師及時靈活地調(diào)整陳述用語。
【關鍵詞】中美TCSOL教師用語 陳述語 比較研究
在對外漢語課堂教學中,陳述語占著頗為重要的分量,教師需要用它們進行講授課文的主要內(nèi)容,進行與學生的有效交流。與指令語和提問語的特定形式不同,陳述語的使用則更為普遍,形式?jīng)]有局限,內(nèi)容也更為寬廣。當然,陳述不等于泛泛而談,它也有其具體功能,也要根據(jù)不同語境進行調(diào)整。
在我們所收錄的中美兩國對外漢語課堂上,關于陳述語的使用,二者也是各有千秋。1.國內(nèi)教師對課堂內(nèi)容很少提及,而美國有大量介紹課堂內(nèi)容的陳述,如“我們來看一下今天我們都要做什么。首先我們要復習和買東西有關的詞匯,然后我們要學三個新的句型,接著我們要朗讀課文,回答問題最后我們要完成一個口語任務?!?“今天我們要學‘買衣服。”(指向每一位同學的衣服,重復‘衣服這一生詞)。2.中國教師通常忽略情景的營造,如“今天的生詞很難,老師講了三遍,我終于聽懂了?!保ńK于)“最近天氣很熱,然后下了大雨,下雨以后終于涼快了?!毕啾戎拢绹虒W非常重視情景教學法,如“你為了上中文課要買字典,那么有A和B兩本字典,用這個句型想一想,怎么說。”(含指令)“最后我們要做一個口語任務?,F(xiàn)在是什么時候?-對,感恩節(jié)?!薄凹僭O現(xiàn)在我們要去北京買東西。”3.國內(nèi)課堂有大量的語法講解,如“下面這個詞很重要,‘而。大家以前學過什么詞呢?‘而且,不但...而且...那么這次我們講的只有一個字,就是‘而?!薄啊且粋€連詞,所有的連詞都要放在中間,‘而也是這樣的,它要放在中間,放在中間會有兩個意思,第一個意思是說‘前邊和后邊的意思一致,我們來舉例子看一下……第二個意思是說‘前后相反,不一樣叫做相反?!倍绹n堂通常是把語法隱含在情景操練上。
首先從量上看,國內(nèi)課堂的陳述語使用數(shù)量遠多于美國課堂的使用量。陳述語的特點在于一方陳述,另一方傾聽,是靜態(tài)的輸出過程,這說明國內(nèi)對外漢語教師往往更習慣于主導課堂,將更多注意力放在輸出上。美國對外漢語教師往往將更多開口的機會和時間交給學生,重點在于引導而非主導。其次,在互動方面,雖然陳述語由教師的輸出占主要部分,但美國課堂上教師使用的陳述語也更多地向著與學生互動的方向努力,例如課堂開始的問候語之后,美國教師傾向于先將課堂任務陳述一遍,這樣的目的在于引發(fā)學生的關注,這是一種隱性的雙向互動,即刺激——反應(學生在課堂開始已經(jīng)在心中明確課堂任務及內(nèi)容)。國內(nèi)課堂更傾向于知識點的講解,由教師的陳述語進行表達,重點不在于互動。最后,在內(nèi)容方面,國內(nèi)對外漢語課堂更加重視語法點的講解,包括對學生語素意識的培養(yǎng),這些在美國課堂陳述語里是相對缺少的。究其原因,國內(nèi)的對外漢語教學有著得天獨厚的目的語語言環(huán)境,學生課堂外也可接觸的豐富的目的語語言,因而難度稍大的語法點補充及對學生的語素意識的培養(yǎng),國內(nèi)教師都是敢于嘗試的。美國的漢語學習者除了課堂時間處于目的語環(huán)境,課外接觸的時間有限,因此教師傾向于將語法點的講解融入課堂練習之中,以降低學習難度,消除學生的畏難情緒。
總體而言,雙方教師課堂陳述用語的特點不同。中國課堂對于陳述語的使用更多,尤其在知識點講解方面,傾向于靜態(tài)輸出。在語法點的講解上雙方也存在差異。在美國對外漢語課堂上,教師更習慣于將句型等語法點融入練習之中,讓學生在造句運用中慢慢體會。這樣做有利有弊。好的方面不言而喻,可以提高學生開口率,讓學生在輕松和諧的氛圍下學習漢語,降低心理屏障。不利之處在于,只有當學生主動提出疑問,教師才會具體地講解該語法點。事實可能是,有的學生并未完全吸收該語法知識,課堂進度就已經(jīng)推進到了下一個環(huán)節(jié)。而中國的課堂上,語法講解往往是是重頭戲,大部分的指令語及陳述語被運用,目的就是為了讓學生系統(tǒng)地了解課堂上的語法知識。運用克拉申的“i+1”可懂輸入原則來解釋,國內(nèi)的對外漢語學習者有著更為優(yōu)越的目的語語言環(huán)境,日常接收到的的漢語輸入顯然多于美國的漢語學習者。因此,在較為充裕的“1”的前提下,國內(nèi)對外漢語教師會選擇難度高于“i”一些的語言“1”進行課堂教學,語法點的大幅講解便是表現(xiàn)之一。但我們也應意識到,過多的陳述性講解會導致課堂授課形式單一、學生積極性降低等影響最終授課效果的情形。
TCSOL教師的課堂陳述用語必須具有相當?shù)撵`活性。面對不同的教學環(huán)境、不同背景及水平的學生,美國的融入句型練習的方法和國內(nèi)的陳述性灌輸方法都在一定程度上有失偏頗。我們需要既能讓學生系統(tǒng)全面的掌握必要的知識點,也有適當將講解方法多元化,無形中化解一些學習語法點的枯燥感及畏難情緒。這是課堂教授的藝術之美,值得教師們反復琢磨直至收放自如。
參考文獻:
[1]李姍姍.中美小學英語教師課堂評價用語對比研究.2014.
[2]彭永華,黃琳.對外漢語教學中教師課堂教學語言的調(diào)查分析[J].考試周刊,2011.
[3]年晴.課堂用語在對外漢語教學中的作用[J].文學教育,2010.
[4]都娟.美國中小學漢語課堂用語研究.2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