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約車新規(guī)的正式出臺,讓不少相關從業(yè)人員紛紛叫好—總算不用再偷偷摸摸如同“做賊”一般的賺錢了。那么,這個新政和去年的“征求意見稿”有什么樣的不同呢?它的出現(xiàn)對網約車平臺來說又具有什么特別的意義呢?
不是“意見稿”,這次是真家伙
從“征求意見稿”到如今《關于深化改革推進出租汽車行業(yè)健康發(fā)展的指導意見》和《網絡預約出租汽車經營服務管理暫行辦法》的出臺,網約車的合法之路走了整整一年的時間。而相對于“征求意見稿”出現(xiàn)時所帶來的巨大爭議,這一次新政的主要改變在如下幾個方面。
第一,運營資格發(fā)生了巨大變化。“征求意見稿”要求車輛的使用性質為出租客運,而現(xiàn)在私家車只要取得了《網絡預約出租汽車經營許可證》和《網絡預約出租汽車經營運輸證》就可以合法營運。這帶來的最大影響就是,按照“征求意見稿”的想法,網約車本來應該執(zhí)行和出租車一樣的報廢標準,而現(xiàn)在則是規(guī)定60萬公里報廢,至于8年的時間限制則只是退出網約車經營而非報廢。第二,在補貼活動上,原來的“征求意見稿”將定價權放在了政府部門,網約車搞優(yōu)惠有可能被重罰,而現(xiàn)在這一限制也被取消。第三,在私家車申請成為合法網約車時,“征求意見稿”規(guī)定必須是駕駛員提出申請,而現(xiàn)在可以由網約車公司代為申請,從而大幅度提高了雙方的效率。第四,新規(guī)還肯定了拼車與順風車這樣的模式,并允許司機與網約車公司簽訂勞動合同,并將其歸入勞動保障系統(tǒng)之中,為乘客和司機雙方面的利益和安全都提供了保障。
誠然,雖然新政還不能滿足網約車平臺和駕駛員的全部要求,但是相對于之前的“征求意見稿”,新政的進步的確是可喜可賀。
新政將帶來哪些積極影響?
新政所帶來的積極影響很明顯,整個網約車行業(yè)將得以規(guī)范。同時,網約車的身份也得到了官方承認,只要各大網約車平臺在各地申請到《網絡預約出租汽車經營許可證》,然后幫助車輛和司機辦理《網絡預約出租汽車運輸證》和《網絡預約出租汽車駕駛員證》,就能讓自己的平臺和旗下司機合法運營,并受到法律的保護。
其次,現(xiàn)在的網約車審批權交給了出租車管理部門,在此過程中網約車平臺難免會付出一定的成本,并最終轉嫁到司機和消費者身上。所以為了節(jié)約成本,未來的大規(guī)模競價與補貼可能會告一段落。特別是滴滴出行與Uber中國的合并,更是讓網約車平臺之間的競爭減少了—平臺與平臺之間的競爭純靠補貼已經很難成事。雖然對于消費者來說這不是什么好消息,但是對于一直處于燒錢階段的網約車平臺來說,卻重大利好。
此外,雖然看起來新政對出租車業(yè)“惡意滿滿”,但是換個角度看,“互聯(lián)網+出行”回歸市場主導的行為也讓出租車行業(yè)的改革被提上了議程。出租車行業(yè)面臨著網約車這個巨大的競爭對手,難免會流失越來越多的司機。這時候出租車行業(yè)為了留住這些司機,留住自己的利益,也許會做出一些讓步。這對還留在該行業(yè)的司機而言,也應該是一個好消息。
最后,對于乘客來說,網約車納入了政府部門的監(jiān)管之中,從而讓其安全性也有了保障。雖然這不可能完全避免一些網約車的違法行為,但相對于以往,政府部門能夠更快地找到對應的網約車司機,并追究司機以及背后平臺的責任,讓用戶獲得更多的安全感。
不過,在新政為各方面帶來了不少積極影響的同時,我們也要承認,現(xiàn)在出租汽車領域所存在的一些亂象并不會就此結束,各種外部矛盾和內部矛盾,還是會慢慢浮現(xiàn)出來。
亂象仍在,只是換了一種方式出現(xiàn)
從新政的各個條款中,不難看出其對于網約車目前的種種亂象進行了針對性地限制,但是新政的出現(xiàn)并不意味著這些亂象將就此結束,它們很有可能會改頭換面,以新的方式出現(xiàn)。
比如,上文提到的出租車和網約車之間的矛盾就是如此。雖然政策變了,但兩個陣營之間的矛盾卻一直存在著。另外,新政出現(xiàn)后,網約車市場又會經歷一個洗牌期。誰先拿到地方上的許可權,誰就能夠先在本地市場中開展業(yè)務,網約車平臺之間的新階段競爭就此開始。最后,在安全和監(jiān)管方面,雖然有了政策的約束,但是政府只能把控一個大方向。真正要在源頭上保障用戶的安全,還是要看平臺對司機和車輛的約束力。
一種新生事物的出現(xiàn),是不可能不伴隨著任何波折和問題的。經過問題的磨礪后,對于整個國家、企業(yè)或者是從業(yè)者個人反而是一件好事。網約車市場真正走向規(guī)范化需要時間,在獲得政府相關部門的認可之后,盡管步履蹣跚也總算是邁過了一個大坎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