嚴峻
有人說,分享住宿平臺應該不會出現(xiàn)壟斷,短租、非標準、可復制性差是主要制約因素。因為,難以想象有哪家公司能管理上萬間完全分散又非標準但服務又和酒店基本一樣的公寓,所以,長租且集中式的公寓租賃行業(yè)是完全有可能贏者通吃的。
從另一個維度上看,在線短租也不會成為下一個“滴滴”——至少不會那么快。
目前,類似Airbnb的短租平臺在許多國家仍處于灰色地帶,合法性尚未得到確定。2016年6月,美國紐約州議會通過了一項法案,對于將整套房子出租少于30天的違法行為施以重罰,一旦紐約州長最終簽署這項法案,Airbnb上的眾多房東將面臨最高7500美元的罰款。
而在國內,盡管分享經濟以及相關細分業(yè)態(tài)受到鼓勵,但相應的監(jiān)管體系仍然有待完善。分享住宿和分享出行不一樣。除了房屋使用性質、公安、消防、流動人口等現(xiàn)實障礙以外,分享住宿的本質還在于它牽涉到不動產價值流通方式的變化,而分享出行僅僅是一種出行消費方式的改變。
目前在線短租平臺主要通過線下實地考察房源、真實信息登記、為房東及房客購入保險、專業(yè)保潔等措施保證人們居住的信任感和安全感,從而也給政府增強信心。
但從長遠來說,這些措施還遠遠不夠。在線短租平臺的公關部門需要了解政府政策及態(tài)度,并進行良性協(xié)調、溝通,讓政府充分考慮第三方平臺的運營模式和商業(yè)價值。企業(yè)和政府只有充分了解對方立場,才能出臺公平合理的短租新政,共同為旅游服務業(yè)及消化社會盈余資源作出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