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龍春
談刻帖編排對王鐸墨跡的改動
◇薛龍春
在藝術(shù)史研究中,藝術(shù)家的墨跡與刻帖,都是我們時常會運(yùn)用的材料。尤其當(dāng)我們看不到藝術(shù)家的大量墨跡時,刻帖也是討論風(fēng)格的重要參照。比如,我們在研究唐以前書家時,就常常不得不將《淳化閣帖》作為基本資料。雖然宋代以來的學(xué)者不斷提醒我們,《淳化閣帖》的主持者王著犯下了很多錯誤,除了張冠李戴之外〔1〕,細(xì)節(jié)的點畫與結(jié)構(gòu)的差異,更是難以避免,因為這些墨跡經(jīng)王著摹寫,一概顯得圓熟模棱。這方面的批評,我們在何良俊、王鐸與阮元那里都能看到〔2〕。今天傳世的《遠(yuǎn)宦帖》唐模本,若與幾種刻帖進(jìn)行比較,差別顯而易見。
類似的情形,并非只出現(xiàn)在《閣帖》系統(tǒng)中,后世的一些刻帖也時有發(fā)生,只不過我們因其晚近,很少留意。本文依據(jù)王鐸(1593—1652)傳世墨跡對勘相關(guān)刻帖,試圖提醒研究者對于史料的層級有更為深刻的理解,在使用晚近的刻帖來討論藝術(shù)家風(fēng)格時,也需更為謹(jǐn)慎。
因為刻帖的板式有統(tǒng)一的高度,納入其中的墨跡在布局上不得不作適當(dāng)?shù)木幣?,因此我們看到的篇章,很可能不是墨跡最初的面目。王鐸的刻帖中,這樣的情形相當(dāng)普遍,如順治乙酉(1645)冬日《小楷詩作》,墨跡一葉,12行,刻帖一葉半,15行;戊子(1648)上元《小楷詩作》,墨跡一葉,13行,刻帖一葉半,15行。每行至少少刻5字。在《擬山園帖》卷九中,這兩件詩頁前后相銜,占三葉,若不仔細(xì)辨認(rèn),還以為是同一時間所書。《擬山園帖》收入了大量信札〔6〕,這些信札本來高矮不一,但為適應(yīng)帖石同一高度,行款大多經(jīng)過挪移,所有顯示平闕書儀的空格與換行,被一概抹去。如《今早起札》〔7〕,“足下”之前的空格、“壇坫”處的換行都消失了,落款最后的“沖后”也不再是獨(dú)立的一行,而與前行緊接?!暗芡蹊I頓首”的“頓首”二字也被刪除。(圖1a、1b)
落款部分的改動,多而隨意。有時位置被調(diào)整,如《臨鍾繇戎路帖》,“王鐸學(xué)字”從首行被調(diào)整到最后一行;有時被減省,如《如夫人作者札》將“弟鐸候示音”減為“弟鐸”,《與楊荊岫札》將“不孝孤王鐸泣拜”刪減成“王鐸拜”〔8〕(圖2a、2b);有些被刪除,如《今早起札》刪去了“頓首”;有些則被改換,如《細(xì)觀蘭亭札》將“拜復(fù)”改為“頓首”,《畫前日札》的“弟鐸拜”被改為“弟王鐸頓首”。之所以會有這樣那樣的挪移與刪改,除了版心高度固定,需對墨跡進(jìn)行重新編排之外,還有節(jié)省空間的考慮。我們注意到《弟病指上札》,保留了書札原樣,可能是因為這件作品是《擬山園帖》卷八的最后一件,有足夠的空間。(如3a、3b)
上述的改動,在很大程度了改變了墨跡的原始形式,尤其是信札,因忽略了平闕,故錯落感明顯減弱,行間也顯得比較“滿”,與一般的卷冊無異。也因為重新編排,王鐸一個重要的書寫習(xí)慣也隨之消失,在處理天頭地腳時,王鐸素不取齊平,這種高低錯落與他較強(qiáng)的書寫節(jié)奏、欹側(cè)險峻的字形結(jié)構(gòu)呼為一氣,而刻帖基本都是上下齊平。因此在討論王鐸書作的形式特點時,刻帖可能不是有價值的對象。
墨跡中一些后來添加的小字,有個別被原樣保留,如《弟病指上上》落款之后“前荊浩畫擲下”仍獨(dú)立成行;大多是是直接刪去,如《畫寂寂無余情札》,墨跡最后“沖”字左側(cè)又續(xù)寫二行:“似趙大年,路徑不刻強(qiáng)定為某,此字畫家一癥?!边@二行包括“沖”字,在刻帖中都未見到?!额愒吩仿淇钪蟮囊恍校骸跋壬魑淖髟娙舾少n覽?!币彩侨绱?。這些小字有時被納入書札的最后部分,《畫前日札》落款之后增加的一行“《左傳》《類苑》發(fā)來,亟欲察也,附聞”,被挪到了落款之前。而《汪公園札》一札,首行下空白處添加的兩行小字,在刻帖中被插入到書札正文的最后,而書札的上款“巖翁道盟詩社”及以下的“沖”字卻被刪除。(圖4a、4b)如果不是墨跡被發(fā)現(xiàn),我們很難判斷這封信的受書人。而小字闌入正文,也使得字形大小的變化顯得有些突兀。
行邊補(bǔ)寫的脫字,也是類似的處理方式,一是直接刪去,如《弟病指上札》,墨跡中“作二畫,一行塢,一梅和尊人也”,“尊人”二小字后補(bǔ),但刻帖中去忽略不刻,這樣贈畫的對象由梅和(王公弼)的父親,變成了梅和本人;另一種方式是將小字納入行間,但常常會加以放大,以減弱字徑大小的反差。如《細(xì)觀蘭亭》中“一二日完此”,刻帖中的“日”字明顯是主持者從其他地方另外集的字〔9〕。至于墨跡中的衍字,如《今日張炬札》首行最后一字和此行起首都是“昨”字,首行的被點去,刻帖中保留了這個被點去的字,而刪除了第二行的首字。(圖5a、5b)
刻帖還常常將扇面形制的作品,改變?yōu)闄M卷。如果不是這些扇面被陸續(xù)發(fā)現(xiàn),我們斷難想象王鐸刻帖中為什么收錄了這么多的短卷,因為他的傳世墨跡中,類似的形式極為少見。目前所見共有四例:
a.《城南園亭扇》,小楷,香港近墨堂藏,刻入《敬和堂藏帖》。(圖6a、6b)
現(xiàn)在比較清楚的是,在AIS發(fā)生后,越早采用阿替普酶溶栓治療越有利于患者預(yù)后。但同時需要注意的是,每位患者的腦側(cè)支循環(huán)能力不同,其能承受的最大缺血時間也不一樣,在更多更好的診斷技術(shù)和成像技術(shù)的協(xié)助下,超過時間窗的患者將來也可能進(jìn)行溶栓治療。
b.《思崧澗書舍柬友扇》,行書,胡佩衡舊藏,見于《湖社月刊》,刻入《延香館帖》。
c.《臨王獻(xiàn)之帖扇》,行草,見于嘉德拍賣,刻入《延香館帖》。
d.《臨王羲之帖扇》,草書,舊金山亞洲藝術(shù)博物館藏,刻入《擬山園帖》。
扇面的布局方式與視覺感和手卷完全不同,王鐸大多采用長短交替的行款,以使得下部不至于因行寬的限制顯得擁擠,因此在轉(zhuǎn)換為手卷后,字形大小的差異不會顯得十分醒目。但像小楷《城南園亭扇》書寫五律十首,加上標(biāo)題款識,接近500字,行間較為密匝,長行一般12—14字,短行也只比長行少3—4字,所以短行最后常出現(xiàn)較小的字,如“事”“水”“甚”等,扇面中出現(xiàn)這種情形不難理解,但當(dāng)刻帖將扇面改動成手卷后,那些突然變小的字因失去原先特殊的上下文關(guān)系,就顯得莫名其妙。
行書五律《思崧澗書舍柬友》在轉(zhuǎn)換為刻帖之后,王鐸的落款被刪除,而與另外三首五律組成了一件長卷。相信另外三首五律原先也可能是三件扇面。進(jìn)一步說,王鐸刻帖中大量詩作短卷或是臨帖短卷很可能底本都是扇面,如《擬山園帖》卷二為石帆內(nèi)弟所作草書,我們在西泠拍賣也見到一件1650年王鐸為石帆內(nèi)弟所臨寫的張芝《冠軍帖》扇面。而北京故宮博物院藏王鐸兩件臨帖扇,落款都是“己丑六月大熱”,《擬山園帖》卷一《臨唐太宗帖》、卷二《臨王羲之帖》的落款也是“己丑六月大熱”,刻帖中的這兩件作品,原始形式極可能也是扇面。
除了我們前面談到的對落款部分以及增添文字部分的刪改之外,王鐸刻帖中還有更為大膽的內(nèi)容改動。如遼寧省博物館藏王鐸臨《薦福寺碑》及《淳化閣帖》卷,刻入《擬山園帖》時,編者刪去了臨《淳化閣帖》的部分,而將最后的落款挪移到臨《薦福寺碑》至后,這樣臨《薦福寺碑》便成了一件獨(dú)立的完整作品。同樣藏于遼寧省博物館的自作詩冊,順序書《自夏涇之東昌經(jīng)嶧山》《鞏南宋陵》《多年》《登高阜》《錄耘斗山房》《慵起》等詩作,《擬山園帖》收錄時,刪去了《多年》《錄耘斗山房》二詩,且原先的順序也被打亂。落款原為:“庚寅九二十日申時,箕山詞翁齋中書俚作博正,時同姑蘇錢彥甫,菊放黃華,小酌。王鐸?!北桓臑椋骸盎皆~翁齋中書俚作博正,時同姑蘇錢彥甫,菊放黃華,小酌。庚寅九二十日申時,王鐸。”
《擬山園帖》卷七所刻《與戴明說札》,則雜合了《今日張炬札》及》及《咫尺地札》兩札,前札后有戴明說“丙戌三月廿九日晚來書”字樣,私人收藏。后札紙后有戴明說“丙戌三月廿七日蚤復(fù)書”字樣,北京故宮博物院藏??烫麆h去了“即此亦是一顛,恨海岳不見我,足下聽然一噱乎”一句,換成“雨中書此,落雨點輒腫數(shù)字”。從北京故宮博物院所藏一札來看,確實有多處有雨點落在墨上,造成不規(guī)則腫脹的現(xiàn)象,如“事”“擾”“奕”“記”“戴”等,但私人收藏的這一件書寫時間至少在兩天以后,雖然也有漲墨,但都是自然暈化。編者如此雜合兩札,用意所在頗令人不解。(圖7a、7b、7c)
與墨跡相比,刻帖雖能再現(xiàn)精確的字形結(jié)構(gòu),但用筆的趣味卻無法傳達(dá)。故王鐸曾向黃道周抱怨:“刻仆字者鉤多澌滅,隨其浸潤,踵之訛也。”〔10〕不僅如此,像王鐸這樣講究用墨的書家,漲墨與枯筆的表現(xiàn)更為困難。以《擬山園帖》為代表的王鐸刻帖基本放棄了對墨法的精致刻畫,對于漲墨的部分一概修整其外形,以符合于一般的點畫的粗細(xì)與形態(tài),如臺北故宮博物院藏《臨淳化閣帖卷》,重新?lián)Q墨處往往有較強(qiáng)烈的暈化,但這些特點完全不見于刻帖。信札也是如此,《今日張炬札》中“天”“足”“觀”“炬”等字的外輪廓都經(jīng)過重新修整,與墨跡甚為懸隔。“至一”“事”“輩”“斯”“事”“中”等字中的枯筆,刻帖似乎也忽略不計。唯《天香樓藏帖》所刻《杜甫詩卷》,墨跡今藏臺北私人,仔細(xì)比對,位置、結(jié)構(gòu)、點畫,乃至墨法,都刻畫精細(xì),殊為難能。(圖8a、8b)
從以上的比較與分析來看,刻帖在收入王鐸書作或是書札時,從行款到形式到內(nèi)容都有不同程度的改變,這些刻帖不僅在討論王鐸書法形式與風(fēng)格時,不能過于依賴,即使是作為文獻(xiàn)來使用時,也需要細(xì)致辨析。
(作者為南京藝術(shù)學(xué)院藝術(shù)學(xué)研究所教授)
附:王鐸墨跡、刻帖對照表
注釋:
〔1〕黃伯思《東觀余論》(明覆刻本)法帖刊誤卷下《跋秘閣法帖》:“其間一手,偽帖太半,甚者以《千字文》為漢章帝,張旭為王子敬,以俗人學(xué)智永、逸少,如其間以子敬及真智永為逸少者……”第46頁。
〔2〕 對王著鉤摹《閣帖》的批評,以阮元最為詳細(xì),參見《揅經(jīng)室集》三集卷一《復(fù)程竹盦編修邦憲書》,《清代詩文集匯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0)第477冊,第358—359頁。
〔3〕從卷后王無咎、龔鼎孳等人的題跋中,不難發(fā)現(xiàn)刻帖之時,王鐸家存作品不多,王無咎不得不向收藏王鐸作品的友人購求。正因為如此,此帖主要收入的是王鐸入清以后的作品,而非歷史上各個時期作品的綜合編選。除了《擬山園帖》,王鐸的墨跡在明清兩朝曾大量入石,他的姻戚與友人主持的刊刻有《延香館帖》(楊嗣修)、《瑯華館帖》(張鼎延)、《銀灣帖》(梁羽明)、《二十帖》(李化熙)、《論詩文歌》(張縉彥)、《日涉園帖》(薛所蘊(yùn))、《石仙堂帖》(袁樞)、《王孟津字帖》(丁耀亢)、《歸田序》(李元鼎)等,其中一些也流傳了下來。清代叢帖中也有不少王鐸的書作,如李鶴年《敬和堂藏帖》、王若霖《天香樓帖》等。
〔4〕楊鐘羲《雪橋詩話三集》(北京:北京古籍出版社,1991)卷一,第49—50頁。
〔5〕郭尚先《芳堅館題跋》(清刻本),第5b頁。
〔6〕 順治己丑(1649)九月十一日王鐸跋李化熙《二十帖》云:“古帖多書札,后勒石。《淳化》《戲魚》《絳帖》《汝帖》《鼎帖》《太清樓》,至今披閱,若對昔哲,聞其謦欬,故知長條橫披,易于散失,未若書柬冊本,幾案長留?!蓖蹊I雖然留下眾多高堂大軸,但《擬山園帖》收入的除了一些小的卷冊,大多是他的信札。
〔7〕《擬山園帖》大量收入王鐸致戴明說札,本文引這類信札,皆以前數(shù)字為題,而不作《與戴明說札》,以免混亂。
〔8〕這一簡省很可能是刻帖者對于“孤哀”、“泣”這類字眼有所忌諱。在王寵傳世的書作中,有“病”字被抹去的例子,如上海博物館藏《自作詩卷》,臺北故宮博物院藏《病起對鏡作等詩卷》。
〔9〕張縉彥跋《擬山園帖》云:“藉茅太史(王無咎)檢所藏書及墨苑家所流傳,匯集此本,有缺略模糊必求別本正字補(bǔ)之?!?/p>
〔10〕 王鐸《擬山園選集》文集卷五十《與石齋》,《北京圖書館古籍珍本叢刊》第111冊書目文獻(xiàn)出版社2000年版,第572頁。
[明]王鐸 草書臨作扇面16.5cm×51.5cm 紙本 中國國家博物館藏釋文:以奉對一,兄以釋,豈汝可言,未知集聚何。但有慨嘆。各慎護(hù)自。前與嫂試求屏風(fēng),遂不得答為也。別疎具,小大問為慰。多分張,念足下懸情,武昌諸子亦多遠(yuǎn)宦。足下兼懷,并數(shù)問。石老袁親翁。王鐸。鈐?。和蹊I(聯(lián)珠)
[明]王鐸 行書自作詩扇面紙本 1634年釋文:天門錯峙冠中州,一望陰森石氣流。朋輩翩躚同載酒,神仙縹緲只居樓。城邊睥睨風(fēng)聲壯,云里幡幢暮靄收。欲問金函何處是,鶴音飛盡水悠悠。偕友登中獄天中閣作,今礎(chǔ)大詩伯教正。王鐸。鈐?。和蹊I之印(白)
責(zé)任編輯:歐陽逸川 劉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