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敏
午飯后,我早早來到教室,發(fā)現(xiàn)班長小葉子的座位上“一片狼藉”:文具散亂地攤在桌子上,抽屜里塞得滿滿的—衣服、紅領(lǐng)巾露出一角垂下來,桌子和板凳周圍全是紙巾和小紙片……
真是不看不知道,一看嚇一跳,這就是班長的座位?雖然我知道他不太會收拾整理東西,偶爾也會有一些小紙屑在他的座位旁出現(xiàn),但是還從沒見過如此“豐富多彩”的場景。
平時,我見到他的座位不整潔,會叮囑幾句“你不要只檢查別人的位子,也要管好自己的?!薄鞍喔刹恳陨碜鲃t?。 笨梢?,苦口婆心的教導(dǎo)、叮囑并沒有奏效。想到幾天前與小葉子的媽媽交流,談到他的衛(wèi)生習(xí)慣,他媽媽也是直嘆氣:“我們對這個問題強調(diào)了很多遍,不知道他為什么總是改不了,可能是因為他奶奶平時對他照顧得無微不至,總跟在他后面收拾……”奶奶把什么都做了,小葉子自然沒有鍛煉的機會。后來雖然召開了家庭會議,可是小葉子的變化并不大,他媽媽也很著急。
今天看到這一幕,讓我更加震驚,他可是班長,要以身作則的,衛(wèi)生習(xí)慣怎么這么難糾正呢?看來,我得想個“狠招”才行。
正巧,這時有三個孩子提前來了,而且還是班里的畫畫高手。轉(zhuǎn)念一想,我給這三個小畫家布置了一項任務(wù)—
為小葉子的座位畫一幅素描畫,誰畫得最好,一會介紹給全班同學(xué)聽。
我本想從他們的畫中選出一幅最有代表性的教育小葉子就夠了,沒想到,這三個孩子給了我極大的驚喜:這三幅畫各有特點,側(cè)重點也不同。真是童眼看世界,世界真精彩呀!
于是,我安排他們依次介紹自己的作品。第一個孩子畫的是桌面:“我畫了桌面上亂七八糟的文具,有鋼筆、橡皮擦、筆記本,還有歪倒的墨水瓶,我好像聽到墨水瓶在哭泣,‘救救我啊,我摔了一跤,爬不起來?。 蔽冶贿@個孩子的講解逗笑了,夸贊道:“畫得好,講得也好,還用了擬人的手法,真不錯!”又對小葉子說:“你看,你的墨水瓶真可憐,要是不小心掉到地上,那就摔‘死’了哦!”小葉子的臉有點紅,點點頭:“我應(yīng)該把桌子整理好。”
第二個孩子畫的是抽屜:“看,這個抽屜好像是瀑布,不過落下來的不是清澈的泉水,而是衣服、紅領(lǐng)巾、本子、書、垃圾……”我還沒來得及說話,臺下一個學(xué)生張口說道:“好像抽屜流出的眼淚啊,它撐得受不了了!”其他學(xué)生哈哈大笑,我偷偷觀察了一下小葉子,只見他睜著大眼一言不發(fā),好像被同學(xué)們的口才給震住了。
第三個孩子畫的是地上的紙屑,畫了一大堆,還配了一首詩:“野火燒不盡,紙屑遍地生?!闭媸翘胁帕?,“不過他的位子上沒那么多紙屑??!”我故意問道。“這是夸張的手法??!他們用了擬人和比喻,我用夸張!”那孩子得意地解釋著。
最后,三個孩子都把畫送給了小葉子。你猜猜他收到這份“大禮”,會發(fā)表什么感言?
這個時候,小葉子已是滿臉通紅:“謝謝你們幫我畫的畫,我會珍藏著,我一定要改掉不好的衛(wèi)生習(xí)慣,下午,我就要帶一個垃圾袋來,把抽屜整理一下,請你們監(jiān)督我!”
那天晚上,小葉子的媽媽又與我溝通。她說,胡老師,小葉子今天回來大變樣,說以后要自己整理房間、自己收拾學(xué)習(xí)用品,不要奶奶幫忙。他還帶了同學(xué)送的三幅畫回來,謝謝您的良苦用心!
我欣喜地看到,他的書桌抽屜“煥然一新”,座位周圍也再看不到小紙屑。更妙的是,小葉子還把班里和他一樣“不拘小節(jié)”的幾個同學(xué)組織起來,組建了一支“綠色小隊”,互相監(jiān)督,一起改正不良的衛(wèi)生習(xí)慣,還制定了小組獎懲制度。從此,整個班級的衛(wèi)生狀況也不再讓我操心。
“你看,班長行動了,全班就行動了,真好!”他聽了我的夸獎,開心地笑了:“老師,那三幅畫,我把它們放在家里的書桌里,每次一打開抽屜就能看見,隨時提醒我注意衛(wèi)生。那三幅畫,比什么都管用!”
沒想到,簡簡單單的三幅畫,勝過我千萬句苦口婆心的勸導(dǎo)。這正是走進(jìn)童心的教育,才是好的教育。
有時候,我們在教育的過程中會遇到瓶頸和頑石,會這樣安慰自己:這個問題太棘手了,這個毛病太頑固了,我一個小小老師,又沒有“三頭六臂”,還是算了吧。但是,那三幅特殊的畫,讓我對“教育問題”有了新的看法,對解決問題有了信心。所有事情都有突破口,很多時候,解決之道往往就藏在學(xué)生身上,只要我們耐心、用心地尋找,就一定能夠找到。然后,再“以彼之道,還施彼身”,做學(xué)生喜歡的教育。
(作者單位:湖北省麻城市第二實驗小學(xué))
責(zé)任編輯:胡玉敏
huym@zgjszz.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