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牛 通 謝滌湘 范建紅
城中村改造博弈中的歷史文化保護研究
——以獵德村為例
◎ 牛 通 謝滌湘 范建紅
改革開放以來,在城市急劇擴張的碾壓下,許多被視為“老舊、無用”的文化遺產在城中村的更新改造中被棄之敝履、嚴重毀損乃至滅失。本文以廣州歷史村落獵德村改造為例,通過對獵德村改造模式的評價以及歷史文化遺產價值的挖掘,揭示城中村的更新改造對文化遺產保護帶來的機遇與挑戰(zhàn),在此基礎上,對文化遺產的價值挖掘與傳承提出了相關建議,旨在尋求歷史村落與城市之間的良性互動關系,促進村落與城市的協調發(fā)展。
城中村改造 文化遺產保護 城市更新 村落肌理
改革開放30多年以來,我國的城鎮(zhèn)化建設取得了舉世矚目的成就。然而,在城市不斷發(fā)展與擴張的過程中,處在城市邊緣的村落往往會落入城市的范圍而淪為城中村,尤其是其歷史文化的保護往往得不到足夠的重視,歷史文化遺產在現代化建設車輪下毀滅案例屢見不鮮。
廣州在城市空間拓展的過程中,不可避免要面對歷史村落的保護與更新問題,而且這些歷史村落基本都位于城市邊緣區(qū),或是已經經歷了從邊緣區(qū)到建成區(qū)內的相對位置變換?;诖耍疚囊詮V州市已淪為城中村的傳統(tǒng)的嶺南水鄉(xiāng)村落——獵德村為例,通過對獵德村改造模式的評價以及歷史文化遺產價值的挖掘,揭示城中村的更新改造改造對文化遺產保護帶來的機遇與挑戰(zhàn),并對改造過程中文化遺產的挖掘與傳承提出建議,旨在對城市中心歷史村落的文化遺產保護提供一些參考和借鑒。
淪為城中村的歷史村落由于區(qū)位因素的影響,城中村高密度人口和建設形態(tài)集聚特征開始顯化,學者們更多是從土地利用效益、房地產市場秩序、社會治安環(huán)境、社會公平、城市形態(tài)等方面闡述了城中村的負面影響,認為其是城市發(fā)展的“毒瘤”,必須盡快鏟除。陶海燕、周淑麗、卓莉(2014)通過構造三類不同收入的城中村居民決策者和環(huán)境保護決策者,從各自不同的利益角度出發(fā),對其感知空間內的城中村改造的迫切程度進行排序,從而達到公眾參與下的城中村有序改造的目的。吳智剛、周素紅(2005)認為解決城中村問題的瓶頸、進行城中村改造的關鍵在于保障和維護城市政府、城市發(fā)展的要求和原村民三方的利益,實現共贏。陶然、王瑞民(2014)提出城中村、城郊村的改造首先要處理更新地段土地權利配置問題:以土地國有化為前提,原土地權利人村集體和村民上繳一部分公益事業(yè)用地和基礎設施融資用地后,對剩余部分土地使用權確權并進行開發(fā),實現公有私用,最終建立政府、原土地權利人、外來人口,乃至開發(fā)商多方的利益均衡。
而在城中村的改造過程中,對村落中歷史文化保護的關注度則相對較低。黎云、陳洋、李郇(2007)認為城中村仍然保留了傳統(tǒng)村落的空間結構,體現在混合的功能使用、以公共空間為核心的村落肌理以及場所的文化傳承上,這是城市空間多樣性的重要內容。馬航、劉琳(2016)將共生理論引入并構建古村與城市的共生系統(tǒng),明確傳統(tǒng)村落與城市的共生單元、共生環(huán)境和共生模式的三要素內涵,并提出優(yōu)化共生模式、強化共生環(huán)境和協調共生單元三大策略。袁倩(2010)分析了廣州邊緣區(qū)歷史村落的演進過程,將其歸納為商業(yè)開發(fā)拆建、復合功能促進重組、文化整合等更新模式,并在文脈主義、城市觸媒、開發(fā)權轉移、公眾參與等思想理論的指導下,提出城市邊緣區(qū)歷史古村落再生模式,并闡述了再生主體構成、再生動力要素和相互作用關系。
相比較而言,歷史街區(qū)、歷史城鎮(zhèn)的保護已經形成了相對比較成熟的保護模式,對歷史村落特別是淪為城中村的歷史村落的保護有較強的借鑒意義,例如:上海新天地是以更新歷史街區(qū)來帶動房地產開發(fā),外來資金的注入使歷史街區(qū)得以保護的更新保護模式;桐鄉(xiāng)烏鎮(zhèn)的“修舊如舊、以存取真”以避免過度商業(yè)化的更新保護模式等。
獵德村是廣州市首個進行整體改造的城中村項目,更新模式以政府為主導、村集體為實施主體,并結合市場需求引入商業(yè)開發(fā)項目,主要采取大規(guī)模的城市拆建行為來延續(xù)村落的“生命”。從 2007 年啟動至今,獵德村已經發(fā)生了巨大的變化,成效明顯的更新改造也為廣州其他城中村改造提供了一定的借鑒與啟示。
(一)更新改造的動力
獵德村的改造能夠取得成效取決于多方面的原因,其中最重要的因素是獵德村更新改造的強大動力。1994年,珠江新城的規(guī)劃和建設把獵德完整納入了城市發(fā)展建設區(qū),是獵德演變成典型城中村的關鍵推動因素,也是獵德村改造得以率先實施的根本原因,具體表現在:一是優(yōu)越的區(qū)位條件,獵德村處在廣州新城市中軸線珠江新城中央商務區(qū)的黃金地帶,加之廣州發(fā)達的城市經濟使獵德村的區(qū)位市場價值極高,這是其改造得以施行的根本保證;二是重大項目建設的直接推動,廣州市珠江新城的開發(fā)建設是獵德村得以改造的直接動力,隨著新光快速干線獵德大橋從獵德村穿過,加之 CBD 完善的基礎設施所產生的積極外部效應,更加大了獵德村改造的迫切性,強大的外部動力為獵德村改造創(chuàng)造了絕佳條件。
(二)改造模式及成效
在歷時三年的城中村改造過程之后,獵德村民們離開了“握手樓”“接吻樓”,搬進了窗明幾凈、景色秀美的新獵德社區(qū)。獵德村的發(fā)展方式和村莊環(huán)境完全實現現代化,形象面貌大為改善,獵德村完整融入珠江新城CBD。
獵德改造模式是以政府為主導、房地產開發(fā)商介入以及村集體經濟組織作為實施主體,平衡了政府、房地產開發(fā)商和村集體組織的三方力量。在這樣的組合方式下,由開發(fā)商墊付資金、政府出臺政策、村集體協助使得更新改造在資金來源、村民溝通等方面的障礙大大減少,村集體承上啟下,發(fā)揮了堡壘作用。三方有效互補的合作,有利于更新改造的順利推行,可以及時溝通實施過程中遇到的各種問題。獵德村的更新改造改善了廣州市新城市中軸線的城市面貌,保障了原住村民的利益,同時房地產開發(fā)商也從中獲益,實現了三者利益平衡,成功的更新模式為其他城中村的改造提供了一定的借鑒與思考。
(三)歷史文化保護的成效
獵德村的更新改造對于獵德村的文化傳承也做出了一定程度的補救:一是以龍母廟為中心保留了有價值的建筑,將村內的重要祠堂、廟宇以及其他有價值的民居等沿獵德涌重新布局,進行異地復建保存;二是恢復獵德涌兩岸的水鄉(xiāng)風貌,古樹名木、青石板路等都原狀保留;三是延續(xù)了百年的傳統(tǒng)賽龍舟風俗,在復建區(qū)域的西北角與獵德涌相連處拓寬出了龍舟池,使得龍舟活動有了物質空間,龍舟文化得以較好地延續(xù)。
但在文化遺產的保護方式中,雖然在物質空間層面考慮了村落內重要歷史建筑的保留,并以新的組合形式進行復建,但是留下的“點狀”歷史元素沒有了賴以生存的街巷網絡,也就意味著原有生存環(huán)境的喪失,重建后的建筑群體會存在失去原真性的問題。村落的整體風貌也發(fā)生了重大改變,從嶺南水鄉(xiāng)轉變成了高樓景象,大量古民居、古祠堂、古石板街被拆除,村落原有的親切肌理、建筑空間尺度感消失,歷史文脈基本消亡(圖1)。
(四)更新模式評價
圖1 獵德改造項目平面圖
從總體上看,作為城市開發(fā)拆建典型代表的獵德村改造實現了村民、開發(fā)商和政府三贏的局面,是城中村改造的成功案例,特別是其更新主體的組合形式有其先進與可取之處,但是具體的更新方式卻偏離了歷史遺產保護的軌跡,忽略了歷史傳統(tǒng)村落中最本質最無形的歷史文化內涵,僅是從物質層面入手保留了少量“點狀”歷史建筑和延續(xù)了龍舟文化,拆建行為占據了更新過程的主導,導致鄉(xiāng)土文化受到重創(chuàng),嶺南水鄉(xiāng)特色消失殆盡,這也成為更新中的遺憾。對于具有一定文化底蘊的城中村的更新改造,由于城市因素的核心地位影響,使這些村落的保護受到了嚴重的挑戰(zhàn),拆建的更新方式對于歷史文化遺存造成了不可挽回的破壞,這種模式值得反思和重新審視。
傳統(tǒng)的歷史村落包含著傳統(tǒng)民居、文物古跡等物質文化遺產以及各種傳統(tǒng)民間文化和非物質文化遺產,具有極其獨特的價值。除此之外,歷史村落的保護與發(fā)展對于保持文化身份的認同、村落文化的可印象性和文化多樣性都具有重要意義。
(一)歷史建筑的價值
在延續(xù)人類生活的過程中,建筑作為人類文明最重要的物質空間承載,積淀了珍貴的歷史文化,也能夠充分反映地域傳統(tǒng)文化。歷史建筑的價值不僅僅在于歷史、科學、藝術文化的價值,更重要的是其獨具的文化內涵及特殊的功能,是人們精神世界的寄托,承載著人們的精神空間及生活日常。
獵德村的宗祠文化便是其地域文化的標志,以李氏大宗祠、林氏大宗祠和梁氏宗祠為代表的獵德宗祠是村民們的公共活動場所,逢年過節(jié)的祭祖、慶典等活動也都在此舉行,例如端午龍船飯、七夕拜七娘、農歷春節(jié)宴請、清明節(jié)的拜太公、吃圍餐等。除此之外,宗祠也是村民平時相聚閑聊娛樂的地方,相當于族人的會所。然而異地重建的祠堂建筑使其失去了建筑原有的“原真性”,無法體現原有環(huán)境結構、社會結構,也就失去了祠堂建筑原有的價值。
(二)民風民俗的價值
在特定的社會文化區(qū)域內,相同的生活習慣和約定俗成的集體民俗活動加強了人們的集體記憶和族群凝聚力,從而培育了當地的地方認同和文化認同。獵德村至今仍然延續(xù)著劃龍舟相互拜訪祈福的風俗,并有一整套的儀式:平時龍舟藏在泥里,農歷四月初八,將龍舟挖起,搭龍船床、畫花、采青后在農歷五月初一正式趁景,并相互走訪。每年的端午節(jié),遠近各鄉(xiāng)七八十條龍舟趕來獵德拜訪,親戚朋友也趕來看龍舟、吃龍船餅,一河兩岸人山人海,鑼鼓聲、炮竹聲震耳欲聾,河面上群龍競渡,十分壯觀。
然而當受城鎮(zhèn)化直接或間接的影響,族群凝聚力減弱,族群衰落、成員松散、凝聚力下降等現象都會對文化的延續(xù)和傳承產生一定的影響。例如,祠堂由于族人已經搬離或是逐漸的邊緣化,呈現年久失修、破敗不堪的現象,一些祭祀活動如廣州珠村的“拜七娘”已不是村落內部組織自發(fā)進行,而是變成由外人組織,帶有“表演”性質,很多族人也從“參與者”變成了“觀眾”。
(三)村落肌理的價值
村落的肌理是由街道、建筑物組成的地段和公共綠地等組成規(guī)則或不規(guī)則的幾何形態(tài),是一個村落長時期發(fā)展的沉淀和積累,也是反映村落自然地理、技術條件、經濟社會、歷史文化和人文精神的重要載體。
獵德近千年的文化底蘊,構成了嶺南水鄉(xiāng)“小橋、流水、人家”的獨特風貌。獵德涌、獵德橋作為骨架元素,一河兩岸的街巷形式作為群體元素,獵德碼頭、祠堂建筑等作為標志物元素,共同構成了獵德村嶺南水鄉(xiāng)特有的村落肌理(圖2)。傳統(tǒng)的民風民俗、歷史人文才得以延續(xù)與傳承。由于不斷受城鎮(zhèn)化的沖擊,傳統(tǒng)村落的空間、肌理布局受影響或被改變,本身的空間、肌理反映出的原始村落的布局文化已受破壞,而基于這些空間布局所產生的生活場景、生活記憶、公共活動也隨之變化或受到影響。如今獵德的祠堂建筑、民俗文化、地方認同等歷史印跡因為其生長環(huán)境的破壞而遭受不可挽回的影響。
(一)相關思考
圖2 獵德村改造前的村落肌理
1.雙重機遇。歷史村落在長期發(fā)展的過程中形成了豐富多彩的歷史文化遺產,在經歷城鎮(zhèn)化浪潮的沖刷后,這些帶有鄉(xiāng)村特色的歷史文化景觀顯得支離破碎,由于區(qū)位因素影響,不同區(qū)位村落受到城市化的影響也不盡相同(表1)。遠離城市的古村落往往存在空心化現象,區(qū)位的邊緣化使其既沒有城市更新的需求,也沒有文化保護的經濟動力。而城市近郊的村落雖然淪為城中村,但城市更新為這些城中村的環(huán)境改善提供了強大的動力,同時也為文化的保護提供了可能。這可能是一柄刺向那些文化碎片的“作案兇器”,但是,只要我們本著對文化負責的態(tài)度,找到更新與保護之間的平衡點,便有可能是那些淪為城中村的歷史村落進行更新與保護的雙重機遇,從而迎來華麗的轉變。
2.多方博弈。城市更新是將城市中已經不適應現代化社會生活的地區(qū)作必要的、有計劃的改建活動,表面上是城市物質環(huán)境與功能的調整,但實質上是社會經濟與空間的重組過程,也是相關利益團體多方博弈的過程。政府機構作為更新主體,憑借自身的行政權威、經濟實力和資源動員能力,掌控著更新改造的方向。更新改造涉及的民眾則考慮的是自身的利益是否能夠得到保障。而專家學者和新聞媒體等作為社會力量,往往在歷史文化保護方面發(fā)揮著重要作用,甚至能夠推動更新改造的轉向。
表1 不同區(qū)位村落的基本情況
3.文化忽視。歷史文化遺產保護雖然在專家學者的頻繁呼吁下、新聞媒體的廣泛傳播下得到了社會的認可和民眾的支持,“自上而下”的政府機構在更新改造時也不得不考慮社會影響,但是總體來說仍然是處于被動保護的地位。歷史文化的保護范圍主要集中在重要的文物遺產聚集區(qū),而淪為城中村的歷史村落在城市更新的背景下,面臨著急需改善的城中村面貌、村民利益的平衡以及開發(fā)商介入帶來的強大經濟利益等多方博弈,歷史村落往往難逃推倒重建的命運,歷史文化遺產保護在此過程中不被重視甚至被完全忽略。
(二)對策建議
隨著城鎮(zhèn)化進程的不斷發(fā)展,城市用地向農村擴張已是不爭的事實,對于那些有一定歷史文化保護價值的而又淪為城中村的歷史村落,不能只是簡單地一次性推倒重建,也不能搞既不切實際又沒必要的“全方位保護”,應當尋求在歷史村落與城市之間形成良性互動的關系,促進村落與城市的協調發(fā)展。
1.挖掘文化價值。村落文化是指以自然村莊的血緣關系和家庭關系為繁衍基因而產生能夠反映村莊群體人文意識的一種社會文化。在城市更新過程中需要面對特點不同、改造方式不同的文化傳承問題,發(fā)掘自身特色文化,豐富城市的文化特色。例如位于黃埔村的黃埔古港是“海上絲綢之路”重要發(fā)祥地,商埠文化應是其傳承和發(fā)揚的最為重要的文化特色,也是廣州傳承和發(fā)揚商埠文化的重要代表。
2.注重環(huán)境協調。在更新與保護的過程中,一定要注意和環(huán)境的契合,“皮之不存,毛將焉附”。因此,建議在城市空間外擴過程中,注重與歷史村落的交接處理,可建立兩者之間的緩沖帶,可以是綠化、水系等多種形式,使兩個異質體之間在軟質景觀的作用下緩和過渡,既豐富了城市的人文景觀,又保護了歷史村落的生存環(huán)境。
3.物質文化傳承。歷史村落物質層面主要包括村莊的布局、建筑群落、祠堂、街巷空間、古樹名木、古井牌坊等。物質層面的文化傳承策略包括:進行村莊整體形態(tài)的保護,在保護與發(fā)展中尋求平衡,在總體規(guī)劃中劃定更新區(qū)域和保護區(qū)域;注重古建筑群的活化利用,對承載著村莊文化記憶的古建筑群進行修繕、保護和活化利用;將古牌坊、碼頭、古樹、古井等歷史環(huán)境要素的保護與村莊公共空間塑造相結合,例如對海珠區(qū)龍?zhí)洞宕蹇诖箝艠涞谋A?,強化和延續(xù)了村莊入口印記。
4.非物質文化傳承。非物質形態(tài)的村莊文化體現為村莊的民俗傳統(tǒng)、節(jié)慶活動、文學美術、音樂舞蹈、戲曲及傳統(tǒng)技藝等。非物質層面的文化傳承策略包括:保護好非物質文化的載體,與村莊內的名人軼事、歷史故事有關的建筑、場所、小品都是非物質文化的載體;積極組織節(jié)慶活動,使體現歷史村落文化的活動能夠鮮活地存在于后人生活中;培養(yǎng)非物質文化傳承人。
5.多方參與傳承。城市更新實質上是相關利益團體多方博弈的過程,歷史文化的傳承也應該是集聚政府部門、村民、社會團體、規(guī)劃工作者等各方面的力量,協同合作而完成(圖3)。村民是歷史文化傳承的主體;政府部門在劃定保護范圍、政府財政補貼、旅游策劃等更新保護過程中發(fā)揮統(tǒng)籌作用;社會團體積極參與到節(jié)慶等活動的組織;規(guī)劃工作者綜合各方面的意見和需求落實到歷史村落的保護規(guī)劃中。城中村在其更新過程中,物質利益的矛盾往往導致的是多方的博弈沖突,然而從歷史文化全民傳承共享的角度則能避免利益沖突,多方參與傳承更能壯大保護的力量,從而變被動為主動。
對于獵德這樣有一定歷史文化底蘊、地處城市“黃金地帶”的城中村,既不能一味將歷史文化遺產全部抹掉,完全“舊貌換新顏”,又不能搞不切實際、也沒必要的“全方位保護”,應該抓住其更新與保護的雙重機遇,將豐厚的歷史文化風物資源整合到珠江新城的綜合規(guī)劃建設中去,保護性地恢復和凸現古獵德文化特質,留下歷史的痕跡,展現出地方的特色與魅力,讓人們的“鄉(xiāng)愁”有所安放!這不僅可以使古獵德鳳凰涅槃、浴火重生,更可以使廣州現代中心商務區(qū)的整體形象得以拓展、深化和提升,使千年廣州增加又一張響亮的城市名片,并產生巨大的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
近二三十年來,隨著中國經濟以及城鎮(zhèn)化的快速發(fā)展,文化遺產保護的問題逐漸凸顯,處在城鎮(zhèn)化威脅下的歷史村落已經出現了一定程度的破壞,原有的歷史文化元素日益破碎化與游離化,傳統(tǒng)的村落格局、空間形態(tài)以及整體風貌正在被破壞中。然而,城市的發(fā)展、經濟的繁榮不應該以歷史文化的損毀為代價,合理地、有建設性地保護與開發(fā)歷史文物和歷史遺跡,不僅不與城市現代化背道而馳,而且有助于提升城市形象、促進城市經濟的發(fā)展。
城市的歷史文化特色是城市得以持續(xù)發(fā)展的關鍵要素,這種特色不但能增加城市的凝聚力與城市居民的歸屬感,更能使城市文化不至于被城鎮(zhèn)化大潮所湮滅。在此背景下,需要新的規(guī)劃設計理念和手法改變傳統(tǒng)被動的保護方法,重新梳理城市與歷史傳統(tǒng)村落之間的關系,使地方性的歷史文化遺產能夠有機地融入城市,提高城市在全球化時代的社會文化資本。
[1]陶海燕,周淑麗,卓莉.城中村有序改造的群決策——以廣州市城中村改造為例[J].地理研究,2014,07:1207-1216.
[2]吳智剛,周素紅.城中村改造:政府、城市與村民利益的統(tǒng)一——以廣州市文沖城中村為例[J].城市發(fā)展研究,2005,02:48-53.
[3]陶然,王瑞民.城中村改造與中國土地制度改革:珠三角的突破與局限[J].國際經濟評論,2014,03:26-55+4-5.
[4]黎云,陳洋,李郇.封閉與開放:城中村空間解析——以廣州市車陂村為例[J].城市問題,2007,07:63-70.
[5]馬航,劉琳.基于共生理論的城市邊緣古村的保護性更新策略研究——以深圳鳳凰古村為例[J].現代城市研究,2016,01:30-37.
[6]袁倩.基于廣州城市邊緣區(qū)歷史村落的保護與更新模式研究[D].華南理工大學,2010.
[7]姜文錦,陳可石,馬學廣.我國舊城改造的空間生產研究——以上海新天地為例[J].城市發(fā)展研究,2011,v.18;No.12110:84-89+96.
[8]李蘇寧.江南古鎮(zhèn)保護與開發(fā)的博弈思考[J].小城鎮(zhèn)建設,2007,No.21303:73-76.
[9]趙勇,張捷,章錦河.我國歷史文化村鎮(zhèn)保護的內容與方法研究[J].人文地理,2005,01:68-74.
[10]張健.傳統(tǒng)村落公共空間的更新與重構——以番禺大嶺村為例[J].華中建筑,2012,07:144-148.
[11]李晴,高華.基于歷史性空間視角的高密度住區(qū)規(guī)劃研究——以廣州市獵德村改造為例[J].南方建筑,2014,06:76-80.
[12]廖文.“城中村”美麗城市的遺憾——以廣州獵德村為例[J].城鄉(xiāng)建設,2004,12:14-15.
[13]曲少杰.廣州“三舊”改造中歷史文化保護與利用研究[J].城市觀察,2011,02:95-105.
[14]吳智剛,符曉.廣州獵德城中村改造模式對我國城市更新的借鑒與啟示[A].中國城市規(guī)劃學會.生態(tài)文明視角下的城鄉(xiāng)規(guī)劃——2008中國城市規(guī)劃年會論文集[C].中國城市規(guī)劃學會:,2008:8.
[15]王林盛.廣州城中村改造實例研究[D].華南理工大學,2011.
[16]徐躍.廣州城中村改造的制度創(chuàng)新與完善——基于“獵德模式”的分析[J].廣東農業(yè)科學,2013,v.40 07:190-192+201.
[17]趙勇,崔建甫.歷史文化村鎮(zhèn)保護規(guī)劃研究[J].城市規(guī)劃,2004,08:54-59.
[18]徐宗武,楊昌鳴.歷史建筑價值再認識[J].建筑學報,2011,S2:103-106.
[19]陶偉,葉穎.定制化原真性:廣州獵德村改造的過程及效果[J].城市規(guī)劃,2015,02:85-92.
[20]黃文煒,袁振杰.地方、地方性與城中村改造的社會文化考察——以獵德村為例[J].人文地理,2015,03:42-49.
[21]葉麗萃.廣州城市邊緣傳統(tǒng)聚落文化延續(xù)的空間路徑研究[D].廣州大學,2012.
[22]儲冬愛.乞巧的復活與蛻變——以廣州珠村“七姐誕”活動為例[J].民族藝術,2009,No.9603:38-45+93.
[23]王挺,宣建華.宗祠影響下的浙江傳統(tǒng)村落肌理形態(tài)初探[J].華中建筑,2011,02:164-167.
[24]謝滌湘,朱雪梅.社會沖突、利益博弈與歷史街區(qū)更新改造——以廣州市恩寧路為例[J].城市發(fā)展研究,2014,03:86-92.
[25]謝滌湘,李華聰.我國城市更新中的權益博弈研究述評[J].熱帶地理,2013,02:231-236.
[26]李銀河.論村落文化[J].中國社會科學,1993,05:59-70.
[27]楊宏烈,肖佑興.論廣州黃埔古村商埠文化建筑遺產的保護利用[J].中國名城,2010,09:21-27.
[28]張演欽.著名學者阮儀三痛批廣州歷史文化保護不力帶壞頭[N].羊城晚報,2011,05,30.
[29]聯合國人居署等編著.轉型發(fā)展協同規(guī)劃:廣州村莊規(guī)劃實踐[M].北京:中國城市出版社,2015,03:103-112. [30]任致遠.關于城市文化發(fā)展的思考[J].城市發(fā)展研究,2012,v.19;No.12805:50-54.
(責任編輯:李鈞)
The Historical and Cultural Protection of the Urban Village Reconstruction: A Case Study of Liede Village
Niu Tong, Xie Dixiang, Fan Jianhong
Since the Opening-up policy, cities in China have been expended drastically. Many “old and useless” cultural heritages were abandoned, damaged or even lost in the process of urban village renewal. This paper evaluates the Liede reform mode and explored the value of historical and cultural heritage using the case of Liede historical village in Guangzhou. Then it analyzes the opportunities and challenges of the cultural heritage protection during the process of urban village renewal. In order to seek a positive interaction and promote the coordinated development between the historical villages and cities, this paper provides some suggestions on exploring and inheriting cultural heritage.
urban village reconstruction; cultural heritage protection; urban renewal; village texture
G122
10.3969/j.issn.1674-7178.2016.04.014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文化轉向下的城市更新模式、機制與影響研究——以廣州為例”(編號:41271162)、“城市蔓延與鄉(xiāng)村景觀生態(tài)安全互動機制研究:以廣州為例”(編號:41301175);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項目(編號:11YJCZH198)。
牛通,廣東工業(yè)大學建筑與城市規(guī)劃學院碩士研究生,研究方向為城市更新、城市文化。謝滌湘,博士,廣東工業(yè)大學建筑與城市規(guī)劃學院教授,注冊城市規(guī)劃師,研究方向為城市區(qū)域發(fā)展規(guī)劃。范建紅,博士,廣東工業(yè)大學建筑與城市規(guī)劃學院副教授,研究方向為城市蔓延、鄉(xiāng)村景觀與鄉(xiāng)村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