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書
《瑪格麗特小鎮(zhèn)》
現(xiàn)象級全球暢銷書《島上書店》作者加·澤文新作。一個超級奇妙溫暖的愛情故事:我跑到生命盡頭看了看,看到我們果然白頭偕老了。
有一座瑪格麗特小鎮(zhèn),鎮(zhèn)上有一間叫瑪格麗特的房子,房子里住著五個瑪格麗特。愛傻笑的小孩子梅,憂郁的少女米亞,憂傷的年輕人瑪吉,性格乖戾的中年瑪琪,耳聾的老太太瑪格麗特 ,她們是同一個人又不是同一個人。一個深愛瑪格麗特的男人,來到這座小鎮(zhèn)上的第一天就迷失了。于是,他傾盡一生,去讀懂她的心。這個世界上沒有什么魔法,我們會衰老直至消失,但我們依然堅信,愛情可以永恒。
木心說過:“蔥油面餅的熱香,最人間味?!薄饵S小廚》寫的就是這種人間味,是生活里的熱香騰騰。每篇故事都來自黃磊自己的生活,來自他的家、他的少年時光。他寫“家鄉(xiāng)的味道,就是小時候吃過的所有東西的味道”,于是乎,父親的“腌篤鮮”“黃燜鴨”“酸辣湯”以及弄不好就會爆炸的番茄罐頭,就組成了他的家鄉(xiāng)。自家的廚房是人一生飲食口味的源頭,也是一個人最初知覺生活冷暖酸甜的記憶雛形。在這些線索里,每個人萌生了不同脾氣秉性,繼而也牽動了人們各自的生活軌跡。
是誰說過“今天吃下的東西,會變成明天的自己”,我相信。食物對于我們的滋養(yǎng)并不僅限于卡路里上的支撐,廚房是一個家的慰藉,餐桌是一場復(fù)一場的相知相愛。日語里“料理人”意為“掌握生命的人”,這不是煽情夸張,而是一個詳實又充滿感情與責(zé)任的定義。
少不更事的時候以為詩和小說離著人間的感情最切近。后來有了些滄海桑田,才漸悟到有一種意重情深是“顧左右而言他”的,它繞開了感情的直訴,拉遠(yuǎn)了浪漫的景深,在日常所發(fā)生的一切中,收攏目光和心力,領(lǐng)受在具象的生活事務(wù)中所潛有的精神能量?!绱艘粊?,即使是俗世里每日的柴米油鹽醬醋茶,都會因為投映了主人的精神性,而變得別有意味。
漸入中年的黃磊,脫下《人間四月天》徐志摩的青衫,告別了《等等等等》的紙短情長,現(xiàn)在正以這種“顧左右而言他”的方式來表達?!饵S小廚的美好日?!罚瑫唵瓮ㄋ?,幾乎像是對他曾經(jīng)文藝屬性的故意疏遠(yuǎn)。但他的初心藏匿得并不過分,在書頁目錄處,其實已經(jīng)勾勒出了他的本真,寫飲食故事,寫食譜,但到底還是在寫心尖上的滋味。
青年人專注于生活的激情和視野,而中年人在意的是悟力,是生活的縱深,若生命是場時疾時徐的行進,那人至中年,需要的是行進中的平衡感。
實實在在的人間煙火并不是生活的窄化,恰恰相反,它帶來了一種確實可依的平衡感,在努力打拼之后,我們恍然修悟到了什么,于是向內(nèi)的生活成為了一種渴求。越早開發(fā)向內(nèi)的生活方式,就會越早擁有生活的深度,中年人的激情藏在對深度的沉思里。
沒有什么地方比廚房更適于感受日常歲月的沉淀,不論是文火慢燉,還是一壇泡菜或米酒的得來,都是耐心等待的結(jié)果。因為會按四季時令選取食材,所以諳熟烹飪之道的人注定會在廚房事務(wù)中,洞見到自然與時間的饋贈。我總想起木心的那句感慨:“沒有比春夏秋冬的次序更如人心意?!倍际腥巳粝朊刻於颊媲械馗惺艿阶匀唬亲詈玫娜ヌ幓蛟S就是家附近的早市場。然后在春天的芽菜、夏日的番茄、立秋的松茸、初冬的牡蠣中間體會歲月如流,輕快也沉穩(wěn)。
遠(yuǎn)古時代人們結(jié)繩紀(jì)事,但能復(fù)刻往事的,還有味道。一碟炸帶魚能夠復(fù)刻出上世紀(jì)70年代生人的童年幸福(那個年代只有過節(jié)過年才會買帶魚)。一個熱氣騰騰的火鍋能令黃小廚想起曾有一個意味深遠(yuǎn)的除夕夜。在湯圓的甜糯里,黃小廚會想起小時候與外公一起包湯圓的日子。林林總總的食物與萬千滋味,在每個私人回憶錄里都有一些特別的標(biāo)注,這些標(biāo)注的累積看似毫無用處,但卻不可剔除。五味俱全的時候,恰是我們凝視著自己的生活的時候。
借用作家馬爾克斯曾描述詩人聶魯達的一句話:“凡他觸摸的東西,都會變成詩歌?!秉S小廚是在用味覺觸達世界,并將日常生活賦上詩歌般的質(zhì)地,韻腳柔軟,神情單純,滋味熱誠——所以,凡他所觸及的滋味,都似乎變成了他的私人詩稿。飾演過徐志摩的他,繼承了詩人的心腸,而這一卷名為“黃小廚的美好日?!钡摹霸姼濉?,是他換上一副平常人家的姿態(tài),但依然溫柔如故,對世界的低聲傾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