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蔚文
1
去泰康路田子坊采訪一位女時裝設計師,聽到一段浪漫的愛情故事:她與小她三歲的法國藝術家情定打浦橋的動人傳奇,像她LOFT風格工作室里懸垂的那幾匹翠綠濺溢的布匹——上海這地方,總不缺這類活色生香的愛情。
采訪完,去找在田子坊開畫店的小方,她陪我在里頭逛。迷宮般的弄堂,聚合了許多創(chuàng)意特色店和藝術作坊、茶館、露天咖啡座、畫廊……還有不少民房充塞其中,若不是小方帶路,“路盲癥”的我鐵定暈菜。
在一家店試了件灰色毛衣,老板不還價,小方不讓買,說意思不大。逛了幾家店,我訕訕地說,不然我還是去買吧?
小方堅決,“別,意思真不大!”
和小方告辭,一上出租就堵,向前開了十幾米左右,我做了個決定,付了起步費,下車,又潛回田子坊。找了N遍,快灰心時,終于七拐八繞找到那家店,從女店主手中接過那件灰毛衣,一路還防著遇到小方,怕被她氣我的蠢,冥頑不化。
買下了,也沒多特別,穿的時令也不對,要等到來年春。不過如果不買,會更糾結。這是德性,也是人性:世間衣櫥因此有諸多甫一買下便棄如敝屣的物事。
買下后,果然一次未穿。鏡前它怎么穿也不適合,它和那天下午田子坊小店的鏡前是同一件,可又有某種質的區(qū)分。這個“質”是從哪兒分道揚鑣的?鏡子的不同?服裝店的鏡子映出的常像個幻影,如博爾赫斯的詩《鏡子》“……上面有時候掠過左右相反的鳥/虛妄空幻的飛翔”。
遇過若干家這樣的店。老單位樓下有家店,店內入口處有面長鏡,黃楊木鑲邊,據(jù)店主(常穿闊腿褲、花棉襖的中年女人)說,它是從舊衣櫥拆下的。這面長鏡似有巫術,它使人比自身更柔和、美與高挑。店內總在播放音樂,歌聲、人、衣和鏡子互為一體,不可分割。在這里買下衣物比其他地方容易,鏡子與音樂合謀了一個更好的“我”。
也許因為這面鏡子,店主開價并不公道;也因這面鏡子,她對不公道理直氣壯。
買回的衣物,與在店里試穿的感覺出現(xiàn)偏差,像魚必得游于水。離了那面黃楊木鑲邊的長鏡,人與衣的結合就顯得板滯——在店內買下的不單是衣物,是不可分割的一個整體,包括店的氣息。
仍然去,試衣,音樂里,“感到自己被某種輕盈替換”。
有次理衣櫥,把田子坊買的灰毛衣理出送人了。想起在田子坊內執(zhí)意尋找的那段路,像進入了一段幽昧的隘口或迷宮?!百I下它!”,有個聲音一遍遍在耳畔呼叫,為何要買下它已不重要,甚至與那件衣服本身無關——那焦灼而盲目的尋找多么似曾相識!
“從那一刻開始,我覺得周圍和我身體深處有一種看不見的、不可觸摸的躁動”,這躁動令世界虛化成那件目標物,它被無限放大,放大,以不由分說之力控制著心智。即使,你明知那只是出于一面鏡子的幻術,等待你的將是另一面現(xiàn)實之鏡,仍無力掙脫它的映射。
那面鏡子,如海妖塞壬蠱惑人心的歌聲及某類情愛!當置身其中,被某種激情鉗制,只能朝著一個方向義無反顧地奔赴。
當一切平復,歌聲停息,當一件衣物、一樁情愛,離開那藏著折射秘密的“鏡子”,回到與現(xiàn)實平行的光線,世界重又整飭開闊。田子坊那急切的尋覓之路,它只是許多分岔路徑中的一條。
2
七月的一個下午,暴雨將至,我和Z在房內聊天。不知怎么說到鏡子。她說她一天有時要照幾十遍鏡子(這點就像《生活在別處》中的雅羅米爾一樣,“他一有機會就調整他的外貌,每回打商店櫥窗經(jīng)過,他都要飛快瞟一眼自己”),她對鏡子的依賴甚至延伸至一切反光物(如櫥窗、臺面)。我說我剛好相反,我是個輕度的鏡子恐慌者。在書房門口有面落地鏡子,每次進書房我總有意避免與鏡子的對視。
這癥狀何時落下的?就像在屋里打傘長不高,用紅筆寫自己名字會減壽一樣,長輩總留下各項禁忌,還有夜晚不能照鏡子,說照了鬼會出來,而掛在門楣的鏡子則可“驅煞”。鏡子的多功能使它變得神秘,好一陣,我怕鏡子里會現(xiàn)身一個鬼(具有確切面目:女性,白袍,披頭散發(fā),語焉不詳?shù)奈骞伲瑧K白狹長的臉)。我相信,女鬼的永久住址是在虛無鏡中,而不是墓?;蛩痢?/p>
鏡子的性質是這般游移,飄忽,有無限景深,正如沒有盡頭的生死。
還有一點不愿照鏡子的原因是:從少女時代起,我失望鏡中顯現(xiàn)的樣貌,這樣貌還關涉一種精神氣質:明朗的、自信的、屬性春天的。在生活中不乏這樣的人,他們意氣風發(fā)、唇角含笑,良好地與生活互動。而我的精神面貌卻是他們的反義詞,一望而知成長中受阻的痕跡。即使微笑,也只是表層肌肉運動,消散也快。
表情是人們進入塵世重要的介紹信。一個擅長微笑的人要少走許多彎路,像我在舊小說《微笑練習》中寫的,“據(jù)說有些大公司對新員工首先要進行‘八顆牙培訓。牙露少了笑容沒打開,牙超過了八顆則成了傻笑……不會微笑會使一個人喪失掉生存競爭力,就像貓狗失去利齒虎狼失去鋒爪一樣,捕食能力會大大下降。而一個人掌握了優(yōu)美自如的微笑,則會在這個時代搶占先機?!?/p>
主人公為此買了本微笑指導的冊子,根據(jù)里面提供的若干“微笑配方”開始練習,如先用牙齒橫咬住一支筆,再將筆抽出,仔細體會面部肌肉感覺,每天飯后睡前練習10分鐘。
這其實是我自己曾有的沖動,想有捷徑改變精神風貌,想更快獲得他人認同。若干年過去,我仍沒成為一個屬性春天的人,但我不再把“好人緣”當成人際理想。至于鏡子——我能離開所有鏡子還是“我”嗎?我能離開別人而還是“我”嗎?弄明白這些比學習微笑重要。
“照鏡子實際上是與自己的靈魂相遇”,暴雨欲來的那個下午,Z除了說到鏡子,還說到在上海找工作。不少次在去向應聘單位途中,她恍惚覺得靈魂正與肉體分離,先行一步向馬路對過走去,與門房寒暄、出示證件、說明情況,來到招聘辦公室,將資料笑著(盡可能表現(xiàn)得虔誠)遞去,等待對方潦草翻看,面無表情地說好吧,有結果我們會通知你。起身,告辭。
她像一個通曉分身術者,看著自己的肉體在上海的大廈樓宇間奔走。
“照鏡子能增強人們對身份的認同,以此獲得自我身份的肯定”,來滬一年的Z工作和情感都無著,她對鏡子的依賴是否包含這點?她對鏡子的熱愛也如同冀盼一位心智匹配、可與之廝守的愛人。卻一直沒出現(xiàn),Z多年來的最佳侶伴是書籍,閱讀如鏡,擴充了“我”的延伸,使之來到更深遠的地界。
Z的房內,除了書籍、與藝術相關的物件,還有她本人的幾幀黑白肖像照,照片上,Z的鏡片后流露著對世界的探究與懷疑,照片的調性是向大師致敬的風格,那風格宛如一種精神的效習,“她要成為她所欽羨的人——她仰慕的人,或理想中的自己。在這個沒有止境的路上,她是未完成的人,她始終有一種完成自我的動力?!本裰R創(chuàng)造了一座現(xiàn)實世界以外的形而上的迷宮,它召喚人走入其中,行進得更深,直至與某一個核心重疊……
3
公元前3000年,埃及已有用于化妝的銅鏡,人類從此可自觀。再是化學鍍銀法,使映照愈清晰。但同時,世上沒有一面相同的鏡子,硝酸銀含量或氨水濃度的配比,以及天氣、光線、鏡子擺放的位置都使成像存在微妙差異。
哪一面更接近真實?如同“我”在不同目光中的千差萬別,能說哪一束目光更精確?“真實的我”原非一個恒值。
家里有4面鏡子。盥洗室一面,客廳通道的盡頭一面落地鏡,主臥床邊有面半身梳妝鏡,臥室洗手間還有一面。這幾面鏡子構成了“我”。我對自己的印象主要來自它們之和。不知是否由于光線或角度的關系,這幾面鏡中的自己是令人安心接受的,有一以貫之的熟稔。時光平緩地流經(jīng)河床,靜得幾乎令人不察。
我離開這套房子大概有五六年時間,中途回來過,找衣物或其他東西,或節(jié)假日偶住幾天,像心不在焉的匆匆過客。
再次回這套房居住,恍有“重返長安做歸人”之感。主臥的鏡子蒙了塵,安置完運回的行李次日,我在鏡前站了會,光線從右側窗戶照進,以前我常站在這,從25歲住進起。這一次,鏡前時光飛掠10年,運回的行裝中添了一個近3歲的孩子。第一眼投向鏡子有點恍惚,鏡子先于我看到的給出了一個曾經(jīng)的“前我”影像:那些年間的我,常在安靜房子里待著的我,還未經(jīng)歷孕育的我,反復投射在這面鏡中的我……那影像投射得如此之久,以致此刻的我有些陌生。在兩個“我”之間出現(xiàn)短暫虛化,像鏡頭的晃動,似乎“后我”因為時差還未到位。爾后,時空定住,“后我”覆蓋掉鏡中那個“前我”,穩(wěn)固下來。鏡中只余一個影像,水流顯示它對河床啞默而固執(zhí)的作用力……是的,一直很安靜,但不是靜止的靜,河水從未停止過流動。
依然可接受,像接受生命里其他變故。這幾面鏡子在十數(shù)年光陰里,與家,與年華流逝的我已達成默契。
另一些鏡子(譬如商場試衣間、賓館盥洗室)則讓人恐慌。鏡中人形容慘淡(或程度不同地變形),有如面對“照妖鏡”,讓人想落荒而逃。然而,如同目光帶來的不同成像,有的能照出你良好氣色,照出你細微處的美,甚至將一個普通人照得非凡。這樣的“鏡子”,令人昂然自若。另些目光則令人不安,那目光似要“榨出皮袍下藏著的‘小”。風紀員的目光、娛記的目光、小說家的目光、言此意彼的目光、拐彎抹角的目光。當平面鏡成為球面鏡,當鏡子反射層變得不均,照出影像不再是正立的等大的圖像,而朝著某角度變形:它們隨情感喜惡以及人與人間的緣法而變。
多維聚合的目光,構成了小我與大我的世界。
4
乎小時常立在鏡前打量自己:盯著鏡中的憨胖身影,呆呆凝望,好奇鏡中怎有個和自己穿一樣田雞褲、下巴也被口水濡濕的小家伙?“這是寶寶啊”,乎仍十分疑惑,他明明站在這,對面怎么會有個一模一樣的自己?他伸出小手觸摸鏡中的自己,小腦瓜大概更暈了?!扮R子的出現(xiàn)是人類與自我分離的開始”,“我”成為可審視的對象。這事對乎十分深奧。不過他很快長到明白鏡子是怎么回事,它不再有“魔法”,快7歲的乎現(xiàn)在照鏡子只為檢驗自己帥不帥。
鏡子對另一些成長有如冰涼的真理。塔可夫斯基1975年拍攝的《鏡子》(影評說“這是他個人最不設防的自傳”)中有個畫面:因家庭拮據(jù),幼年安德烈隨母親踏著泥濘到親戚家借錢,他獨自待在一個陌生房間,發(fā)現(xiàn)了一面鏡子,鏡中呈現(xiàn)他的臉龐,畫外響起巴赫的音樂,由弱到強。幼小的安德烈一動不動地端坐鏡前,久久與鏡中的自己對視——家道艱辛是一種最有效的催化劑,能使幼小的心靈加速成熟。這是一次嚴肅而憂傷的對視,未成年與成年之間心靈微妙的過渡與交接,他仿佛在注視一條茫茫的,通往未知命運的路。
這一次注視,如同童年的告別禮。
如此意味深長的一幕——沒有比鏡子更適合充當時光與成長的介質了!
張愛玲也曾在24歲時寫的散文《童言無忌》里記錄過。父親娶了后母,弟弟年幼。飯桌上,為一點小事,父親抽了弟弟一個嘴巴。張愛玲一震,用飯碗擋住臉,眼淚淌下。后母譏笑她:“咦,你哭什么?又不是說你,他沒哭,你倒哭了!她丟下碗沖進浴室閂上門,無聲抽噎。
“我立在鏡子前面,看我自己掣動的臉,看著眼淚滔滔地流下來,像電影里的特寫。”
她尚無力自保,更庇護不了弟弟,只有鏡中的“我”是可相依傍與對視的,也只能向這一個“我”坦露眼淚傷痕……中國作家里,張愛玲大概是最有鏡子情結的一位。在她小說里頻繁出現(xiàn)過鏡子,如《傾城之戀》 中——
“那薄薄的光就照亮了鏡子……流蘇覺得她的溜溜轉了個圈子,倒在鏡子上,背心緊緊抵著冰冷的鏡子。他的嘴始終沒有離開過她的嘴。他還把她往鏡子上推,他們似乎是跌到鏡子里面,另一個昏昏的世界里去,涼的涼,燙的燙,野火花直燒上身來?!?/p>
這對亂世中的精刮男女,相互防備同時有肌膚之親的渴欲,原本一直繃著,不肯冒失。這一瞬忽然撐不住了,幻想中發(fā)生了無數(shù)次的事成了真的!鏡子的真幻虛實間,兩人一時都糊涂了……一些真情也在此中誕生,夠他們活個十年八年。
還有《十八春》中的蔓璐,年華遲暮,只能一次次對鏡補妝;《金鎖記》中曹七巧按住在風中搖晃的回文雕漆長鏡,再一定睛,鏡中的金綠山水換為一張丈夫的遺像,鏡里的人也老了10年——這一段蒙太奇筆法,并沒受到特別留意,與此有異曲同工手法的電影《美國往事》的這一段卻成為被獎掖的經(jīng)典。
片中,青年時代的主人公來到紐約火車站壁畫中央的鏡前站住,凝視鏡中。轉瞬,鏡中幻化出他35年后衰老的面龐,鏡頭拉遠,同時改變的還有35年后的紐約火車站,影片主題音樂披頭士的《yesterday》響起。在鏡中,完成了一個大的時空轉場,時光的無縫對接。
說回張愛玲的作品,有鏡子意象的還可列舉若干,那是她重要的一件小說道具。薄亮、易碎,也散射著她獨標孤高的小說與人生世界。
令人感喟的是,這位熱愛以奇裝炫人的女子,晚年洛杉磯的公寓里,房里竟是沒有鏡子的。
“簡直可以用‘家徒四壁來形容,白色的墻壁空空的,沒有懸掛任何飾品,靠窗是一沓紙盒,這就是張愛玲的‘寫字臺。房里靠墻有張行軍床……”
她死后,遺囑執(zhí)行人到她公寓看到這幕景象。房內多是一次性用品,鏡子,以及任何與活著必需品無關的物什全從房內撤除了。
伏契克《絞刑架下的報告》里,連“星期日菜湯”都不想吃了的獄犯,死,真就迫在眉睫。
對一個曾那般尚美的女人,“生”的意念,大概是隨鏡子的消失而同步消失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