聶成躍+楊芳
一般的轉輪手槍因為裝填彈藥、退殼或保養(yǎng)時,均是將彈巢從彈巢框架中向左側推出。顧名思義,轉輪手槍也被稱為左輪手槍。在南京理工大學兵器博物館里藏有兩支特殊結構的轉輪手槍,這兩支槍彈巢(轉輪)是從槍框右側推出的,確實難得一見。這兩支槍便是法國的Mle1892式轉輪手槍。
法國Mle1892(簡稱為M1892)轉輪手槍(也被稱為“勒貝爾轉輪手槍”和“8毫米圣·艾蒂安”轉輪手槍),是一款轉輪右側擺出裝填槍彈的手槍,由圣·艾蒂安兵工廠①(MAS)生產(chǎn)制造。該廠現(xiàn)已并入法國奈克斯特國有國防企業(yè)集團。雖然沒有任何證據(jù)表明勒貝爾在該槍或彈的設計制造上有任何貢獻,但是可能因為他作為選型委員會主席選擇了該槍的設計的緣故,該槍常被稱作“勒貝爾轉輪手槍”。作為法軍M1873轉輪手槍的替代品。該槍從1893年開始裝備法軍,并在第一次世界大戰(zhàn)中聲名鵲起。盡管M1892轉輪手槍最初的設計僅為軍官的個人配槍,但其產(chǎn)量在1892年到1924年間超過了350000把。法國陸軍、海軍,以及國家憲兵隊等均配發(fā)此槍。第一次世界大戰(zhàn)期間,士官們雖然繼續(xù)佩用M1873和M1892轉輪手槍,但同時也開始大量配發(fā).32自動手槍(魯比自動手槍)。1935年,M1892轉輪手槍被魯比自動手槍正式取代,但許多在第二次世界大戰(zhàn)期間仍在服役,甚至被作為紀念品帶到了美國。事實上,一直到20世紀60年代中期,M1892轉輪手槍仍在法國警察部門繼續(xù)服役。此外,該型槍也曾在比利時、捷克斯洛伐克、摩納哥、西班牙、瑞士等國廣泛使用。
M1892轉輪手槍采用了雙動整體轉輪座設計,通過向右擺出轉輪充填彈藥/打開彈膛,或?qū)⒖諒棜霓D輪推出。重新裝彈后,轉輪擺回套筒座固定,表面經(jīng)過硬化處理的轉輪定位口蓋位于套筒座的右側。此外,轉輪座的左側板可以沿前方鉸鏈打開或
轉回,以解決槍內(nèi)部部件的潤滑和清潔。這些部件每個都標有編號說明其拆卸的順序。每一只轉輪手槍的生產(chǎn)年代都銘在槍管的右側,比如“S1895”。銘文“Mle 1892”手工刻寫在槍管頂部。M1892轉輪手槍通常裝在一個封閉的蛤形大皮槍套里,槍套的皮質(zhì)頂蓋下與槍套間藏有一小型套,套中藏有三排,每排可裝4至8發(fā)的彈環(huán),共可裝16發(fā)子彈(有說12發(fā))。槍套背面有兩個吊帶環(huán)用于吊掛背帶以方便攜帶。其槍套與日本產(chǎn)明治二十六年式轉輪手槍槍套大小、形狀、結構基本相同。因筆者未能找到打開頂蓋的M1892槍套,現(xiàn)將日二十六年式手槍槍套“拿來”做一參考。
M1892轉輪手槍最初裝載的是與.32-20WCF②極為相似的8毫米黑火藥槍彈,第一次世界大戰(zhàn)期間研發(fā)了后來的改進型號。此后,M1892裝載的雖然還是8毫米槍彈,但是彈中裝載的是無煙火藥,其威力可達到.32ACP③手槍彈的威力。相比同時期的其它軍用轉輪手槍,包括韋伯利轉輪手槍(.455/.38)及其前身MAS1873轉輪手槍(11毫米 Mle1873 11×17毫米R),M1892轉輪手槍是一種口徑較小的手槍。而對于其8×27毫米的彈藥來說,作為一款軍用手槍,其槍座相對于其較大的后坐力,略顯單薄,只能勉強達到.32ACP槍彈的標準。需要注意的是,該槍還有數(shù)量龐大的不同的版本,包括西班牙仿制品和圣艾蒂安兵工廠的民用型。
南京理工大學兵器博物館館藏的這兩支槍,一支為1902年生產(chǎn),另一支為1930年生產(chǎn),槍號分別為“H45844”和“G89949”。除槍號外,兩支槍外形結構基本相同,以槍號“G89949”為例做一介紹。該槍口徑8mm,膛線4條右旋,槍轉輪框頂后部設有“V”形缺口式照門,照門前轉輪框頂部開有一段凹槽,作為照準溝以便于瞄準。槍管前部頂側設有固定式臺狀工形準星。槍管外部下半部分為圓形,上半部分包括頂面及斜向的左右兩個側面共三個面。槍管頂部手刻的“Mle1892”應為其型號。緊挨著的右側面刻寫的”S 1902”應表示1902年生產(chǎn)。另一側刻有圈中帶“L”和圈中帶“B”的兩個圖標。該槍右側轉輪下方的轉輪框上刻的“G 89949”應為其槍號,其后靠近握把處的光面上有兩行手刻的花體銘文,上面一行是“Mre dArmes”,下面一行是“St Etienne”,這應該是指生產(chǎn)廠家:圣·艾蒂安兵工廠。轉輪后方轉輪座右側緊靠轉輪設有一轉輪定位口蓋,擊錘外置于轉輪框后上方,擊錘上設有擊錘頂紋。圓形握把由兩塊木質(zhì)護木包裹,表面菱形滾花處理。左右兩側護木結構略有不同,左側護木略厚于右側護木(原因本文后面解釋)。槍把底把設有可左右擺動的槍帶環(huán)以便于攜帶。
筆者使用一字改錐,逆時針轉動轉輪座左側左下角的轉輪擺出連接軸限位螺帽,卸下螺帽,將右側的定位口蓋沿槍身向后扳平,將轉輪向右側推出。轉輪后側面轉輪孔旁邊靠近輪邊的地方分別刻有“1”“2”“3”“4”“5”“6”一一對應著每個彈倉孔?!?”和“6”之間刻有一皇冠下加“E”的標示。拋殼挺上也有一同樣的標示。接著使用一字改錐,將槍身右側后部,握把上方的緊固螺帽逆時針旋轉松開,從槍身后部將槍身左側連著扳機護圈的左護板沿左前部的鉸鏈軸翻開,同時將左護木向上向外拔出,簧夾、擊錘構件、扳機組件就露出來了。其中簧夾、擊錘構件、轉輪頂、扳機上分別刻有“1”“2”“3”“4”拆解順序號。筆者沿槍身向外向右下抽出簧夾(1),向外拽出擊錘構件(2),將轉輪頂(3)向后扳出后,連帶扳機(4)向外拽出扳機組件。到此該槍被拆成了限位螺釘、緊固螺釘、轉輪構件、槍座、左護木、簧夾、擊錘構件、扳機構件共8件,對該槍進行了不完全分解。可以看出來,在槍座前框內(nèi)、握把護木內(nèi)以及擊錘右側使用了三個簧夾,利用簧夾分別給轉輪連桿下方的軸定位、給擊錘擊發(fā)和扳機松開后回位提供儲存動力。
此槍結構精巧,特點鮮明。其左側鉸接的護板設計十分吸引眼球。這個結構便于內(nèi)部零件的加油潤滑,清理維護。雖已歷經(jīng)百年,但今日看來時尚與實用盡顯。該槍部件的組合按拆解相反的順序進行即可。但要注意:1、護木要向后向下安裝到位,不然會影響擊錘運動;2、安裝擊錘構件時,轉輪要在下部時向后推轉輪組件,才能向后順利推入。但由于其生產(chǎn)于19世紀,暴力拆解和組裝槍支肯定是不行的了,可能造成重大損失。
該槍結構緊湊,精確可靠。射擊前,沿槍身向后扳平轉輪定位口蓋,向右推出轉輪,裝入子彈,將轉輪推回轉輪框中,扳定位口蓋回豎向位置,即完成了彈藥的裝填。射擊時,可以先豎起擊錘,扣動扳機擊錘擊發(fā)以實現(xiàn)單動射擊。也可以不豎起擊錘,將扳機扳到最后,帶動擊錘豎起落下?lián)舭l(fā)子彈以實現(xiàn)雙動射擊。射擊完成后,沿槍身向后扳平轉輪定位口蓋,向右方推出轉輪,向后推動轉輪前方的退彈桿,其星形退殼挺即可將彈殼一次性推出。松開退彈桿,又可以繼續(xù)裝彈,繼續(xù)進行下一輪射擊了。
由于其裝填子彈和退彈殼均需要向右側推出轉輪,而大多數(shù)人多習慣使用右手操持手槍,右手單手向右側推出轉輪很難,需要另一只手幫忙才能完成。而轉輪左側擺出的情況下,右手一只手就可以借助食指快速完成轉輪擺出動作,從而加快了子彈更換裝填的速度。況且即使右側能方便的甩出轉輪,退殼裝彈也需要換手槍到左手結合右手來操作。估計這就是為什么后來左輪手槍常見,而“右”輪手槍難覓的原因吧。
知識鏈接:圣·艾蒂安兵工廠
圣·艾蒂安是著名的刀劍制造中心,始于中世紀。1665年,巴黎建造了皇家武器庫,專門存儲圣·艾蒂安制造的武器。1764年,圣·艾蒂安皇家兵工廠在查爾維爾皇家兵工廠總督察的監(jiān)管下擴建而成。法國大革命開始時,該廠每年制造12000支武器。圣·艾蒂安在大革命時期更名為阿姆斯維爾,即“武器城”的意思。該廠生產(chǎn)的武器數(shù)量不斷增加,并用以裝備革命軍。后來,法蘭西帝國要求增加3倍的產(chǎn)量,以滿足拿破侖軍隊征服歐洲的需求。1838年,其武器年產(chǎn)量超過了30000支武器。1864年,圣·艾蒂安建立了現(xiàn)代化的工廠,安裝了蒸汽機,并從1866年開始,生產(chǎn)了第一支推膛式步槍Chassepot,之后在1874年,生產(chǎn)了Gras步槍。1886年MAC設計的Lebel步槍開始生產(chǎn)。MAS后來設計制造了7.5毫米步槍系列,從MAS36到FSA MAS49/56,再到后來的FAMAS(其使用的是5.56×45毫米NATO子彈),其后還生產(chǎn)坦克,武器系統(tǒng)等。圣·艾蒂安皇家兵工廠現(xiàn)已并入奈克斯特(Nexter)國有國防企業(yè)集團。
◎ACP
ACP是Automatic Colt Pistol的縮寫,是一種子彈標準,而不是一種子彈,包括.25\.32\.38\.380\.45等幾種口徑,由約翰·勃朗寧設計,除了在Colt和FN的手槍中使用,其它品牌的手槍也多可以發(fā)射對應口徑的ACP彈。
◎ .32-20WCF
.32-20Winchester手槍彈,也叫.32溫徹斯特中心發(fā)火彈 (.32 Winchester Center Fire),是溫徹斯特生產(chǎn)的最早的狩獵用杠桿式槍械定裝槍彈,用以射殺小型獵物。它最初是在1882年作為黑火藥定裝槍彈而設計制造的,幾年后柯爾特生產(chǎn)了一款使用此彈的單動轉輪手槍。.32-20指的是直徑.32英寸,子彈里裝填了標準黑火藥20粒(1.3克)。
藏寶之處——南京理工大學兵器博物館
六十載滄桑變幻、飛檐碧瓦依舊,一甲子輪回更迭、棟梁參天已然。從1953年“哈軍工”炮兵系成立到現(xiàn)在,南京理工大學已走過了60多年的光輝歷程?;赝@60多年,學校雖然兩遷其址,四易校名,十次變更隸屬關系,但始終忠誠使命,獻身國防事業(yè);始終心系祖國,致力民族振興。一代代南理工人薪火相傳、情懷不改,譜寫出一曲曲忠毅堅韌、軍工報國的動人篇章。
南理工人深知,要想辦好軍工專業(yè),首先要有武器裝備作為一線教具。60多年來,學校始終保持著實物教學的傳統(tǒng),從各地收集了數(shù)千件各式武器裝備用于軍工教學及科研,這其中既有剛剛研制成功的高精尖產(chǎn)品,也有歷史悠久的“陳年古董”,這些武器裝備為南理工軍工教學及科研增添了一抹靚麗獨有的風景,而南理工人也以自己對軍工的一腔熱血默默守護著它們。
在南理工眾多的武器裝備中,有300多種2000余支槍械。其中,許多槍械經(jīng)歷了舊中國的軍閥混戰(zhàn)、抗日戰(zhàn)爭、解放戰(zhàn)爭和抗美援朝,不僅見證了當年列強對中國的侵略史,也見證了中國軍民的抗爭史,更見證了中國武器裝備的發(fā)展史和中華民族的自強史。一直以來,這些槍械廣泛應用于學校軍工教學及科研工作,造就了眾多自動武器領域的領軍和技術人才,啟蒙、熏陶、培養(yǎng)了一代又一代的軍工學子。同時,學校對槍械管理也十分重視,設置了專門機構和人員負責管理、維護槍械。2013年,在南京理工大學成立60周年之際,學校將兵器博物館重新布展、修葺一新。博物館包括火炮展廳、槍械展廳以及彈藥引信展廳,共展出了1500余件各式武器裝備,其中二樓的槍械展廳共展出了250余種的手槍、步槍、沖鋒槍和機槍??芍^是名副其實的“槍炮兵器”寶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