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有句成語:解鈴還須系鈴人。意思是說要由當事人去解決他們遺留下來的問題。不過誰要是真相信當事人都有把握解開歷史的結,那就大錯特錯了。從本意上說,這句話主要是針對系鈴人說的,意思是誰拉的屎誰擦屁股,誰闖的禍誰來承擔后果,而不是說非要他們出面才能解決問題。
其實,在大部分情況下,當事人更不容易解決他自己遺留的問題,換任何其他人去擦屁股,效果都會比他親自去更好。一個企業(yè)總經理辦錯了事,在客戶面前嚴重損害了企業(yè)的信譽和形象。董事會面臨兩個抉擇來挽回影響:1.解鈴還須系鈴人,繼續(xù)聘用他,讓他親手在客戶面前挽回信譽;2.另外找人去解鈴,換一個人接任總經理,在客戶面前改變形象。
請問董事會最后可能選擇哪個方案?如果我是董事長,我會選擇后者。我并非不相信原來的總經理沒有可能挽回影響,但是由他本人來改正錯誤,需要花比別人更多的努力,而換一個人去挽回錯誤只要花一半的努力,因為換人行動本身就已經挽回了一半影響了。由系鈴人去解鈴,事倍功半;而換一個人去解鈴,則事半功倍。
如果從承擔責任的角度出發(fā),解鈴還須系鈴人;但如果從解決問題的角度出發(fā),解鈴最好別找系鈴人。
(摘自“房西苑網易博客” 圖/黃煜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