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政書
(江蘇省鹽城市鹽都區(qū)中西醫(yī)結(jié)合醫(yī)院,江蘇 鹽城 224021)
腎病診斷中尿白蛋白和肌酐比值的應(yīng)用
王政書
(江蘇省鹽城市鹽都區(qū)中西醫(yī)結(jié)合醫(yī)院,江蘇 鹽城 224021)
目的 探討尿標本中白蛋白與肌酐的比值(ACR)與24 h尿蛋白總量的相關(guān)性。方法選取我院就診疑似腎功能損害的患者,分別測定尿蛋白、尿肌酐算出比值及尿試紙測尿蛋白,進行分析和總結(jié)。結(jié)果晨尿和隨機尿ACR二者高度相關(guān),晨尿和隨機尿ACR與24 h尿蛋白量具有高度相關(guān)性(P<0.01)。結(jié)論晨尿或隨機尿ACR簡便、準確的特點是診斷腎病中的良好指標。
尿白蛋白;肌酐;尿白蛋白與肌酐比值(ACR)
蛋白尿是腎臟的早期損傷指標,主要病理特征是腎小球硬化,早期進行綜合治能給腎臟帶來康復(fù)機會[1]。臨床上對于尿蛋白的檢測方法較多,臨床多選擇24 h尿白蛋白總量測定,但受測定時間及過程的影響,患者操作較為復(fù)雜,而選擇一種單詞尿樣檢測的方法更具有臨床實用意義。探討在不同時期尿標本中應(yīng)用ACR及尿蛋白特異性試紙條來診斷蛋白尿,對提前干預(yù)慢性腎病具有較大的臨床意義。
1.1研究對象:選取我院2013年12月至2014年11月120例疑似腎損害的就診患者。
1.2標本采集:各研究對象在相同時間段留取空腹晨尿、隨機尿和24 h尿各一份,24 h尿記錄總量。
1.3儀器與試劑:儀器采用東芝120全自動生化分析儀和艾康U120干化學尿液分析儀,干化學試紙條采用原廠配套,生化試劑均為寧波美康試劑。
1.4檢測方法:ACR:尿白蛋白濃度與尿肌酐的比值,ACR值≥30 mg/g診斷白蛋白尿;24 h尿測定其總尿蛋白量,≥30 mg/24 h時可診斷為蛋白尿[2]。每份采集尿樣標本均進行24 h尿蛋白及尿ACR測定。選擇24 h總尿蛋白的量作為診斷白尿蛋白的標準,比較24 h總尿蛋白量與尿ACR法、隨機尿試紙測定、晨尿標本測定的相關(guān)性[3]。
1.5統(tǒng)計學分析:通過SPSS20.0統(tǒng)計軟件進行數(shù)據(jù)分析,當P<0.05認為兩組間數(shù)據(jù)具有統(tǒng)計學差異。
2.1晨尿、隨機尿ACR與24 h尿蛋白量相關(guān)性分析:24 h尿蛋白量中位數(shù)為9.05(5.36~43.24)mg/24 h。120名被研究者中的72例為尿蛋白陰性;48例為尿蛋白陽性。晨尿和隨機尿ACR中位數(shù)分別為26.80 (6.38~40.14)mg/g、22.11(5.07~33.41)mg/g,組間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晨尿和隨機尿ACR與24 h尿蛋白量具有高度相關(guān)性(P<0.01)。
2.2晨尿、隨機尿ACR、尿試紙法診斷蛋白尿分析:晨尿、隨機尿ACR診斷蛋白尿的敏感度分別為87.5%、85.4%,特異度為94.4%、95.8%;診斷的準確性均為91.6%。二者相近。晨尿診斷敏感度89.6%,特異度為56.9%,隨機尿試紙法診斷敏感度87.5%,特異度為58.3;在敏感度相近于ACR法,但特異度及準確度均低于ACR法(表1)。
腎臟作為人體的代謝器官,臨床上早期腎小管及腎小球的損傷發(fā)生后,尿中白蛋白的量會發(fā)生變化,一般會升高相應(yīng)的比例,表現(xiàn)為蛋白尿[4]。早期發(fā)現(xiàn)蛋白尿?qū)τ诨颊吣I臟功能的評估以及延緩疾病的過程有著重要的意義,這不僅可以減少患者腎臟的損傷,而且可以減少帶來的心血管的疾病的發(fā)生率,有利于提高患者的生存質(zhì)量[5]。本文研究中,選擇臨床上傳統(tǒng)選擇的24 h尿蛋白總量為標準的測量標準,這與選擇的其他指標,如尿ACR、晨尿、24 h尿蛋白總量間有著相關(guān)性,因此在臨床敏感度及特異性上均有較好的可比性。試紙法雖然臨床操作最為簡便,但特異性最低。24 h尿蛋白留取過程中操作繁瑣,標本流失嚴重,測量結(jié)果不準確,特別是年齡較小的患者,標本丟失嚴重,缺乏結(jié)果的可信度。尿ACR可在晨尿標本及任意一次尿標本中進行標本的留取,而且隨機尿相比晨尿更容易留取,通過尿肌酐與尿蛋白的比值進行測定,減少了單項指標不確切帶來的不準確的問題[6]。綜合上述指標,隨機尿ACR是臨床上較為方便,結(jié)果較為準確的一種方法,綜合考慮在便捷性及準確性上優(yōu)于試紙法測量。
表1 晨尿、隨機尿ACR、蛋白試紙法診斷蛋白尿效率比較
總之,隨機尿ACR對于臨床早期腎損害的診斷有著重要的意義,其操作方便,結(jié)果可信度高,具有臨床實用意義。
[1]Sacks DB,Bruns DE,Goldstein DE,et al.Guidelines and recommendations for laboratoryanalysis in the diagnosis and management of diabetes mellitus[J].Clin Chem,2002,48(3):436-472.
[2]National Kidney Foundation.K/DOQI clinical practice guidelines Stratification[J].Am J Kidney Dis,2002,39(2 Suppl 1):S1-266.
[3]陸奎英,包廣宇,金星,等.尿清蛋白與肌酐的比值在腎病診斷中的應(yīng)用[J].國際檢驗醫(yī)學雜志,2012,33(8):989-990.
[4]李丹清,王穎,周桂玲,等.糖尿病腎病大鼠腎小管與腎小球病變的順序及其意義[J].中華糖尿病雜志,2004,12(3):219-224.
[5]Fain JA.Understanding diabetes mellitus and kidney disease[J]. Nephrol Nurs J,2009,36(5):465-469.
[6]陳黎紅,傅祖植.微量白蛋白尿:早期糖尿病腎病的診斷依據(jù)[J].糖尿病新世界,2005,4(6):12-13.
R446.1
B
1671-8194(2016)24-0092-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