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孟臻
摘 要:“大人”在當(dāng)今社會中主要指成年人,其作為對古代官員敬稱的義項也為大眾所熟知。然而在過去數(shù)千年的歷史演變中,“大人”的含義卻多有變化。文章通過對歷代文獻中“大人”一詞用法的考察,歸納出“大人”詞義演變的情況,以期加深對這一常用詞匯的認(rèn)識。
關(guān)鍵詞:大人 稱謂 演變
“大”者,用以狀稱一切龐然之物。在人前冠之以大,其所含尊崇之意不言自明?!按笕恕币辉~最初是對有德位之人的尊稱。此后,隨著社會的發(fā)展,“大人”的含義日漸豐富。根據(jù)對各種史料的比對分析,本文概括出“大人”詞義的演變線索大致如下:
一、先秦時期的“大人” “大人”一詞最早見于《周易》:“大人與天地合其德”,“大人”一詞在《易經(jīng)》的卦爻辭中共出現(xiàn)12次。如下例:
(1)《訟》:萃,亨,王假有廟,利見大人??追f達正義:“窒”,塞也,“惕”,懼也。凡訟之體,不可妄興,必有信實被物止塞而能惕懼,中道而止,乃得吉也?!敖K兇”者訟不可長,若終競訟事,雖復(fù)窒惕,亦有兇也。物既有訟,須大人決之,故“利見大人”。
(2)《蹇》:蹇,利西南,不利東北,利見大人。李世曰:水行山上則蹇,故不利東北,東北對西南為坤,水行地中則不蹇,故利西南。九五陽居尊位,為一卦之主,集眾力而濟大蹇,故天下利見之。
《易經(jīng)》中凡是以“大人”釋爻辭者,除升卦外,其卦形在第五位上都是陽爻,第五爻為陽爻,則該爻稱九五爻。“九五”是君位,故從以上例子中可以看出,《易經(jīng)》中所說“大人”指的是具備高尚品德且身居高位之人?!按笕恕币辉~在《詩經(jīng)》中也有出現(xiàn),如:
(3)《詩·小雅·斯干》:大人占之:維熊維羆,男子之祥;維虺維蛇,女子之祥。朱熹《詩經(jīng)集注》:“大人,太卜之屬,占夢之官也?!?/p>
由材料(3)可知,先秦時期占夢的官員也被稱為“大人”?!墩撜Z》中“大人”一詞出現(xiàn)兩次,如:
(4)《論語卷八季氏第十六》孔子曰:“君子有三畏:畏天命,畏大人,畏圣人之言。小人不知天命而不畏也,狎大人,侮圣人之言。”
何晏對此處“大人”的解釋是:“大人,即圣人,與天地合其德者也。”在何晏看來“大人”與“圣人”一樣,是指至德之人。然而如果此處的“大人”也作至德的“圣人”解,就會與下文的“圣人”意思重復(fù)。對《論語》的原話稍加分析便可看出,“天命”“大人”“圣人”三者地位是從高到低依次排開的??鬃铀^“大人”,其地位應(yīng)當(dāng)高于“圣人”,也就是說除了與“圣人”一樣要有德行外,還要有很高的政治地位才能稱為“大人”??梢姟墩撜Z》中的“大人”與《易經(jīng)》中的“大人”意思相同。通過以上材料可以看出,先秦時期,“大人”一詞主要有兩個義項:一是指占夢的官員,二是指品德高尚且身居高位之人。
二、秦漢時期到宋代的“大人” 秦漢以降,隨著社會的發(fā)展,“大人”的意思變得豐富起來:
(5)“球小妻,程璜之女。璜方用事,宮中所謂程大人也。”(《后漢書》陳球傳)
(6)耿嵩,字文都,鉅鹿人。履清高之節(jié),髫童介然特立,不隨于俗,鄉(xiāng)黨大人莫不敬異之。(《東觀漢記》卷十)
(7)一日朝會,見諸侍中并皆年少,無一宿儒大人可顧問者,誠可嘆息。(《后漢書》卷六三·列傳第五三)
(8)置酒前殿,上奉玉卮為太上皇壽,曰:“始大人常以臣亡賴,不能治產(chǎn)業(yè),不如仲力。今某之業(yè)所就孰與仲多?”(《漢書》卷一下·帝紀(jì)第一下)
(9)今仕宦官至二千石,宦成名立,如此不去,懼有后悔,豈如父子相隨出關(guān),歸老故鄉(xiāng),以壽命終,不亦善乎?”受叩頭曰:“從大人議?!奔慈崭缸泳阋撇 #ā稘h書》卷七一·列傳第四一)
(10)式恚臥,其子信時為儀同,至式前流涕曰:“大人既是朝廷舊臣,又無大過,比見公卿放辱者多矣,旋復(fù)外用,大人何能久乎?”(《北史》卷八七·列傳第七五)
(11)漢興,改為武陵。歲令大人輸布一匹,小口二丈,是謂布。(《后漢書》卷八六·列傳第七六)
(12)襄武縣言有大人見,長三丈馀,跡長三尺二寸。(《三國志》魏志·陳留王奐傳)
(13)今事漢則安存,不事則危亡,計何以過此!諸大人相難久之。呼韓邪從其計,引眾南近塞,遣子右賢王銖婁渠堂入侍。(《漢書》卷九四下·列傳第六四下)
(14)鐵伐尋為契丹所殺,國人復(fù)立登注為主,仍為其大人阿富提等所殺,國人復(fù)立庫提為主。(《北齊書》卷四·帝紀(jì)第四)
(15)宇文福,其先南單于之遠屬也。世為擁部大人。(《北史》卷二五·列傳第一三)
(16)帝幼不群,與他兒戲,皆畏服。及長,隆準(zhǔn)龍顏,望之知為大人,儼如也。(《宋史》卷四·本紀(jì)第四)
材料(5)中“大人”是對宮闈近侍的尊稱,(6)中“大人”指地方豪右,(7)中“大人”是對老者、長者的稱呼,(8)(9)(10)中“大人”是對父母的敬稱,(11)中“大人”指成年人,(12)中“大人”說的是身材高大的人,(13)(14)(15)中“大人”是對少數(shù)民族首領(lǐng)的稱呼,(16)中“大人”指天子?!按笕恕币辉~在秦漢到宋代的史料中,含義雖豐富,但其使用最多的是兩種義項:①指少數(shù)民族首領(lǐng);②對父母的尊稱。宋代及之前的正史中“大人”一詞共出現(xiàn)633次,其中296次是指少數(shù)民族首領(lǐng),或少數(shù)民族政權(quán)中的官員,46次是對父母的尊稱,其余還有很多是對《易經(jīng)》卦爻辭的引用。據(jù)清代考據(jù)學(xué)家趙翼《陔余叢考》所載:“考唐宋以來,仕宦相呼敵以下或稱字,尊長稱丈,公卿貴官則稱其官位?!笨梢娢覀兯熘摹按笕恕弊鳛楣賵鲋邢录墝ι霞壸鸱Q的用法,在宋以前并不是官方用法。又據(jù)宋代費袞《梁溪漫志》及莊綽《雞肋編》載:“世惟子稱父為大人,若施之于他,則眾駭笑之矣?!笨芍郧貪h直到南宋,“大人”的用法雖多,但在漢族人民的日常生活中,“大人”主要還是用以敬稱父母。
三、元代及之后的“大人” 元代以降,除指代天子和地方豪強的義項外,“大人”在宋以前的用法基本被繼承下來,同時“大人”在元代逐漸成為對官員的習(xí)慣稱呼:
(16)小人是原告張驢兒的便是,告媳婦兒合毒藥藥死俺老子,望大人與孩兒做主。(《關(guān)漢卿戲曲集》)
(17)兵部侍郎徐琦使安南回,福與相見石城門外?;蛑父柊材蟻碚咴唬骸叭曜R此大人否?”(《明史》卷一五四 列傳第四二 )
(18)時苗軍暴橫,白晝殺市人,攫其金,聞丑的來,皆斂戢,且相戒曰:“監(jiān)司大人不可犯也?!保ā缎略贰肪矶囊?列傳一一一)
(19)不忽木,康里氏。世為其部大人。(《新元史》卷一九八·列傳第九五)
(20)廷陳穎慧絕人,幼好弄,父之,輒大呼曰:“大人奈何虐天下名士!”(《明史》卷二八六 列傳第一七四)
(21)子衡乃召妾莫氏及三子應(yīng)蘭、應(yīng)荃、應(yīng)芷語之曰:“《禮》,‘臨難毋茍免,若輩知之乎?”三子皆應(yīng)曰:“惟大人命!”子衡援筆大書“忠孝節(jié)烈之家”六字,懸中堂,易朝服,北向拜。(《明史》卷二七八 列傳第一六六)
(22)顧子之翰曰:“吾不惜七尺軀,為天下明大義,汝其勉之!”之翰曰:“大人死忠,兒當(dāng)死孝?!保ā睹魇贰肪矶呔帕袀鞯谝涣撸?/p>
材料(16)(17)(18)中“大人”皆是對官員的敬稱,(19)中“大人”是對少數(shù)民族領(lǐng)袖的稱呼,這一用法自元代開始逐漸減少,至明清時期消失,(20)(21)(22)中“大人”指父親。據(jù)清代趙翼《陔余叢考》載:“惟近侍稱大人,因而后世相沿,京朝官亦稱之,如徐以尚書稱大人也。京朝官稱大人,因而京官出使于外者,亦皆以大人稱之,如巡按稱先生大人是也。因而遂為貴官之隆稱,于是督撫亦稱之。此又近日京官、外官位高者皆稱大人之所自也?!笨梢姟按笕恕弊鳛閷賳T敬稱的義項,最早是從尊稱宮廷中的太監(jiān)開始,其后該稱謂的適用范圍逐漸推廣,到了元代最終成為一種對官員的普遍稱呼,這一用法在明清兩代得到廣泛使用。
民國以后,隨著封建社會的終結(jié),“大人”作為對官員尊稱的用法已不復(fù)存在。其在現(xiàn)代社會中保留下來的用法主要有三種:首先是指成年人,如十八歲以后就是大人了;其次表示成熟,如大人要有大人的樣子、小大人;最后是作為對長輩或同輩人的敬稱,如父親大人、老婆大人。
四、結(jié)語 由于漢語詞匯含義的不斷變遷,我們?nèi)粘I钪泻芏喑S迷~匯的含義與古代有很大區(qū)別。如文章中的“大人”一詞,在古代義項十分豐富。該稱謂先秦時期開始出現(xiàn),指有德行且身居高位之人或占夢的官員。秦漢以后,“大人”的含義變得豐富起來。除了對長者的尊稱外,“大人”還指地方豪強、對父母的尊稱以及對少數(shù)民族首領(lǐng)的稱呼等多種義項,以上含義一直沿用到宋代。入元以后,除指代天子和地方豪強的義項外,“大人”在宋代以前的用法基本被繼承下來,同時“大人”在元代逐漸成為對官員的習(xí)慣稱呼。到了明清時期,“大人”的義項逐漸減少。在現(xiàn)代社會的日常生活中,“大人”一詞主要指的就是成年人。唯有在影視劇集中,“大人”作為對官員敬稱的用法還頻繁出現(xiàn),然而其中不論秦漢、魏晉時期,下級皆呼上級為“大人”的現(xiàn)象純屬虛構(gò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