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媧是中國上古神話中的創(chuàng)世女神,是華夏民族人文先始,福佑社稷之正神。長白山原來是人煙稀少的荒蕪臺地,其主峰終年皓白。我國第一部地理專著《山海經(jīng)》中記載:“大荒之中有山,名不咸,在肅慎之國。”這里所說的“不咸”,就是指長白山的主峰,因其峰巔浮石若積鹽,嘗之不咸而得名。
女媧與天池火山口
遠古時期,水神共工挑起事端,與火神祝融交戰(zhàn),被祝融打敗,氣急之下,他用頭撞擊撐天的不周山,導致天庭塌陷,天河灌入人間,致使洪水泛濫,野獸肆虐,百姓流離失所。
女媧娘娘為民福祉,環(huán)顧中華大地,能冶煉出補天五色石的巨大盔釜,也只有長白山天池這一巨大的火山口了。于是她便在不咸山無稽崖下烈焰沖天、巖漿翻滾的巨大火山口,借助火龍的威力,煉成了高經(jīng)十二丈、方經(jīng)二十四丈的頑石三萬六千五百零一塊,堵住了缺口。
女媧與通天河
媧皇氏卻單單剩了一塊頑石未用,遺棄在大荒山青埂峰下,留了個小小的豁口,叫天庭之水緩緩地流下沃灌人間,形成了通天乘槎河,隨后又斬下一只千年大龜?shù)淖?,當作柱子把倒塌的天邊支撐起來。就此洪水平息,猛獸歸林,人類始得安居。
女媧與補天石
補天石天池出水口西側(cè)弧形亙石,如“天”字的一捺,長約50米,由池心向池畔逐漸抬升,最高處10余米。石面光滑平坦,石出尖端探入湖中,半壁居于湖畔,似補天缺陷之勢,故名補天石。又因長白山區(qū)還流傳著“補天石冶煉廠”的傳說,人們就把這塊石頭與女媧聯(lián)系在一起。
女媧與三生石
女媧在補完天后,又開始用泥造人來彌補人類的不足。她每造一人即取一粒河沙計數(shù),最終幻化成一碩大的頑石。此石因其受媧皇的神韻所染,承盤古日月雙目的照耀,靈性漸通,逐漸生長,形成了今天的天柱峰。那天柱長相奇幻,竟生出兩條橫紋,將石柱隔成三段,有吞噬天、地、人三界之意。女媧見到,急施靈符將石封住,心想自造人后,獨缺姻緣輪回的神位,便將它封為三生石,在其身添上一筆姻緣線,賜三生決法力,將其上、中、下三段命名為前世、今生、來世,掌管三世姻緣輪回。
女媧棲息長白山
辛勤的女媧在補完天漏后,愛惜這方山水,就棲息在長白山中。在去往王池路上的深處,轉(zhuǎn)身向長白山主峰望去,高山花園之上,舒緩的山嶺綿延出一尊上古之神女媧棲眠的輪廓:層疊的花園是她的臥床,輕薄的云霧是她的披紗,慈祥的面容安詳而寧靜、莊重的體態(tài)持重而自然,在長白山山水間宣示著華夏母親的慈愛。
補天石與《紅樓夢》
《紅樓夢》原名叫《石頭記》,曹雪芹筆下的“石頭”并非普通的石頭,而是女媧補天遺于大荒山無稽崖青埂峰下的獨一石。那塊靈石被一僧一道攜入紅塵,歷盡“離合悲歡炎涼世態(tài)”,又回歸大荒山。
《紅樓夢》中通靈寶玉
遺棄在青埂峰下的五色補天石,經(jīng)過女媧煅煉后,靈性已通,因見眾石俱得補天,獨自己無材不堪入選,遂自怨自嘆。一日,正在悲號慚愧時,瞧見一僧一道遠遠而來,在它百般央求之下,那僧便念咒書符大展幻術,將其頓時變成一塊鮮明瑩潔的美玉,后又縮成可佩可拿若扇墜大小的飾物。道士見其可愛,便在石上鐫上“莫失莫忘,仙壽恒昌”八個字。和尚接過袖了這石,同那道人飄然而去。后來這石隨神瑛侍者入世,幻化為賈寶玉落胎時口銜的“通靈寶玉”。
三生石與林黛玉
通向天宮的乘槎河岸邊、三生石畔,生長著一株懦弱、頂著赤色果實的絳珠仙草,時有赤瑕宮的侍者神瑛,每日以甘露灌溉才得以久延歲月,這草終于脫掉了草胎木質(zhì),變幻成個女體人形,卻終日游蕩在離恨天外,一心酬報神瑛灌溉的恩德。恰神瑛思凡欲造三世情緣,已在警幻仙子案前掛了號,警幻也曾問她:“灌溉之情未償,趁此倒可了結(jié)否?”絳珠回道:“他有甘露之惠,既下世為人,我亦去,用一生的眼淚還與他?!?/p>
黛玉第一個前身是絳珠仙草,第二個前身是絳珠仙子,加上姑蘇林黛玉,說明她與寶玉這個冤家的情感恰好是前世、今生、來世三世的姻緣輪回。揚眉后嘆曰:女媧補漏練五石,遺世通靈寶玉癡;十六群峰天將化,庇佑神獸守天池;二道白河群龍聚,大峽溝谷立巨石;神山圣水關東漢,大美長白天下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