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玉林
面前這幅書法作品,墨香猶然。我焚香沐手,盤腿打坐,靜靜地細細品賞。
這是一幅四尺長條,右上角一枚圖章尤引人注目,細品之則奪人心魄:圖章下部為一寫意吼獅,象征佛法威嚴;中部佛心如燈乃佛光普照之意;上圓喻法力無邊,內(nèi)有寫意肖像——“三位一體”融為禪坐之佛,令人默然,肅然,安然,真可謂苦心孤詣,匠心獨運。右下角款識:佛歷二五五六年大暑,晉韻齋大耳居士郭峰沐手。下有一印章:正峰居士——為圓霖法師所賜。此書法禪意彌漫,古趣幽然。
郭峰何許人也?乃當代實力派畫家圓霖法師之俗家弟子也。圓霖法師師從弘一大師,其書樸拙圓滿,渾然天成,尤擅繪佛像。時人云:徐悲鴻的馬,齊白石的蝦,圓霖法師的觀音菩薩——可見其聲譽之隆。而弘一大師更是名滿天下,其書法行楷融一,破法立法,不激不厲,大巧若拙,清塵絕俗,其人其才其藝其德,皆令后人景仰。郭峰“沐手”之作品,正是別具一格的“弘一體”。
淵源嫡傳,一脈相承,其藝術(shù)水平文化底蘊何需多言?對之如沐春風(fēng),如浴佛光,頓覺“煩惱場空,身往清涼世界;營求息絕,心歸自在乾坤”。
中國書法源遠流長,幾與文字同時。從占卜記事的甲骨文、金文、石鼓文,到實用價值更高的篆隸、章草,發(fā)展到魏晉南北朝時,各種書體已大體具備,極具藝術(shù)特質(zhì),至唐則書體定形。故郭峰云“晉代尚韻,唐代尚法,宋代尚藝”,即魏晉書法最有韻致,其齋號“晉韻”即源于此也。
對于書法,我乃門外人,只具浮淺的感性認識。郭峰之書法藝術(shù),方家已好評如潮,我豈敢置喙,附庸風(fēng)雅?然多年來觀字賞書,對不斷發(fā)展的漢字,不但感受其靈氣,更感應(yīng)其靈魂。每個漢字皆有自己的個性、生命、意蘊,若以人比喻,篆書若靜止之舞者,淑女般婀娜多姿,書生般飄逸俊朗;隸書則如盤腿之高僧,正襟危坐,參禪悟道;楷書若正立之儒者,具瀟灑之氣;草書如舞劍之俠士,展豪俠之風(fēng)。行書呢?行書若閑步的隱者高人,優(yōu)雅閑適,自在由心,“行到水窮處,坐看云起時”——這是我看郭峰行書的真實感受,引王維之詩,還因其字里透出的禪意。
行草呢,行草如行走的舞者,活力四射,動感十足,灑脫秀逸,顧盼生姿,若美人臨風(fēng)舉袂,柔媚無骨;若書生仗劍迎敵,出奇制勝且出神入化。
提起郭峰,人謂“書壇一奇峰”“書山有奇峰”,而“郭峰”二字,總讓我油然想起孟浩然的這句詩——青山郭外斜。一個“斜”字,山峰之高度、氣勢、奇險及峻美,傳神達意,如見如感。
幽遠,縹緲,自然。親近,真切,生動。這是郭峰書法給我的意象。這也是郭峰山水畫讓我享受的意境。
“石如飛白木如籀,寫竹還于八法通。若也有人能會此,方知書畫本來同”——這是山水人物俱精到的趙孟對書畫同源的真切感受,我雖不能“會此”,但郭峰山水畫的古意幽趣,亦讓我怦然心動,悠然心會。
郭峰說,一個人能否成為大家,除天賦外,還需要勤奮和悟性。
這三者郭峰兼具,如同其書、畫、印皆擅,所以他屢屢斬獲大獎,譬如“蘭亭獎”。而其丈二巨幅書法更為人民大會堂所收藏、陳列。此類獎項甚多,不便一一列舉,你只在百度搜索“書畫家郭峰”,耀眼光環(huán)便赫然在目了。
“青山郭外斜”就是郭峰。“郭峰”就是一處別致的風(fēng)景,一種特殊的景觀。他的為人處事也是如此,詩意盎然,禪趣幽然,境界令人神往。
郭峰最愛右軍,而書圣之七世孫隋書家智永禪師,則把苦行精神引入書法,其足不出戶,苦練40年,終成一代宗師,當時求書者曾踏破其門檻,不得不裹以鐵皮,號曰“鐵門限”,其書法對初唐書壇影響甚大,虞世南亦曾拜其門下。
郭峰出生于教育世家,書香門弟,把書畫當作修行,30載臨池不輟,其能量可估量否?“只有把書法與生命合二為一的人,才會把生命對自然的渴求轉(zhuǎn)化為筆底風(fēng)光。”(余秋雨)以郭峰對書法之摯愛、之執(zhí)著、之癡迷,其“峰高”可預(yù)測乎?
凡超拔凡俗之作,必出于塵,參于禪,悟于道,這是書畫家性情、智識、人格、道德的體現(xiàn)。故楊雄曰:書,心畫也。而余以為:畫,靈書矣。觀郭外奇峰,其冥冥之志,自有昭昭之明;惛惛于事,必建赫赫之功,何須我等多言?
弘一大師出家后,把書法叫作“寫字”“習(xí)字”,其禮佛事佛之心日月可鑒。今郭峰以書法為修行,一切皆佛事,自會有神明相助。
荀卿曰:積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備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