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勇
近來,網上有人盛炒77、78、79級三屆的大學生,甚至把這三屆當作一個特殊的群體去論述。我恰好是78級的,也算是混進了這撥里的,可我對這種炒作很不以為然。剛開始幾年確實飄飄然過,不知自己是誰。但走上社會后馬上就清醒過來,意識到自己比父輩們那些老大學生差得很遠。開始也沒覺得比后面的學弟、學妹們強多少。后來,高等教育商業(yè)化,把高校變成“搞笑”,無節(jié)制地拼命擴招斂財——說得夸張點,只要能分辨出雌雄,大學全收——那時才覺得后面這十幾年出來的大學生,整體的成色確實差點,自己當年還是比他們強些。
一提起這三屆大學生,首先被論及的是當年不到5%的低錄取率。聽起來確實很難,但實際上當時參加高考的人以社會上的人居多,他們中很多人并沒有做好準備,其文化程度也就小學水平。很多人是不想錯過這個改變命運的機會,抱著“有棗沒棗打三竿子”的心態(tài)去考試的。所以,考生數量里面有很大水分。
第一年恢復高考時的政策也是明顯地偏向社會人員,為他們提供了最大的機會。那年規(guī)定在校學生只有被所在學校選中的才能獲得考試資格;即使考過錄取分數線的在校生也并不自動獲得被錄取資格,必須是超過重點院校錄取分數線的學生才有機會被錄取。所以,77級錄取的絕大多數是社會人員。我所在學校那年只錄取了一名馮姓同學。我和幾位同學雖然達到了錄取分數線,但因為沒有達到重點院校錄取分數線,最終還是落榜了。
當年落榜后,心里并不失落。那種感覺就好像沒達到法定年齡,先被允許試婚了一次,雖然最終沒領到結婚證,也算是有機會窺探了全豹,挺知足的。還有再考的機會,何必非得纏在這一年上論短長?后來,我母親的一位同事出于好心,到有關部門打聽到,根據政策我可以入到某高校的77級。但我還是婉拒,放棄了享受這一優(yōu)惠政策的機會。
后來才知道,這一屆之差對我們人生的影響巨大。享受優(yōu)惠政策提前上學了的一位朋友,因為比我早畢業(yè)半年,占盡了優(yōu)勢。他畢業(yè)后分到了法院,后被派送到英國進修。回國后不久就轉作幫助公司上市的專業(yè)律師,一路飛黃騰達,賺得缽滿盆滿。最后,當我還在苦苦地尋找發(fā)財門路時,他卻因為掙錢的活兒太多疲勞致死,英年早逝。享年不滿50,給家人留下大筆財產。我聞聽噩耗,一邊替他扼腕,一邊暗忖,自己如果77年和他上了一個班,是不是也會和他一樣早早就OVER了?我錯失了那次機會,所以至今窮困潦倒、一事無成,但我至少還茍且地活著。就如同錯過了馬航MH370、MH17和德國之翼航空公司4U9525的乘客們一樣:雖然晚了幾天回家、或未能與世界頂級醫(yī)學專家謀面、或無緣一睹歌劇藝術家的風采,但慶幸自己還活著。
77年第一次高考后,我們一批學生草草從中學畢業(yè),但仍然留在學校里繼續(xù)復習,準備迎接半年后的下一次考試。我們被分成文科班和理科班分別復習,只有上公共課時才集中在一起。記憶中兩個班合在一起剛好坐滿一間教室,大概是50人上下。
古人說的“一鼓作氣,再而衰,三而竭”一點都沒錯。經過第一次高考的折騰后,第二次準備時心氣兒已大不如前。再加之很多課程都似是而非,說不會吧,有印象;說會吧,又沒有十足把握。復習沒了興致,變成機械化的死記硬背。那時覺得繼續(xù)復習也沒多大作用,只盼著早點考試,省得天天受煎熬。
思想一疲怠,老師的輔導也不在意了。尤其是對數學課,基本是人在教室,心不在焉,老師講解分析的題也不聽了。為此沒少受輔導數學的老師當堂批評。
輔導班打破了過去班級劃分,全年級準備高考的都在一起,過去不太熟悉的同學也漸漸熟悉了起來。那一段時間,和輔導班的同學廝混玩耍,肯定比在一起復習有趣得多。后來見幾個同學打橋牌,覺著新鮮,也跟著瞎學湊熱鬧。
這期間有個小插曲。我們的歷史老師叫曹月堂,在準備第二次高考期間,他突然拉我和他一起考社科院歷史所的研究生。他認為研究生比大學好考,要背的東西少些,主要靠理解和分析,比較適合我。但當時我覺得哪有大學都沒上就直接考研究生的?簡直瘋狂得匪夷所思!于是我婉拒了他的好意,仍然痛苦地準備考大學本科。結果,他如愿考上了研究生,我只考上了大學。當我四年后本科畢業(yè)時,他已經在一年前研究生畢業(yè)了。
我又錯過了一次改變人生軌跡的機會!從此,我就不懂歷史了,或者說對學歷史的無限崇拜,簡直到了五體投地的地步了。
提起高考的事,最有趣的當數體檢。發(fā)榜后,達到錄取線的考生都要到指定地點去體檢。我們體檢是在復興醫(yī)院的門診部,那時它在三里河工人俱樂部的路北。去體檢的一些人中,或多或少的有點擔心的小問題。譬如,我擔心視力,向學余一緊張就血壓高,陸增明色弱,看測色盲的圖費勁。我們很快自發(fā)地結成“互助小組”,一起應對體檢。測視力時,向學余在我背后按照事先約定好的暗號提示我,讓我順利過關;測色盲時我頂著陸增明的名字很快的就辨識完了色盲圖表。向學余體檢前吃了降壓藥,開始自信能夠過關,結果第一次還是因為緊張未過關。第二次,用冷水沖了胳膊,以為可以了,但還是偏高。最后,醫(yī)生再點他的名字時,我就直接挽起袖子上去了,順利通過。醫(yī)生意味深長地看著我說,你看,不緊張血壓不就下來了嗎?我一邊連連點頭,一邊抓起蓋了合格章的體檢表跑出去,悄悄遞給了向學余。我猜醫(yī)生已經識破了我是冒名頂替的,但她仁慈地高抬貴手放了我們一馬。畢竟,在她看來,沒有理由扼殺年輕人剛要放飛的夢想。
在這里,我真的很感激當年為我們體檢的那些醫(yī)生!是他們用自己的寬仁慈愛,助力我們跨過最后的門檻,實現了我們的大學夢。
了解了我們考大學時的這些經歷,您一定會相信我下面說的是發(fā)自內心的真心話:
或許77級、78級、79級這三屆中真的聚集了很多的精英和棟梁,但我可以篤定地說,我是78級,但不是精英。我們只是僥幸的一群,沒有什么值得夸耀的,我們更應該感恩!
(編輯·宋國強)
feimi2002@sin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