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月賢
昨天聽一位專門給大老板開車的私家司機(jī)說,奔馳汽車?yán)锏淖粚嵲谔娣?,舒服到一坐上去就想睡覺。我以為司機(jī)這話是在夸獎奔馳汽車擁有絕對優(yōu)越的功能(甚至是在有意炫耀),可司機(jī)接下來的話完全不是這個意思。
司機(jī)說,因為座位太過舒適,所以第一次載老板到外地去,開得特別辛苦。
為什么呢?因為舒適,開不到一兩個鐘頭就想睡覺。
那時車?yán)锏睦习逡呀?jīng)昏然入睡,就只剩下昏昏欲睡的他開著奔馳,窗戶又開不了,怕睡熟的老板著了涼。而且奔馳汽車開起來幾乎沒有顛簸感,車子的慣性又很好,開著開著沒有感覺到什么,一看儀表盤才知道時速已達(dá)180公里。這樣一種狀態(tài)讓他不得不努力地提醒自己,強(qiáng)打起百分之百的精神小心開車。
可開著開著,睡魔又一次來襲……
經(jīng)過那次之后,這個司機(jī)以后凡是載老板到外地,總會買上一包口香糖,讓自己一路上不斷嚼著,以免睡去。
最后他感嘆說:“開著奔馳走長途,還不如開一輛一路不斷發(fā)出聲響的小貨車,這樣至少可以保證自己不會睡著?!边@話引得在座諸位哈哈大笑。我卻沒有笑。是呀,過于舒適便走不了太長的路,只有適度的顛簸與不適才能使得一個人的精神狀態(tài)處于清醒之中。
開汽車是這個道理,而人生何嘗不是這樣的呢?一個人只有遭遇必要的挫折與困頓,才能提升、擴(kuò)充、警醒自己,從而走出比一般人更長、更遠(yuǎn)的路來。而一個人一輩子如果過得過于舒服、過于順風(fēng)順?biāo)脑?,便難有斗志,極容易處于昏昏欲睡的萎靡之中。
(夕夢摘自《家庭》2016年1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