勵建安+胡筱蓉
勵建安:教授、主任醫(yī)師、博導,美國國家醫(yī)學科學院國際院士,南京醫(yī)科大學康復醫(yī)學院院長,第一附屬醫(yī)院康復醫(yī)學中心主任,南京鐘山康復醫(yī)院院長;國際物理醫(yī)學與康復醫(yī)學學會前任主席;中華醫(yī)學會物理醫(yī)學與康復學分會主委,中國殘疾人康復協(xié)會副理事長;中國老年醫(yī)學學會副會長,中國非公立醫(yī)療機構協(xié)會康復醫(yī)學專委會主委;中國國際投資促進會智慧健康產業(yè)聯(lián)盟理事長;中國康復醫(yī)學雜志主編,Journal of Rehabilitation of Medicine副主編,Journal of Spinal Cord Medicine編委。
曾主持國家科研項目和國際合作項目多項,主編、副主編教材和專著60部。獲省部級科技獎勵多項。曾獲中國科協(xié)科技先進工作者、中國醫(yī)師獎、國家衛(wèi)計委腦卒中篩查與防治工程委員會“突出貢獻獎”,國家優(yōu)秀教師。
冠狀動脈粥樣硬化性心臟?。ü谛牟。┦怯捎谘龈咧率构跔顒用}壁脂質沉積形成粥樣硬化斑塊,逐步發(fā)展為血管狹窄乃至閉塞為特征的疾病。我國人群動脈粥樣硬化情況的調查結果顯示:冠心病已經開始逼近年輕人,中青年企業(yè)家首當其中。
為什么中青年企業(yè)家易患冠心病呢?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現(xiàn)在社會各種競爭以及復雜的人際關系,使中青年“當家人”不僅工作繁忙身體勞累,而且心理壓力也很大,從而易產生冠心病。此外過量吸煙喝酒、高脂食物過多、體力勞動過少,也是他們易罹患冠心病的原因之一。
冠心病康復是指綜合采用主動積極的身體、心理、行為和社會活動的訓練與再訓練,幫助患者緩解癥狀,改善心血管功能,在生理、心理、社會、職業(yè)和娛樂等方面達到理想狀態(tài),提高生活質量。同時強調積極干預冠心病危險因素,阻止或延緩疾病的發(fā)展過程,減輕殘疾和減少再次發(fā)作的危險。
目前,大量科學研究證實,心臟康復能夠使患者顯著獲益。心臟康復方案包括藥物、飲食(營養(yǎng))、行為(戒煙)、心理和運動處方。本文側重介紹運動治療。
冠心病——不僅僅是心的損害
冠心病的病理生理核心是心肌血流供求失平衡,導致心肌缺氧和代謝障礙,此外還包括一系列繼發(fā)性軀體和心理障礙,這些功能障礙往往被臨床忽視,但對患者的生活質量卻有直接影響。
1、循環(huán)功能:患者由于擔心心臟病發(fā)作,從而減少體力活動,久而久之反而使得心血管系統(tǒng)適應性降低,無法適應日程生活活動的需要。
2、呼吸功能;心血管功能障礙可導致肺循環(huán)功能障礙,使呼吸交換的效率降低,誘發(fā)或加重缺氧癥狀。
3、運動功能:心血管功能是長時間運動的基礎。缺乏運動導致心血管功能下降,表現(xiàn)為持續(xù)運動能力下降,即身體耐力下降。
4、代謝功能:缺乏運動可以導致身體的脂肪代謝和糖代謝障礙,血脂增高,從而促進冠狀動脈病變發(fā)展;糖代謝障礙導致血糖增高或者糖尿病。
5、行為和心理障礙:運動缺乏往往和行為與心理障礙密切關聯(lián),積極的運動鍛煉對行為障礙和心理障礙都有積極的作用。
缺乏運動——早日康復≠好好休息
冠心病患者在心絞痛發(fā)作、急性心肌梗死時,限制運動是一種保護性治療措施。但是患者不能誤以為自己得了冠心病后就不能有任何體力活動了。缺乏運動對心血管系統(tǒng)有很多不利影響:
1、心率增加。稍有活動即有心慌不適,焦慮情緒也是心率增快的原因。
2、冠心病發(fā)作的危險增加。臥床休息可以導致我們晚上入睡最后一件事是小便,早晨起床后第一件事情還是小便。晨起排出的小便量就是身體丟失的血容量。由于血容量減少、血粘滯度提高,同時血流緩慢,從而使得血栓形成的幾率增加。冠心病患者往往在凌晨發(fā)病,就是這個道理。
3、冠心病發(fā)展的危險增加。血脂和血糖代謝異常促使冠狀動脈粥樣病變的發(fā)展。
4、肌肉萎縮和肌力下降,使得運動能力下降。
適當運動——冠心病康復的超級藥丸
適當?shù)倪\動可以有效防治不運動導致的上述弊端,還可以改善情緒,促進消化功能,緩解精神和心理壓力,調節(jié)神經系統(tǒng)功能,降低血壓,增強機體免疫力。
較長時間的體力活動可以促進肌肉釋放一種特別的物質,叫做內啡肽,也就是身體自己產生的嗎啡類物質。這類物質不僅可以使人有明顯的愉悅感,有突出的止痛作用,也有利于幫助戒煙。
長期運動訓練還可降低長期服用的藥物的數(shù)量和頻次,降低對藥物的依賴性。
冠心病康復的誤區(qū)——只有病情穩(wěn)定才能運動
一直以來,冠心病的運動康復在很多人眼里只針對于病情穩(wěn)定的冠心病患者,但實則不然。冠心病的運動康復應該貫穿于整個疾病過程中。
1、急性期康復:指急性心肌梗死兩周以內或冠狀動脈搭橋術后的早期康復。生命體征一旦穩(wěn)定,無合并癥時即可開始進行康復治療,減少絕對不運動的不利影響。康復治療主要包括床上活動、呼吸鍛煉、坐位、步行、排便指導、心理康復與常識宣教。
2、穩(wěn)定期康復:針對出院后病情處于較穩(wěn)定狀態(tài)的冠心病患者,可以進行一些比較和緩的活動,但是不做劇烈活動。
3、恢復期康復:包括有氧訓練、循環(huán)抗阻訓練、柔韌性訓練、醫(yī)療體操、作業(yè)訓練、放松性訓練、行為治療、心理治療等。
一張完整的運動處方——教你如何正確適量的運動
冠心病患者經過心血管功能評估后,由??漆t(yī)生制定個性化的康復方案,其中運動處方是整體方案的基礎。
什么叫運動處方?運動處方的組成包括:運動方式、強度、時間、頻率,注意事項。常見的運動方式包括:有氧運動、抗阻運動、柔韌性訓練等。其中有氧訓練是冠心病運動處方中最核心的訓練方式。
有氧訓練具體是指什么運動?有氧運動的特征是中等強度、大肌群、動力性、周期性的運動。常見的有氧運動方式有:步行、慢跑、登山、騎車、游泳,固定踏車、活動平板(跑步機)等。合理的每周總運動量為700—2000卡(相當于步行10—32千米)。有氧訓練的預設強度(靶強度)為最大運動強度的50%—80%,每次運動時間為20~40 min,達到靶強度時間至少15min,運動3—5次/周。
什么是適量的運動強度和運動量?大家要記住兩個術語:運動強度是指單位時間的運動量,而運動總量是指整個運動訓練期間的運動量。
有兩個簡易的標準。合適的運動強度:運動時稍出汗,輕度呼吸加快但不影響對話。合適的運動總量:運動訓練次日晨起時感舒適,無持續(xù)疲勞感和其他不適感。
更加精準的運動強度和量則需要根據(jù)心肺運動試驗的結果,由專家確定。在運動訓練時,如果有較大心血管風險,則需要有心電圖的監(jiān)護?,F(xiàn)在物聯(lián)網技術的發(fā)展,已經有產品可以實時采集心電和身體運動信息,通過手機信號傳輸,結合App技術,實現(xiàn)遠程監(jiān)測、訓練指導和大數(shù)據(jù)分析。
此外,還有哪些運動方式適合冠心病運動康復?
抗阻運動:主要是鍛煉肌肉的力量和肌肉的耐力。常用的方法有:彈力帶運動、啞鈴、沙袋或者運動器械。初始推薦強度為:上肢為一次最大負荷量(即在保持正確的方法且沒有疲勞感的情況下,一個人僅一次重復能舉起的最大重量)的30%—40%,下肢為50%—60%,重復8—12次為一組。每次訓練8—10組肌群,軀體上部和下部肌群可交替訓練,切記運動過程中用力時呼氣,放松時吸氣,不要憋氣。
柔韌性訓練:主要作用是拉伸肌肉和韌帶。雖然對心血管疾病無直接治療作用,但有利于預防運動損傷。建議強度為有拉伸感覺而無明顯疼痛,每次持續(xù)時間15—30s左右,總時間10min左右,鼓勵每天進行。
運動訓練過程中應該注意什么?選擇適當?shù)倪\動,避免競技性運動。每次訓練都必須包括準備(熱身)、訓練和結束(放松)活動。避免運動損傷和增加心血管適應性,避免心血管意外。熱身和放松活動應該分別為5—10分鐘。只在感覺良好時運動,感冒或發(fā)熱消失兩天以上再恢復運動。寒冷和炎熱氣候要降低運動量和運動強度,避免在陽光下和炎熱氣候時劇烈運動。不宜在極端天氣下鍛煉,如冷熱風會額外增加心血管的負擔。早晨是心梗、腦血栓等心腦血管疾病的高峰時間段,早晨鍛煉前應補充300-500ml水分。飯后不做劇烈運動。穿舒適、透氣的衣服和鞋,衣領解開,上坡時要減慢速度。警惕癥狀,運動時如發(fā)生心絞痛或其他癥狀,應停止運動,及時就醫(yī)。中老年人可以去醫(yī)院做心肺運動試驗保證鍛煉的安全性。運動治療必須持之以恒才能達到效果,運動處方必須定期復評和調整。
最后,需要提出的是,目前國內心臟康復的專家共識中已經明確提出了冠心病康復的五大處方:藥物、行為(戒煙)、飲食(營養(yǎng))、運動、心理干預,五項內容共同構成冠心病管理的堅固圍墻,缺一不可。一些新技術的應用,如可穿戴式設備和物聯(lián)網技術的開展,讓冠心病的醫(yī)療走出醫(yī)院大門,延伸到社區(qū)和患者家庭,形成真正的康復醫(yī)療體系。
運動是良藥已經成為大家的共識,合適的運動應該成為冠心病患者的基本醫(yī)療手段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