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瑞華
如果說,倫敦奧運會是史上最社交化的一場奧運會,那么里約奧運會是史上新媒體最廣泛應用的奧運會。
四年一度的奧運會,不僅是一場全球體育盛事,更是一場品牌盛宴。
奧運會被譽為大型體育賽事皇冠上的一顆寶石,其吸睛程度幾乎沒有其他體育賽事可以與之比肩。2012年的倫敦奧運會,全球220個國家和地區(qū)獲得電視轉播權,至少36億人在電視上觀看奧運比賽,190家正規(guī)賽事機構網(wǎng)站轉播賽事,24億人通過網(wǎng)絡進行了收看。
今年的里約奧運會,從2016年4月到2016年6月,YouTube上奧運贊助商的廣告取得了相當于超過400年的觀看時長,在網(wǎng)上,里約奧運會的話題聲量也超過了今年超級碗7%。如此大的傳播價值,自然成為媒體和品牌都不會錯過的盛會。
今年的里約奧運會,正逢移動互聯(lián)網(wǎng)飛速發(fā)展,用戶觀看比賽的習慣已經(jīng)發(fā)生了變化,新的媒介平臺和技術的崛起,改變了品牌營銷的大環(huán)境,品牌奧運營銷也呈現(xiàn)出新的變化。在這種變化的環(huán)境下,營銷人有了更大的選擇和發(fā)揮空間。如何搭上奧運會這個熱門話題,保持品牌的營銷相關性,如何憑借創(chuàng)意、傳播渠道和技術,持續(xù)奧運話題傳播所帶來的熱度?
非贊助商風頭壓過贊助商
根據(jù)國際奧組委信息,奧運營銷收入中有45%來自贊助,2012年倫敦奧運會的贊助費達到了11億美元,2014年的時候,國際奧組委就宣布,里約奧運會贊助費用已經(jīng)達到26億里亞爾(10億美元),有望超過倫敦奧運會。今年的12家奧運國際頂級贊助商包括Atos, Bridgestone、Coca-Cola、Dow、GE、McDonalds、Omega、Panasonic、Procter & Gamble、Samsung、Toyota和Visa,平均贊助費在2億美元左右。
一直以來,為了保護贊助商的權益,國際奧組委有一個Rule 40,該規(guī)定禁止非官方贊助商在奧運會期間將運動員、教練和其他相關人員的肖像用到自己的廣告中。今年,奧組委放寬了這條規(guī)定,只要在1月27日之前提交申請,非官方贊助商也可以推廣告,但不能使用“奧林匹克”等相關字眼,或者向觀眾暗示與里約奧運會之間有關系。
這樣一來,一些非贊助商就可以利用與一些知名運動員之間的合作關系,一樣在奧運會期間大有作為,風頭蓋過了那些花費了高額贊助費的品牌。
例如,作為奧運會非贊助商,耐克就深諳擦邊球營銷之道,從8月5日到8月21日,在里約全程帶來一系列免費的體育活動,讓普通人在奧運會期間動起來。結果,不少調(diào)研公司的數(shù)據(jù)顯示,很多消費者都誤以為耐克是官方贊助商,而真正的贊助商是阿迪達斯。
RealTime Report報告顯示,在社交媒體上,耐克的關注度更高,在奧運會期間,Twitter上有16020條把耐克和“奧林匹克”聯(lián)系起來的推文,而相比之下,阿迪達斯只有9300條。耐克在Facebook上增加的粉絲數(shù)是阿迪達斯的兩倍。
非贊助商Under Armour找了“飛魚”菲爾普斯拍攝了一支廣告,通過菲爾普斯,人們很難不將他和奧運聯(lián)系起來。
正因為如此,一些贊助商也在開始考慮高昂的贊助到底值不值的問題。麥當勞的John Lewicki表示,“如果我們發(fā)現(xiàn)Rule 40影響到贊助商的權益,將會重新進行協(xié)商?!?/p>
移動不再是“第二屏”
在過去,移動端被稱為“第二屏”,是電視、電腦等屏幕之外的一個補充。但最新的《里約奧運會:移動之年》(2016 Rio Olympics:the Year of Mobile)顯示,移動已不再是第二屏,而是受眾觀看比賽的首選渠道。70%的移動設備用戶表示,他們計劃在智能手機和平板上來觀看比賽,僅23%的人會把移動設備作為第二屏。移動應用基礎設施和體驗公司Phunware針對美國500名互聯(lián)網(wǎng)用戶的調(diào)查也顯示,移動是他們觀看比賽更為重要的渠道。
因為受眾希望在奧運會期間,可以自由地選擇比賽的國家、運動員和比賽項目,而移動端無疑可以讓受眾可以自由地選擇觀看的時間、地點和內(nèi)容等。
例如里約RioGale?o機場就耗巨資推出RioGale?oApp,該App提供一些基于地理位置的功能,包括支持乘客支付機場停車費、訪問室內(nèi)地圖以及詳細的線路導向和航班信息等。BBC Sport推出“My Sport”功能,受眾可以根據(jù)自己的興趣定制比賽結果推送。
社交互動成主流
作為移動互聯(lián)網(wǎng)大背景下的奧運會,社交網(wǎng)絡是主要的營銷渠道之一。今年奧運會期間,贊助商在里約投入的錢比四年前的倫敦奧運會少了很多。倫敦奧運會的時候,麥當勞有一個32000英寸的場所,而里約場館只有倫敦場館的一部分那么大;可口可樂也沒有在里約展示大量的Logo。因為它們的目標受眾不在里約的大街小巷,全世界的注意力都在數(shù)字屏上,所以品牌把重心也轉移到數(shù)字渠道和社交媒體上。
調(diào)查顯示,在16歲到25歲的年輕受訪人中,微信(51%)、社交網(wǎng)站App等新媒體(43%)是他們關注奧運信息的主要渠道,而在年齡更大的群體中,微信同樣在信息渠道上占比超過傳統(tǒng)媒體。
在Twitter上,#Rio2016這個話題引發(fā)了1.87億條討論,推特印象也達到750億次。同時,有2.77億人在Facebook上一共發(fā)起15億條關于里約奧運會的討論,1.31億用戶在Instagram上發(fā)起9.16億條討論。
直播風頭正勁
本屆奧運會,圍著電視機看直播的人越來越少,而另一種直播正在興起——網(wǎng)絡直播。這個這兩年興起、今年大火的渠道,在奧運會期間刷了一把存在感。幾乎所有話題性的運動員都參與了直播。
“洪荒少女”傅園慧走紅之后的第一個直播,直播的觀看人次和回放人次超過了千萬,1小時的直播時間里,粉絲瘋狂消費32萬。張繼科在花椒進行獨家直播,因人氣太旺而導致服務器被刷爆。
此外,蘇炳添、杜麗、菲爾普斯、中國女排和郎平等都入駐直播平臺,這種兼具媒體屬性和社交屬性,又可以和體育明星互動的方式,比起“你說我聽”的傳統(tǒng)模式,更受90后、00后年輕人的喜愛。
奧運周邊內(nèi)容走紅
不得不承認的是,受眾對奧運周邊內(nèi)容的關注度要遠遠高于對賽事本身的關注。本屆奧運會上出現(xiàn)了不少體育界的“網(wǎng)紅”,“洪荒少女”傅園慧、國民老公寧澤濤、小藏獒張繼科,田徑“舞王”張國偉,甚至是秦凱求婚何姿,“不懂球的胖子”劉國梁等,無不在新媒體平臺引發(fā)現(xiàn)象級的關注,甚至在奧運期間長期霸占微博等新媒體平臺。
例如在里約奧運會上奪得花樣游泳團體銀牌的梁馨枰是活躍在B站上的美妝博主,百度指數(shù)顯示,從8月9日開始,“梁馨枰”的搜索量迅速增長達到高峰,并在奧運期間保持熱度。8月24日,梁馨枰?guī)os妝容在B站直播之后,百度指數(shù)再次達到頂峰,其中梁馨枰美妝博主的身份是其走紅的重要原因。
【專家QA】
移動已經(jīng)不再是“第二屏”
如果說,倫敦奧運會是史上最社交化的一場奧運會,那么今年的里約奧運會,則是一場最移動的奧運會。隨著智能手機和平板電腦的普及,越來越多的受眾選擇通過移動端來觀看比賽,移動端甚至不再是輔助性的“第二屏”,而成為更多觀眾首選的觀看渠道。
DSP公司舜飛科技首席戰(zhàn)略官Mahdi Shariff在接受《成功營銷》記者專訪時,介紹了當前受眾向移動端轉移給品牌營銷帶來的影響,并闡述了品牌在奧運營銷上面臨的機遇和挑戰(zhàn)。
Mahdi Shariff表示,在一項關于受眾會通過哪個設備來觀看比賽的調(diào)查顯示,超過一半的受訪人表示,他們會在移動設備上觀看比賽,其中52%的人會通過電視來觀看比賽。尤其是在中國市場,受眾通過智能手機、平板電腦觀看比賽的比重要高于西方國家的受眾。
與此同時,品牌在移動端的投入也隨之加大,移動端的預算目前已經(jīng)占到相當大的比重。相比于2008年和2012年兩屆奧運會,當時移動端的預算投入大約占到5%和15%,而到里約奧運會時,這個比重已經(jīng)超過了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