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允俠
“媽媽快看,那是什么?”
暑假帶女兒回老家,夜晚無事,母親就帶著我和女兒興致勃勃地去她的小“菜園”摘小番茄。走著走著,草叢里飛出一個亮亮的小東西,女兒驚奇地問我。
“螢火蟲啊,你不認識?”我詫異地問道。
女兒搖搖頭。
長到十幾歲的女兒竟然不認識螢火蟲!那么,“銀燭秋光冷畫屏,輕羅小扇撲流螢”,這優(yōu)美而靈動的古詩的意境她是無法欣賞了;那么,“囊螢映雪”,晉時好學而家貧的車胤借螢火蟲之光徹夜苦讀的故事她是沒處體會了;那么,“老翁也學癡兒女,撲得流螢露濕衣”,這個學小兒撲流螢的可愛又可笑的“老翁”她也一定無法理解了。
螢火蟲,這夏夜的小精靈曾給了小時候的我們多少樂趣啊。
記得從前,家門口是一片一片的麥田和玉米地,一條小馬般奔騰不息的小河,小河的兩旁站著兩排“嘩啦啦”唱著歌的大樹。一到夏天,我們就拿了個瓶子出去,在玉米葉子上捉金龜子,在樹上逮還沒來得及蛻變的知了猴,有時會捉到頭上長著兩條長長的觸角、漆黑的身上點綴著白點的“天?!薄?/p>
但在夏天,沒有任何一只小蟲會比螢火蟲更加浪漫和美好。捉一只螢火蟲放在掌心里,你的手掌亮晶晶黃澄澄,好像充滿魔法;拎一只裝滿螢火蟲的小瓶子走在路上,仿佛周身都籠罩在夢幻里;放飛幾只螢火蟲在蚊帳里,就像天空里的小星星落到了你的家。
“螢火蟲為什么會發(fā)光?”女兒問。
小時候,我也這樣問過奶奶。
奶奶說,從前有兩只相親相愛的螢火蟲,他們本來不發(fā)光的,后來其中的一只走丟了,另一只就整日整夜地去找它。到了晚上什么都看不見了,螢火蟲開始絕望的哭泣,哭著哭著,它的身體發(fā)光了。這樣它在夜晚也能尋找另一半了。
然后所有的螢火蟲都開始發(fā)光了。為了找到那只只屬于自己的愛人,它們努力地讓身體發(fā)出光芒,在黑暗的夜空中,明起一盞小小的燈。如果等的那只沒有來,它就會一直亮下去。
奶奶還說,螢火蟲住在龍的鱗片里,每天五更時分它就會飛回龍鱗去。如果你不信,你就跟著它去看看。
在奶奶低沉而緩慢的聲音里,在美好而浪漫的故事里,在幽幽的螢光淡淡的夜色里,我很快就甜甜地睡去了,夜里的夢也是一閃一閃的。
“清夜長,夢回廊。夏日流螢籬笆上。幽草舞螳螂。”那時的夏夜多美??!暑熱散盡,黑夜來臨,螢火蟲三三兩兩地打著小燈籠出現(xiàn)了。接著越來越多,亮亮閃閃地飛舞著,只要一伸手就可以捉到。它們把小河照得亮晶晶,好像銀河一般,一群孩子沿著銀河嘻笑著追逐了很長一段路,為了要看一看龍的樣子。
席慕蓉在《夏夜的傳說》里寫道:“在銀河漩渦的觸手間/據(jù)說/要用五十億年/才能等到太陽的光芒/巨大的星云里/要怎樣孕育/才能等到一場相遇……”
一只螢火蟲要用50天時間才能變蛹成蟲,然后換來大約5至10天的生命。在它短短的一生里,為了求偶,它可以持續(xù)明亮一二十分鐘,之后逐漸死去。它們熠熠生輝的時光越長久,剩下的生命也就越短暫,那是它們一生中最隆重、也最凄美的時刻。
哦,這喝著露水不染塵埃的小生命,這飲著花粉滿身仙氣的小可愛,這為了愛勇敢地燃燒自己的小精靈!在瑪雅人的記載中,螢火蟲是攜帶著神圣的星之光芒的神靈,被奉為“星神”。
可是如今我們的星星之神在哪里呢?我們在草叢里找來找去,就那么一只孤獨的螢火蟲,沒有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