盧翔遠
摘 要:交往,不僅在社會生活中非常重要,在學校生活中也必不可少。文章從學生學校生活層面,來分析學生交往障礙的現(xiàn)象,討論教師的應對策略,以盡快幫助有交往障礙的學生走出困境,得到關愛。
關鍵詞:交往障礙;學生;欺負現(xiàn)象
一、交往障礙的現(xiàn)象
學生的交往障礙多有發(fā)生。最明顯的交往障礙就是欺負現(xiàn)象,即反復、持續(xù)、故意的傷害行為。1983年,挪威的三名中學生因不堪忍受在學校里其他同學的欺負而相繼自殺,這一事件引起了政府與社會的關注,最終引起全歐洲范圍內對該問題的大規(guī)模研究。
1.欺負現(xiàn)象的類型
(1)直接身體欺負:如打人、踢人、敲詐勒索等。
(2)直接言語欺負:如罵人、恐嚇、羞辱、諷刺、起外號等。
(3)間接欺負:欺負者一方借助于第三方實施的攻擊,如造謠離間、網(wǎng)絡流言蜚語和社會排斥等。
2.欺負現(xiàn)象的表現(xiàn)
初中階段的欺負現(xiàn)象呈現(xiàn)明顯的群體化特點,欺負方式以直接的語言欺負的發(fā)生率最高;高中、大學階段的欺負以間接欺負為主,并以散布流言蜚語(特別是網(wǎng)絡流言)的發(fā)生率最高。
3.受欺負者的表現(xiàn)
在學校里,受欺負者在受欺負后,往往注意力分散、不自信、無安全感,不愿意到學校上學,也不愿意和老師交談,特別是在向老師反映過后卻沒有得到老師重視和理解的情況下,他們只能在心里默默承受痛苦的煎熬。從而影響了學習,導致成績下降,受到家長、老師更多的責備。
4.欺負現(xiàn)象的研究分析
研究發(fā)現(xiàn),與那些采用打人、罵人、羞辱和嘲弄等直接欺負形式的欺負者不同,那些采用造謠離間、社會排斥等間接欺負形式的欺負者,在學業(yè)表現(xiàn)上并不差,甚至還有更好的表現(xiàn),因此很容易被教師所忽略或包容。
二、教師應對的策略
1.心理輔導找信心,同伴交往練技能
案例1:某學生小紅,長得不夠漂亮,很多同學就給她起外號,經(jīng)常羞辱、諷刺、挖苦她。時間一長,小紅越來越自閉、內向,害怕和同學們交流。教師發(fā)現(xiàn)這個問題后,組織了以“什么是美”為主題的班會。班會上大家積極參與討論什么是美,其間小紅也一直偷偷地關注。在這之后,同學們笑話她的行為逐漸沒有了,小紅也漸漸找回了信心,走出自閉,融入了同學們中間。
教師能及時發(fā)現(xiàn)學生存在的交往障礙,并能采取行動,給學生以信心,幫助他們走出困境,這是非常可貴的。讓內向的學生融入班級大集體中,讓有交往障礙的學生在集體中鍛煉交往技能,同樣也可以幫助他們改善交往障礙。
2.整肅班風立規(guī)范,樹立正氣正能量
案例2:某男生小軍和某女生小麗平時關系不錯,經(jīng)常一起討論問題,互相學習幫助,但是班里某些同學傳播流言蜚語,說他們談戀愛……小軍和小麗聽到后,很苦惱,又不知道如何去反駁,只能不再討論問題,也不敢互相說話交流,不知如何是好。教師發(fā)現(xiàn)問題后,及時深入了解情況,整肅班風,樹立積極向上、勤奮學習的正氣,鼓勵互相團結、互相幫助的好習慣,抵制流言蜚語,及時把班級引導到正確的前進方向上,也幫助了小軍和小麗。
3.欺負現(xiàn)象零容忍,心靈撫慰獻愛心
案例3:某高一男生小李特別喜歡踢足球,該學生家庭條件較好,結果被幾位高年級踢足球的“小流氓”盯上,每天一起踢球結束后,他們就圍住小李,并敲詐勒索,同時還威脅他不能告訴老師和家長。事情發(fā)生后,小李不敢吱聲,偷偷拿家里的錢“上交”;同時,小李上課時精神恍惚,注意力很難集中,成績下降得很快。
老師發(fā)現(xiàn)了小李的上課表現(xiàn)導致成績下滑,及時與小李交流,但是小李因為恐懼,支支吾吾,不敢說出來;老師跟家長私下交流小李的變化,家長也反映了家里丟錢的事情,大家都感覺小李肯定心中有事,所以只能想辦法讓小李說出事實的真相。
事情最終得到了解決。這與老師及時發(fā)現(xiàn)學生的在校表現(xiàn),合理地處理本次事件是分不開的。所以教師平時要仔細觀察,對欺負現(xiàn)象及時處理,才能不至于讓事情惡化,才能幫助孩子擺脫困難。
三、結語
總之,在學校里,我們要積極關注受欺負的學生,主動找他們談心交流,幫助他們走出迷茫;隨時關注打人、罵人、踢人、羞辱、諷刺、起外號、恐嚇、敲詐勒索、造謠離間、網(wǎng)絡流言蜚語和社會排斥等欺負行為,嚴厲整治欺負者,樹立班級正氣,創(chuàng)造溫暖和諧的學習環(huán)境,使學生們健康成長。
參考文獻:
[1]鐘志農.善待處境不利的學生——校園危機干預的再思考[EB/OL].http://www.docin.com/p-1139310244.html,2015-05-02.
[2]王昉荔.中學生人際交往的困境及對策[J].教學與管理,2007, (12):37—38.
(作者單位:曲阜師范大學附屬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