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惠斌?王建仁
【摘 要】 “做好輿論引導工作,一定要把握好時、度、效”,“時、度、效”屬于新聞的基本要素。本文從新聞播音藝術的實踐出發(fā),舉例探析新聞播音的“時”“度”“效”,探索實現(xiàn)輿論工作科學性與播音藝術性的有效結合。
【關鍵詞】 時、度、效;新聞播音
習近平總書記在2016年2月19日黨的新聞輿論工作座談會上指出:新聞輿論工作各個方面、各個環(huán)節(jié)都要堅持正確輿論導向。新聞輿論的內涵非常豐富、外延非常廣闊。新聞媒體作為黨和人民的喉舌,堅持宣傳“時度效”和 “三貼近”原則,多宣傳報道人民群眾中的先進典型和感人事跡,讓群眾愛聽愛看,產(chǎn)生共鳴,從而弘揚社會的正氣,促進社會的和諧穩(wěn)定提供精神養(yǎng)料。2013年8月19日,習近平總書記在全國宣傳思想工作會議上就曾提到,把握好“時度效”是對整個宣傳思想工作提出的要求。本文從新聞播音藝術的實踐中來探索新聞播音的“時”“度”“效”。
一、新聞播音的“時” 要播出新鮮感
縱覽古今,東西方對新聞的解釋,都離不開“時間”的坐標軸,“新近、最近、最新”是概括新聞定義的必用詞語。甚至有學者提出:“時間是新聞的生命”。[1]
新聞播音員要播好新聞就要從宏觀、中觀和微觀三個層面來體會新聞的“時”。
首先,從宏觀上來說,“時”就是指“時代”,可以理解為“時間線”概念,如改革開放時代、internet時代、媒體融合時代、……無人駕駛時代、機器人時代。每個時代都有每個時代的特點和主題,新聞播音員的成長歷程本身也是在經(jīng)歷著不同的時代。
其次,中觀層面上來理解“時”,是指“時期”,可以理解為“時間段”概念,如金融危機時期、經(jīng)濟轉型時期。每一個新聞播音員的職業(yè)生涯都會經(jīng)歷不同時段的社會重點,感受不同時期的新聞與社會變革的關系。而新聞也是表現(xiàn)此時期社會特征的一面鏡子,或因其而生,或環(huán)其而行,或緣其而伸。
第三,微觀的“時”就是指“時刻”,可以理解為 “時間點”概念,也就是事實發(fā)生與新聞報道的發(fā)出之間的時間距離。微觀的“時”會表現(xiàn)在每一條新聞里,新聞播音員在播音時一定要用心感受,用聲傳遞。
廣播新聞播音作為有聲語言的藝術,廣播新聞播音員要把記者采寫的稿件變得更有溫度更有生命,這就要求播音員要對所播新聞稿件進行思想上的二次加工,二次創(chuàng)作,力求把每一篇要播出的新聞稿件內容表達得更精確、更鮮活、更具有美感。廣播新聞的新鮮感源于播音員對新聞稿件“先睹為快之后產(chǎn)生的欲先吐為快的沖動”。[2]新聞播音的“時”體現(xiàn)在要播出新鮮感,要求播音員要深刻理解稿件內容,感悟新聞事件(或人物)的意義,挖掘出此篇新聞報道的思想性和指導性,以深求新。找準“新聞眼”,著力強調。
西安新聞廣播2月29日播出的《西廣早新聞》中《手機申辦綠標 隔天送達 蓮湖區(qū)“互聯(lián)網(wǎng)+政務”方便群眾辦事》這篇新聞報道。[3]
播音員如何播出這條新聞的“時”,是考驗新聞播音員的基本功,在重音的處理上要特別講究,例如新聞導語中“在洛陽工作的西安人柴先生近日收到了蓮湖區(qū)政府政務服務中心郵寄過來的機動車綠色環(huán)保標志,他說,頭天在手機上操作了幾分鐘,隔天就收到了綠標,足不出戶辦成事,真輕松。”的“近日”、“頭天”、“隔天”三個表述時間的詞,分析對比,“近日”是交代這條新聞的背景時間(宏觀層面),無需做重音的特別處理,而“頭天”、“隔天”的時間對比則是反應“互聯(lián)網(wǎng)+政務”方便群眾辦事的“效率”,所以要播出“時”(微觀層面),就要在這兩個時間點上做“重音”的特別處理,加上得當?shù)恼Z氣使整個導語拎起重點,揭示價值,突出基調,同時也體現(xiàn)了這條新聞的“醒目”程度。
主體部分是承接導語的概括,語氣明顯比導語部分低一點,平緩一些,要播出“從頭說來”和“娓娓道來”的感覺,播音在流暢的敘述中一一展現(xiàn)了整個新聞事件的動態(tài)發(fā)展和脈絡層次。
新聞主體部分背景情況的交待“由于工作調動,在西安買車的柴先生連人帶車到了洛陽。因為車是西安牌照,只能在西安辦理綠標。他正發(fā)愁的時候,在新聞上看到可以網(wǎng)上辦理業(yè)務,還可以下載手機APP辦理業(yè)務,就想試一試?!备故录囊饬x顯現(xiàn)突出,主體部分中“不到一分鐘,柴先生在手機上搜索下載了‘蓮湖政務服務移動客戶端,上傳了自己用手機拍攝的行駛證照片。幾分鐘后,政務服務中心后臺的工作人員審核通過了行駛證,即時為柴先生打印了綠標。他選擇了貨到付款的郵寄服務,服務中心當天就向他郵寄了綠標。整個網(wǎng)上操作過程用了幾分鐘,省時又省力”?!安坏揭环昼姟薄ⅰ皫追昼姾蟆?、“當天”更是體現(xiàn)了這條新聞在中觀層面上“互聯(lián)網(wǎng)+政務”方便群眾辦事的前后對比。在播主體內部層次的這段時,播音員不僅要注意會運用聲音上高低的對比,還要能自如的掌握節(jié)奏的疏密調整與變化,對于稿件中不重音的文字內容,在播音時往往是“加快語速、放平語勢、說清帶過”,而對于稿件中重點要突出的內容則須“放慢語速、揚起語勢、說透加重”。在這一快一慢,一平一揚,一輕一重的對比反差中讓聽眾感受新聞播音的錯落有致和靈動之美,除了能“醒耳”之外,更能“醒心”,把聽眾帶入對新聞重點內容的注意和思考中。
結尾部分“蓮湖區(qū)政府政務服務中心主任李小軍說:除了能解決柴先生為愛車辦綠標問題,‘互聯(lián)網(wǎng)+政務能辦的事兒還不少呢?,F(xiàn)在,群眾只要登錄服務中心的網(wǎng)站,辦理醫(yī)???、老年優(yōu)待證、營業(yè)執(zhí)照、預約登記結婚、預約辦理護照……188項業(yè)務全部可以網(wǎng)上辦理或者預約。根據(jù)辦理流程,像機動車綠標這種即辦件當時就能出結果,像經(jīng)營許可這種當時不能辦理必須現(xiàn)場提交材料的承諾件也可以在網(wǎng)上提交預審材料,工作人員先在網(wǎng)上幫群眾審核好各種表格材料,再現(xiàn)場提交就能確保一次成功,群眾辦事再不用一趟一趟來回跑了?!痹谛侣勚黧w部分播出了新聞事件的來龍去脈之后,結尾部分一般要播出“概括性評價”和“展望”的意味,語氣上明顯要明朗舒展一些,播出新聞“延伸感”的同時自然收尾結束。
二、新聞播音中的“度” 邏輯的嚴密度
從信息傳播角度看,信息具有某種守恒性,如果缺乏某種信源,那么其他的信源就會立即填充進來以修補信息的缺失、保障信息的完整和流通,從而形成“渠道補償效應”[4]。廣播新聞節(jié)目由于有著天然信源權威優(yōu)勢所以對大家所關注的熱點的“度”的把握顯得極為重要,而新聞播音中如何掌握好、體現(xiàn)好“度”是考驗新聞播音員的業(yè)務能力的又一衡量標尺。我們常說的分寸、尺度、火候均屬于度。邏輯的嚴密度、信息的準確度體現(xiàn)了新聞中“度”的科學的一面;寫作手法的度、新聞倫理的度則體現(xiàn)了新聞中“度”的藝術的一面。
新聞播音尤其是新聞評論的播音更要做到邏輯的嚴密度,因為新聞評論播音的觀點和態(tài)度是通過嚴密的推理和科學的論證表現(xiàn)出來的,評論的力量就是邏輯的力量。
以西安新聞廣播4月25日播出的《西廣早新聞》中《加快構建容錯機制,釋放更多創(chuàng)新活力》這篇評論報道為例,[5]要播好這篇新聞評論必須要播出這篇評論邏輯的嚴密度,主要要解決好兩個問題:條理清楚,重點突出。這就要求播音員在播這篇評論之前先分析清楚這篇評論的嚴密的推理和論證過程、層次的歸并和劃分、如何組織好語句等。播之前播音員要把握好整體的推理過程:全篇共五個自然段可歸并為三層意思:第一層為第1自然段,第二層為第2至4自然段,第三層為第5自然段。這三個層次就構成了全篇整體的推理過程:要以包容之心對待干部失敗失誤,加快構建建立在底線基礎之上的容錯機制。
加快構建容錯機制,旨在為改革創(chuàng)新者提供支撐,釋放出更多的創(chuàng)新活力、加快構建容錯機制,要落實“三個區(qū)分”的要求,進一步調動廣大干部的工作積極性、加快構建容錯機制,要強化底線意識,認真糾錯,做到“不忘初心”。只要建立起容錯機制,讓勇于干事者輕裝上陣,有擔當、敢作為、善作為,釋放更多創(chuàng)新活力。
要播好新聞評論的邏輯嚴密度,語句重音位置的確定也很重要。根據(jù)稿件內容理解需要著意強調的詞或詞組在新聞播音中一定是重音處理。以這篇評論稿件為例分析語句重音構成全文邏輯鏈條的具體環(huán)節(jié)——從第一句推出第二句(人非圣賢,孰能無過→要以包容之心對待干部失敗失誤,加快構建建立在底線基礎之上的容錯機制,目的在于調動干部干事創(chuàng)業(yè)的積極性,是貫徹黨中央全面從嚴治黨要求、增強干部隊伍活力的重要舉措。),從第一層推出第二層(要以包容之心對待干部失敗失誤,加快構建建立在底線基礎之上的容錯機制→為什么要加快構建容錯機制、加快構建容錯機制,如何具體落實、具體怎樣實施?),環(huán)環(huán)相扣,才構成了評論文章嚴密的邏輯推理過程。如果播音員沒有理清稿件的邏輯,一處語句重音播錯了,下一句就無從承接。
另外,新聞播音員還需要理解和把控所播新聞的高度和觸及的深度等,高度既要播出新聞的政治高度、思想高度、哲學高度,也要播出社會高度、道德高度、人性高度等。深度就是新聞所觸及到的縱向維度,播音員在理解新聞稿件時要感受新聞要揭示的深層矛盾以及意義,要能分析出能播出新聞邏輯的嚴密度。
三、新聞播音中的“效” 情聲氣的結合
效,顧名思義是指效果、效益、效用。效的表現(xiàn),可以分為認知、心理和態(tài)度、行動三個層面。想達到新聞播音中的 “效”,要做到“在情聲氣相結合統(tǒng)一的前提下的樸實無華、準確清晰、簡潔明快、平穩(wěn)順暢”。
以西安新聞廣播4月25日播出的《西廣早新聞》中《根據(jù)學生困難程度及學業(yè)情況實施相應資助項目 我省高校建檔立卡 貧困生精準資助方案出爐》一稿為例來分析新聞播音的“效”。陜西省有關高校建檔立卡家庭子女精準資助方案近日出爐,資助從2016年秋季學期開始實施,建檔立卡貧困戶子女在學校就讀期間,根據(jù)學生的困難程度及學業(yè)情況實施相應資助項目,向建檔立卡的貧困家庭大學生每生每年發(fā)放6000元的助學金生活補助。此外,符合條件者將獲得5000元國家勵志獎學金。 此次精準資助對象:在普通高校就讀、具有全日制學歷教育正式學籍的農(nóng)村建檔立卡貧困戶子女。高等學校指的是根據(jù)國家有關規(guī)定批準設立、實施高等學歷教育的全日制普通本??聘叩葘W校、高等職業(yè)學校和高等??茖W校(含民辦高校和獨立院校)。
資助條件:首先是申請精準資助的建檔立卡貧困戶子女,同時還必須具備遵守憲法和法律、遵守學校規(guī)章制度、誠實守信、生活簡樸等條件。[6]
這條新聞要播出“效”,首先正確理解主題和基調,主題是陜西省高校建檔立卡,貧困生將獲得精準資助,具體方案已出爐,應把握政府為百姓做好事做實事,解決貧困生上學難題的“正能量”積極向上的基調,用聲樸實無華,以敘述尤其是概括為主,音色明亮,語勢常揚。語氣平實,無拖腔甩調,無濃彩重抹。
播這條新聞氣息下沉,節(jié)奏明快,清晰的文字脈絡更有助于“效”的表達,先播清楚“我省有關高校建檔立卡貧困家庭子女精準資助方案近日出爐”的好消息,再具體播出“此次精準資助對象”的范圍,而后再進一步遞進到“資助條件”,讓受眾從“耳”到“心”體會黨的好政策,感受到政府實實在在為百姓辦實事。
“做好輿論引導工作,一定要把握好時、度、效”,時、度、效是新聞的基本要素,同樣,新聞播音員在新聞播音中感受“時、度、效”也更有助于播音員的“二次創(chuàng)作”,探索播音藝術與新聞輿論引導的更有效結合。
【參考文獻】
[1] http://news.xinhuanet.com/zgjx/2015-06/10/c_134314107_2.htm.
[2] 實用播音教程廣播播音與主持.中國傳媒大學出版社, 陳雅麗.
[3] 西安廣播電視臺新聞廣播《西廣早新聞》,2月29日節(jié)目稿件.
[4] 劉肖.《理智與偏見——當代西方涉華國際輿論研究》,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10.231.
[5][6] 西安廣播電視臺新聞廣播《西廣早新聞》,4月25日節(jié)目稿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