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駐泰國特約記者 黃曉燕
96歲的泰國樞密院主席炳·廷素拉暖日前出任攝政王。他1980年至1988年連任泰國總理,后被普密蓬國王任命為樞密院主席至今。炳·廷素拉暖不僅是泰國政壇的常青樹,還是普密蓬國王的親信老臣。
根據(jù)泰國憲法,攝政王的出現(xiàn)一般有兩種情況。其一,當國王不在泰王國國內(nèi)或因某種原因不能攝理國事時,國王將任命一人為臨時攝政王。其二,在先王逝世、新王未登基的王位過渡期間,由樞密院主席出任臨時攝政王。炳·廷素拉暖屬于第二種情況。作為臨時攝政王,他擁有一項重要權力——簽署和頒布新憲法,而未登基的王位繼承人無此權力。
炳·廷素拉暖是軍人出身,以廉潔管治聞名,傾向妥協(xié)多于沖突。他多次為國王解除危機,在緊急時刻協(xié)助泰王及家人撤離。1981年4月,泰國商人策動少壯派軍人在曼谷發(fā)動政變,炳·廷素拉暖事先得到消息護送泰王和王后逃離曼谷。緊接著,他與軍人談判,說服主要組織者和平解決危機。1992年5月,素金達將軍在選舉落敗后強行自封總理,引發(fā)大規(guī)模反政府游行,軍人政府的武力鎮(zhèn)壓釀成血案。普密蓬國王召見素金達及反對派領袖查隆,予以嚴厲斥責,兩人伏在國王面前長跪不起。自此,泰國政治擺脫軍人專制,開啟民選文官政府執(zhí)政的新時代。據(jù)說炳·廷素拉暖在這次危機中擔任重要角色,深得國王信任。
炳·廷素拉暖作風親民,經(jīng)常應邀在電視臺對時勢發(fā)表感想,最后常免不了清唱一段歌曲與觀眾作別,因而被譽為泰國歷史上歌聲最美妙的總理。
在泰國,炳·廷素拉暖權力到底有多大?記者的泰國朋友如此形容:只要在泰國住上一段時間,就不可能不知道廷素拉暖,他的身影總是出現(xiàn)在電視新聞或街頭的宣傳畫里。他在泰國可說是國王之下、萬人之上。泰國沒有哪個政治家或者名人在公共場合批評或反面評價過他。
炳·廷素拉暖卸任總理職位后,任樞密院主席職務。樞密院是由國王任命的一個咨詢機構,一般由退休總理和退役軍方將領組成,成員不得超過18個。樞密院成員不得具有黨派傾向,不可以是上下兩院議員,不能是選舉委員會成員,不能是國家人權委員會成員,不能是法官,不能是政府公務員或者接受薪水,不得在國有企業(yè)任職,不得表明自己的黨派傾向等。根據(jù)泰國法律,樞密院可在國王缺席時代理國王職權。目前主要成員還包括前總理素拉育·朱拉暖等人?!?/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