壁光
在中國傳統(tǒng)文化中,人與自然的關系被認為是“同質(zhì)異構”的關系,即人類同屬于大自然,有著通一的、神秘的聯(lián)系,自然山水給徜徉其中的人們以“情”“境”,人們對山川的欣賞,不僅僅是投目光于長林豐草之中,而把注意力集中在體味、領略峰巒煙霧的“境”中。走進畫家王身銘的山水世界,也便走進這中國傳統(tǒng)哲人思想“生生不息”的“山川之境”,跟隨畫者去感受這份千年文化積淀與“意向”思維交融中所產(chǎn)生的山水精神的本質(zhì)。
作為邢臺山水研究會會長王身銘出生于河北邢臺,對傳統(tǒng)筆墨的掌握精煉純熟,厚積薄發(fā),在實踐中幻化出自己的山水語言,作品純凈質(zhì)樸、不施濃墨而丘壑自現(xiàn),或古雅、或風韻、或雋永,彰顯出水墨佳作尚意、尚純、樸素的美學追求。
勤學苦練與在中國國家畫院深造的豐富閱歷使得這位年輕的藝術家與他人山水有著質(zhì)的不同,不僅注重畫面構圖飽滿、墨色相生;注重細節(jié)、落款考究;并且關注畫面由內(nèi)而外散發(fā)的氣息,深得川岳之靈氣。作品《湖上有清風》似乎先從嗅覺開始捕獲讀者,清新之氣撲面而來,而后是畫面的構成與墨色的流動,松秀朗潤、靈動圓活。這應得益于畫面的細致梳理與用心經(jīng)營,他的作品常選取一處峰巒丘壑,在畫面中形成一塊主體影像,天際之處山泉沿著山澗緩緩而下,山泉之上云霧繚繞,既使得畫面形成有序的黑白分割,又為秀美的山川景致加入一絲古代文人高渺之氣。同時用純凈的墨色皴擦出山石的層層機理,點染勾畫結合,賦予了筆下山川四時之景變換無窮的魔力。細細讀來,這份天際與山泉的“留白”既是中國傳統(tǒng)藝術中關于“空”與“無”的研究,也是借鑒現(xiàn)代藝術中抽象元素與提升視覺效果的一種探索,在此基礎上,使得筆下傳統(tǒng)山水有著非常強烈的現(xiàn)代意識,相信這份探索并非一日之功,而是長期寫生與實踐所積累而成的。
《一條界破青山色》足以見得是一幅精心之作,展現(xiàn)出了畫家密體山水的強勁畫功,山石的皴擦加上墨色的潤澤,形成柔中帶剛的視覺效果,既畫出了山巒飽滿的軀體,又勾勒出內(nèi)在的筋骨,筆墨之態(tài)直追古意,靜謐深遠,清暢精妙,方寸之間抒大千本色。在他的作品中你能感受到心境的純正,在以心悟道的路上,需要的是繪畫事業(yè)堅持不懈的錘煉,需要對傳統(tǒng)文化體悟于胸、溶于情,方能下筆落墨皆自在。飄逸灑脫而不失質(zhì)樸、濃淡相宜,柔和華姿韻味生,在筆墨渲染中,幻化出心靈的凈土。
在當今紛雜的畫品與畫像中,畫者能夠緊緊捕捉自己創(chuàng)作的思想主題,堅持不懈的深化提純,抓住形式語言的感受,寫生采風不斷錘煉自己的風格,這種對藝術的執(zhí)著的精神應與畫家本身的性格密不可分。為人質(zhì)樸謙遜,爽朗豁達,無時無處不流露出對自然與生活的熱愛,使我們不得不相信,畫家王身銘在山水創(chuàng)作的道路上正在邁向渾然蒼茫的更高的美學境界!讓我們拭目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