匯改打開潘多拉魔盒
李慧勇
申萬宏源證券研究所董事總經理
真正走出困局,需要中國經濟復蘇作為支撐
2015年人民幣改革對于提升人民幣匯率的市場化水平、保障中國貨幣政策獨立性非常必要,但在全球貨幣政策外溢性增強、新興市場貨幣競相貶值、中國經濟仍在尋底、中國的貨幣政策管理水平有待提升的背景下,這一調整猶如打開了潘多拉魔盒,使得原來缺乏彈性的人民幣匯率成為市場關注的焦點,原來并不成為問題的問題顯性化,大家對中國經濟和政策的擔心增加,并且這種擔心不斷在日益聯動的股市債市匯市、離岸市場和在岸市場、中國市場和全球市場之間放大。
具體來看,愈演愈烈的擔心至少包括四方面:
其一,人民幣匯率會貶到什么位置?從出口負增長的情況看,人民幣存在顯著高估;改革前人民幣匯率基本穩(wěn)定,其他新興市場貨幣競相貶值,相對美元貶值幅度在10%-30%,說明人民幣匯率需要調整。人民幣匯改之后總體貶值,也說明人民幣匯率需要調整。但是人民幣匯率目標到底在什么位置,市場并沒有共識,央行也并沒有明確。這決定了除非人民幣一次性貶值到位,否則就會面臨著持續(xù)的貶值壓力,市場會進入一個猜測的惡性循環(huán),這無形之中放大了人民幣匯率貶值的壓力。
第二,外匯儲備還會急劇下降嗎?在人民幣貶值過程中,國家為了避免人民幣過快貶值,會買入人民幣,賣出美元,外匯儲備會不斷減少。2015年外匯儲備從高點的近4萬億美元下降到3.3萬億美元,月均下降500億美元。匯改之后每月下降的幅度顯著提高。外匯儲備是貨幣穩(wěn)定的保障之一,外匯儲備的下降導致市場擔心國家是否有能力穩(wěn)定匯率。
第三,匯率貶值將如何影響雙降?按道理說,放開匯率,改變了過去因為穩(wěn)定匯率而使得利率政策受限的情況,有助于提高利率政策的獨立性。但針對匯率持續(xù)貶值的壓力,也有觀點認為為了減輕匯率貶值的壓力,應該暫緩降息、降準。央行并沒有給出明確的政策邏輯,但從市場期待的降準將息遲遲并沒有看到的情況推測,央行似乎也擔心降準尤其降息會增加貶值壓力,實際上和匯改之前的情況并沒有太大的區(qū)別。
第四,匯率貶值是否導致資產貶值?盡管嚴格來說本幣貶值并不必然意味著房地產股市債市等的調整,其中的關鍵因素是利率,如果利率總體下行,也會出現資產升值的情況,但從亞洲金融危機等新興市場危機的情況看,本幣貶值確實導致資產價格的大幅度下跌。目前中國的情況和1998年亞洲金融危機的情況有諸多相似,人民幣貶值無形之中也放大了人們對股市地產等資產貶值的擔心。
不可否認,人民幣匯率正陷入一個困局。真正走出這一困局,需要中國經濟復蘇作為支撐,但在這一過程中政策也可以有所作為改變目前較為被動的狀況。就目前來說,可以做的是:明確年度貶值幅度或貶值區(qū)間,有利于穩(wěn)定市場預期。每年的貶值幅度可以是5%或者10%,或者某一目標值,避免市場由于過于恐慌導致過大貶值。比如,2016年的貶值目標界定為7,達到目標之后,由于預期人民幣不再貶值,階段性的貶值壓力有望緩解;進一步明確寬松的貨幣政策基調,明確一旦利率超過某一閾值,央行會及時降準降息;穩(wěn)定外匯收支管理政策,如果隨時可以方便地換匯,部分提前換匯的行為有望得到緩解;明確最優(yōu)外匯儲備規(guī)模,緩解大家對于外匯儲備不夠的擔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