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漢地處華中,占盡九省通衢的便利。因此,武漢的美食也變得兼容并包,各式各樣混雜其中,武漢的傳統(tǒng)菜式注重刀工與火候,對于配色和造型的掌握爐火純青,尤其是煨湯的技藝更是不差分毫。
對于年輕人來說,有小吃的地方便是天堂,享譽全國的熱干面,極受當?shù)厝藲g迎的蔡林記的熱干面、老通城的豆皮、四季美的湯包、小桃園的煨湯合稱武漢四大小吃。
蔡林記的熱干面,面彈醬香作料全,以上世紀30年代創(chuàng)立的蔡林記為代表,這是武漢人最珍貴的味蕾記憶。1983年前為三個品種,1996年重張后擴大為8個品種,如今,在保持傳統(tǒng)產(chǎn)品熱干面的同時,“蔡林記”增加的小吃品種達4大類40余種。其面身筋道,晶潔爽口,拌上秘制濃香芝麻醬,味道鮮美,深受廣大市民的贊賞。
老通城的豆皮坐落于漢口中山大道大智路口一家大型酒樓的名字,這家酒樓創(chuàng)辦于1931年,某地原在古漢口城堡大智門外,為城鄉(xiāng)通道,故名通城甜食店,后期改名為老通城甜食店。豆皮本是黃陂的鄉(xiāng)土風味小吃,制法是將綠豆、大米混合磨漿,在鍋里攤成薄皮,以鮮肉、鮮蛋、鮮蝦仁為主制作餡料,創(chuàng)制出三鮮豆皮,皮包金黃發(fā)亮,入口酥松嫩香,人稱“豆皮大王”。
離“老通城”不遠的江漢路口附近,有一家叫“四季美”的小吃店,被武漢人譽為“湯包大王”。其坐落在漢口中山大道江漢路口附近,意為一年四季都有美食供應,如春炸春卷,夏賣冷食,秋炒毛蟹,冬打酥餅等,1927年開業(yè),生意興隆。四季美的湯包制餡講究,先將鮮豬腿肉剁成肉泥,然后拌上肉凍和其他佐料,包在薄薄的面皮里,上籠蒸熟,肉凍成湯,肉泥鮮嫩,佐以姜絲醬醋,異常鮮美,還應時制作蟹黃湯包、蝦仁湯包、香菇湯包、雞茸湯包和什錦湯包等。
如果要想品味一下武漢的煨湯, “小桃園”是最好的選擇。這個小店坐落在漢口勝利街蘭陵路,人稱“煨湯專家”,是來自湖北美食之鄉(xiāng)黃陂的祖?zhèn)髅胤?。該店?jīng)營的主要品種有瓦罐雞湯、排骨湯、蹄膀湯、八封湯、甲魚湯、牛肉湯、鴨湯等。以瓦罐雞湯最著名,其原料為產(chǎn)于黃陂、孝感一帶的肥嫩母雞。將雞塊入油鍋爆炒,再倒入盛有沸水的瓦罐內(nèi),用旺火煮熟,小火煨透,湯鮮肉爛,原汁原味,營養(yǎng)豐富。
蔡林記的熱干面、老通城的豆皮、四季美的湯包、小桃園的煨湯……都讓這座城市散發(fā)著熟悉的味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