佟彤
黃曉明因為長得帥一直被質疑演技,他的長進是從《趙氏孤兒》里面的韓厥開始的,直到后來的《中國合伙人》,演技大長,他自己也敢說“終于從偶像變?yōu)檠輪T了”。不能不說,韓厥的那張“刀疤臉”幫了他不少忙,至少讓他的表演不再做作,因為他一直分外注重而且吃力維護的美貌,被那道刀疤徹底打碎了!像黃曉明這種美男,大都急于尋找顛覆性的角色,年輕時的濮存昕、唐國強都在此列,無非是想通過變丑推翻自己的“花瓶”定位,其迫切程度不亞于一個病人對身體異物的割除,對疾病的消殺。
古希臘有個美少年,叫納西薩斯,許多女人都迷戀她的美貌,但孤傲的納西薩斯不曾動心。一位少女由愛生恨而向天神禱告,女神妮蜜西絲決定懲罰這個傲慢的美男,她要讓無法愛上別人的納西薩斯,愛上自己!
向來心身同理。當一個美人特別把自己的美貌當回事,總在對自己的容顏自我暗示甚至強調時,就成了一種異常心態(tài)。這就和身體一樣,總讓你感到存在的那個器官,一定是出問題的、不正常的,疼痛、麻木、運動不便等,但凡是你能感覺到的癥狀,都是有病的器官在強調自己,以此引起大腦的注意。
疼痛是器官強調其存在的方式,所以胃疼時你才會意識到胃長在哪里,嗓子疼時可以讓你記住扁桃體的位置。醫(yī)學的價值就是消除這種異常的器官感覺,可以通過治療潰瘍、消除炎癥等,根除器官的異常感覺。但是,越來越進步的醫(yī)學發(fā)現(xiàn),很多疼痛是單純的,原發(fā)的,甚至毫無理由的,比如幻肢痛。
在做了截肢手術的病人中,將近30%的人在手術幾個月后,會感到那個已經切掉的肢體還存在,因為那里仍就能感到疼痛,這就是“幻肢痛”。醫(yī)學上推測原因是感覺神經出了問題,所以只能采取切斷脊髓丘腦束的辦法,消除這種沒有緣由的幻痛——疼痛未必是疾病的表現(xiàn),還可能是感覺出了錯,是一種無端的示威。有了這種醫(yī)學的認知,各國的醫(yī)院里逐漸有了疼痛門診,這里的醫(yī)生大多通過割斷總是“謊報軍情”的神經,對于這種沒有緣由的疼痛,采取徹底的,甚至是粗暴的根治。
這個逐漸被提高了的醫(yī)學智慧,如果被借用在生活中,“愛哭的孩子有奶吃”的經驗就會變得不好使。人們慢慢會發(fā)現(xiàn),哭未必都是因為餓,哭有時候就是一種叫囂,只是要引起你的注意,這更令人氣惱,就像美人自戀尚有情可原,是一種“常見病”,至少可以制造成“水仙子”的悲情劇,而丑人自戀就是變態(tài),是“疑難病”“滑稽戲”了,比如最初露臉的芙蓉姐姐,她將丑陋毫不遲疑地裝在自戀的筐里時,就有了“幻肢痛”的錯覺,她大約沒想到,丑陋經常比魅力更要引人注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