顏如玉
人稱王維是“詩佛”。
佛是安靜的,他端坐云臺,低眉淺笑;佛亦是超脫的,凡世間苦厄,皆拈花從容。一個佛字,散發(fā)著禪意的妙香,讓人神怡氣靜。
王維,字摩詰,號摩詰居士?!澳υ憽币辉~出自梵語,乃佛典中的人物。如此這般巧合,仿佛天命注定,這位盛唐詩人此生與佛,冥冥之中早有機緣。
事實上,王維確也篤信佛教。尤其在他晚年,經歷了仕途風波,索性稱病告離,來到一個叫輞川的地方,過起了半官半隱的生活。從此修身養(yǎng)性,潛心參禪,把身心交付給山水與佛理,偌大的天空下,再也沒有名利傾軋,只剩下了簡單干凈。遠離了塵囂俗事,眼凈了,心也靜了,從此日子,過得像落花一樣閑,也像落花一樣靜。
或許在大多數(shù)人眼里,日子當如春花燦爛,才是真正的花好月圓。落花雖美,卻終究是一場凋零,讓人易生愁緒。所以晏殊惋惜“無可奈何花落去”;劉希夷輕嘆“坐見落花長嘆息”;李煜傷感“落花流水春去也,天上人間”??墒?,唯有王維眼里的落花,帶著安靜閑逸的禪意,紛紛寂寂地飄落,落得純凈唯美,也落得淡泊悠遠,讓人驚艷又傾心。
翻閱王維留傳的詩作,寫開花的少,寫落花的多。例如“興闌啼鳥換,坐久落花多”“鵲乳先春草,鶯啼過落花”“花落家童未掃,鶯啼山客猶眠”“落花啼鳥紛紛亂,澗戶山窗寂寂閑”“落花寂寂啼山鳥,楊柳青青渡水人”等等,無一不是啼鳥落花,相映成趣,絲毫不見傷感頹廢的氣息,反而在清新雅致的氛圍里,呈現(xiàn)出的是一派寧靜和諧的動人景象。
再如那首《鳥鳴澗》:“人閑桂花落,夜靜春山空。月出驚山鳥,時鳴春澗中?!币驗椤伴e”,故能傾聽到桂花飄落;因為“靜”,方才感受到春山寂曠。而“閑”與“靜”,必是免了人事的煩擾,絕了紅塵的奢念,安放在一顆空靈的禪心里,才能如此這般超然物外,于靜謐的空山中,體會到落花墜地的天籟之音,拾得山澗月夜的幽寂之美。這就是王維筆下的落花世界,在詩心和禪心里交錯重疊,既有空靈寂靜的詩意之美,亦有閑適淡泊的禪意之境。
在另一首《辛夷塢》里,他寫道:“木末芙蓉花,山中發(fā)紅萼。澗戶寂無人,紛紛開且落?!币廊皇窃绱旱纳钌剑o寂無人,美麗的辛夷花自開自落,雖無人欣賞,卻自在隨意??此菩攀帜閬?,寫一場花開花落,卻不著痕跡浸潤了佛理禪心,禪是一枝花,入了詩,便格外的輕靈絕俗。早已參透世間榮辱的王維,不過借山花開落,道盡尋常真理:寵辱不驚,當如花開花落,自然也就多了一份了悟,從此心地澄明,天心月圓。其淡遠之境,大有東晉陶淵明遺風。
有一句話叫“淡泊以明志,寧靜以致遠”,用來評價王維其人其詩,亦是十分的妥帖。他通音律、善書畫,才名早顯,少年時即名動京城,可他偏巧還有一顆清逸的心,不愿沾染世俗的塵埃,所以寧愿選擇自在地歸隱,暢游在山水和文字里,用一顆禪心去細聽落花,去領略一份閑情閑趣。所以他的詩,是一帖清涼劑,能讓人盡消浮躁,在寧淡安然中,聽見空山落花的聲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