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編說:
最近一段時間,相信是個中國人耳邊都少不了聽別人嘮叨兩個字:房價。一說到房價,白領們紛紛變身經(jīng)濟學家,稅率、通脹、泡沫、流通貨幣等概念信手拈來;天天逛菜市場的大媽們更是讓你知道什么叫“我過的橋比你走的路還多”——個個都化身市政規(guī)劃專家,哪里通地鐵,哪里有輕軌,哪里的綠化好,哪里的路不會堵……指點江山時的激昂神情和當年炒股是一模一樣的。
一般碰到房子這種話題,小編都選擇高傲地閉嘴,因為實在不想暴露我窮這個事實。但如果你能像小編一樣看開點,你就會發(fā)現(xiàn)現(xiàn)在買房不過是富人的游戲,畢竟我們還在為每個月的房租發(fā)愁。有些人常常在高房價面前哀嘆自己連首付都交不起,但小編認為這種難過是沒有意義的,因為很可能再過段時間你連稅都交不起了。
根據(jù)摩爾定律(2.0版):北上廣深的屌絲,每個月收入可買的住房面積數(shù),約每隔18個月便會縮小一半。所以說,如果白領們想要實現(xiàn)靠工資買房的大目標,就一定要先定好一個小目標,比方說我先活它個500年。
最新版的警示名言“今年不買房,明年又白忙”說得很好,而和小編一樣的北上廣深的“貧下中農(nóng)二代們”為什么不去找個更好的工作,然后努力賺錢買房呢?這恐怕就是現(xiàn)代版的“何不食肉糜”。
不過自從暫時確認自己與房產(chǎn)無緣后,小編反而活得沒那么焦慮了,生活也沒那么緊湊了,總打算實在不行咱還有詩和遠方,一時間有種大徹大悟的感覺?,F(xiàn)在再回過頭來想想,地產(chǎn)中介口中常說:“房子不一定是剛需,但結婚生子是剛需,教育是剛需……”其實結婚看的是感情,教育孩子花的是時間,如果非要把所有東西都往房子上靠,那按理說,如果我們多買幾套房,每天看一眼手中的房本就能活得很幸福了啊,還活得這么用心干嘛?
【10月上話題】巴黎“敏感地帶”
金客五:去過幾次巴黎,感覺即使沒有最近這幾次恐怖襲擊,巴黎給我的印象也一直不大好——充滿尿騷味兒的地鐵站、外來游客被偷被搶、還有四處游蕩的危險分子……講真,我覺得巴黎早已不是那些浪漫游記里的巴黎了。
看世界:所以說,巴黎美則美矣,但有沒有心情欣賞又是另外一回事。
【10月上】愛爾蘭憑什么贏得蘋果的青睞
AyoMM:愛爾蘭算是作弊,說難聽點就是占著歐盟的便宜吃里扒外,商品可以在歐盟國家暢通無阻銷售,然后慷整個歐盟的慨,不收稅為蘋果謀福利自己吃回扣。
看世界:在資本主義政經(jīng)圈里,吃里扒外是一個中性詞。
【10月上】我在社交網(wǎng)站上找到了父親
辰安巳:的確,社交網(wǎng)絡在找人這方面很有用,比如以前那些一畢業(yè)就變陌生人的小學中學同學,失散多年后終于被我們通過微信、微博聯(lián)系上了,現(xiàn)在還能組群,沒事聊聊天說說當年,挺好的。
看世界:為什么小編失散多年的老同學們一加上微信不是推銷面膜就是讓我給他的孩子點贊呢?
【10月上】付費暖男為你擦眼淚
冰寧M:作為一名常年搬磚的女漢子,工作忙壓力又大,好想問一句什么時候我們也有這種服務啊。
看世界:小編就想問一句,既然這么忙,壓力這么大,那你還有時間和心情花錢享受暖男為你擦淚?如果有,請聯(lián)系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