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默存 賢伉儷
陳衍贈給錢鐘書夫婦的詩
——
1937年7月,陳衍逝世。錢鐘書(左)在海外得到消息后,寫下“欷歔惝怳,為詩以哭……”,感念陳衍授業(yè)、獎掖之情
寄默存賢伉儷
青眼高歌久,于君慰已奢。
旁行書滿腹,同夢筆生花。
對影前身月,雙煙一氣霞。
乘槎過萬里,不是浪浮家。
陳衍與錢鐘書有一段故事,這段故事應追溯到錢鐘書的父親錢基博。錢基博是一代國學大師,與陳衍是至交,十分推崇陳衍在詩學方面的造詣。他曾攜錢鐘書到陳衍家做客,讓錢鐘書向陳衍學詩。
陳衍看了錢鐘書的詩稿后指出:“此乃才子詩也,詞采綺麗,但缺少風骨?!彼麆駥уX鐘書不要作那些舞風病鶴、窮愁凄愴的才子短命詩,“為學總須根柢經(jīng)史,否則道聽途說,東涂西抹,必有露馬腳狐尾之日”,要在格調(diào)上、肌理上多下工夫,“多讀書,少作詩,作詩首先要讀詩”。
陳衍年長錢鐘書50多歲,對這青年才俊尤有“愛才之心”。在《石遺室詩話續(xù)編》中,他專門提到錢鐘書:“無錫錢子泉基博……哲嗣默存(錢鐘書)年方弱冠,精英文,詩文尤斐然可觀,家學自有淵源也?!?/p>
陳衍還為錢鐘書的詩集作序,鼓勵他:“以子之強志博覽,不亟亟于盡發(fā)其覆,性情興會有不彌廣彌永獨立自成一家者,吾不信也?!卞X鐘書從此改弦易轍,詩學更有進境。
1932年除夕,錢鐘書到陳衍蘇州胭脂橋的家中度歲。那時陳衍已76歲,一老一少促膝對坐,說文談詩,臧否人物。從國家大事、文壇逸事,到私人生活趣事,談話中充滿兩人對學問人生的真知灼見。錢鐘書默記陳衍當晚講話,回去后著錄珍藏。
半個多世紀后,楊絳整理出了錢鐘書與陳衍的那段除夕夜談舊稿。錢鐘書題寫箋注:“絳檢得余舊稿,紙已破碎,病中為之粘襯,圓女又釘成此小冊子。槐聚記?!痹阱X鐘書、楊絳和錢瑗一家人共同參與下,《石語》一書得以傳世。
2010年,陳逸將文儒坊大光里陳衍故居的修復事宜告知楊絳,并希望她為故居題詞。楊絳十分謙恭,說“石遺老人的故居能修復是好事兒”,但她是石遺老人的晚輩,年已百歲,字怕也寫不好了。
在陳逸再三懇請下,楊絳從北京寄來兩本錢鐘書編著的《石語》。她在其中一本箋注旁,題寫“楊絳曾為此書粘襯”,讓陳逸代為贈“三坊七巷”管委會,在陳衍故居收藏展示;另一本則贈給陳逸收藏。
1935年5月,就在錢鐘書與楊絳結(jié)婚并同赴英國求學前夕,他特地到蘇州陳衍的寓廬量堂拜壽。當時陳衍79周歲,按中國人的算法,就是80大壽了。席散告別時,陳衍對錢鐘書說:“子將西渡,余欲南歸,殘年遠道,恐此生無復見期”,感傷以后很難有機會與錢鐘書相見了。錢鐘書則以“金石之堅,松柏之壽”勸慰祝愿陳衍。
當年冬天,陳衍還特地寄詩到英國牛津大學,追憶他們相互青睞、指點文壇的往昔,同時對錢鐘書今后的發(fā)展寄托了厚望。
1937年7月,陳衍逝世。錢鐘書在海外得到消息后,寫下“欷歔惝怳,為詩以哭……”,感念陳衍授業(yè)、獎掖之情。
錢鐘書逝世后,楊絳一直保持著家中的舊樣。在他們家客廳兼書房的大房間里,懸掛著一副對聯(lián),上書“一雙同夢生花筆,九萬培風齊斗楂”,這是錢鐘書和楊絳新婚燕爾之時,陳衍為他們題寫的賀聯(lián)。
民國時期,陳衍在福州成立詩社,每年正月初七在家中設宴招飲眾弟子。時任福建省主席陳儀還盛贊陳家菜較北京譚家菜有過之而無不及
陳衍、林紓以及鄭孝胥是清光緒八年(1882年)的同科舉人,按過去的說法,同科即同學,有互相唱和的習慣和相互提攜的義務。早年,陳衍與這兩位同鄉(xiāng)確也相互砥礪,相互贊賞。
有意思的是,這幾個福州同鄉(xiāng)面上客氣有加,私下里也有文人相輕的陋習。林紓對自己的“古文”非常得意,陳衍曾送林紓一副壽聯(lián):“講席推前輩,畫師得大年”,卻碰了一鼻子灰。林紓認為陳衍夸他的畫好,而對他的品行文章,不涉一字,很不高興。
林紓早年承認自己不會做詩,陳衍《石遺室詩集》卷一《長句一首贈林琴南》記載他:“謂‘將肆力古文詞,詩非所長休索和?!倍S著林譯的名聲大噪,林紓雖然認為自己還是古文成就最高,但覺得詩也不賴。他晚年要刻詩集,在給同鄉(xiāng)詩人李宣龔的信里說:“吾詩七律專學東坡、簡齋;七絕學白石、石田,參以荊公;五古學韓;其論事之古詩則學杜。惟不長于七古及排律耳?!?/p>
錢鐘書說:“可見他對自己的詩也頗得意,還表示門路很正、來頭很大?!钡愌苁冀K不買賬,在《石遺室詩話》卷三,他夸林紓:“多才藝,能畫能詩,能駢體文,能長短句,能譯外國小說百十種,自謂古文辭為最?!钡掍h一轉(zhuǎn),說林紓所撰的主要是題畫詩,而且寫得很少。
陳寶琛也對汪辟疆說過:“琴南(林紓字)本俗學,所謂中年出家也。”汪辟疆在《光宣以來詩壇旁記》中說,林紓的詩明白曉暢,但失之膚淺。當代出版的多種《清詩選》也都沒有選他的詩,可見林紓的詩成就不高,是大家的共識了。
相對于林紓,陳衍與鄭孝胥交往的時間更長,相互影響更深。陳衍與鄭孝胥同科中舉人時相識,此后便開始討論詩歌,繼則共同揭橥“同光派”并互相唱和論詩達40年之久,最后卻因政見不合而絕交。
陳衍論詩推“三元”,即唐朝開元、元和及北宋元祐,稱“詩莫盛于三元”。而起先鄭孝胥論詩推崇的是漢魏六朝,兩人“多有不合”,加上年輕氣盛,未免爭論激烈。
清光緒十一年(1885年),陳衍在家里設帳授徒,這一年,鄭孝胥也從金陵(今南京)回到福州。此時鄭孝胥詩風已變,極力推崇孟郊、賈島等人,兩人談詩漸走漸近。
在這期間,他們共同打出了“同光體”旗號。陳衍《石遺室詩話》卷一云:“同光體者,余戲目同、光以來詩人不專宗盛唐者也?!?/p>
“同光派”的名稱源于“同光體”,是清末同治、光緒以來提倡宋詩的詩歌流派的總稱。以詩風論,論者多把“同光派”分為清蒼幽峭、生澀奧衍、清新圓潤三派;以地域論,論者把“同光派”分為閩、贛、浙三派。贛派以陳三立為代表,浙派以沈曾植為代表,閩派則以陳寶琛、陳衍、鄭孝胥、何振岱、李宣龔等人為代表。
無論在詩歌創(chuàng)作上,還是在詩歌理論上,乃至個人身世際遇和思想分野上,閩派都是較為復雜的一支。這些福州籍文士奉陳寶琛為精神領袖,相互詩酒唱和。
《石語》記載,晚年陳衍與錢鐘書談到鄭孝胥時,是這樣評價的:“鄭蘇戡詩專作高腔,然有頓挫故佳。而亦少變化,更喜作宗社黨語,極可厭?!标愌芸溧嵭Ⅰ愕脑娪幸謸P頓挫的一面,但顯然不喜歡他唱高調(diào)。這與鄭孝胥說一套、做一套有關(guān)——當時鄭孝胥已做了偽滿洲國總理,當了漢奸。
陳衍接著說鄭孝胥:“近來行為益復喪心病狂,余與絕交久矣。”說到這還不解氣,他還向錢鐘書說了鄭孝胥的一些私生活丑事:“清季國事日非,蘇戡中宵即起,托詞鍛煉筋骨,備萬一起用上陣,實就其妾宿也。為其妻所破,詬誶之聲,聞于戶外。蘇戡大言欺世,家之不齊,安能救國乎?”
陳衍以“同光派”代表詩人和理論家自居。1912年12月開始,《石遺室詩話》在梁啟超主辦的《庸言》半月刊連載,風行海內(nèi),后生奉為準則。得知陳衍在續(xù)輯詩話后,當時的詩人“爭欲得其一言為榮,于是投詩乞品題者無虛日”。陳衍儼然成為一代詩宗了。
《石遺室詩話續(xù)編》刊行后,陳衍告訴友人:“海內(nèi)詩人寄刻之集,已閱過者殆滿間一屋,而架上案頭,有已選佳句不及收入者,尚不可勝計?!?/p>
但當時也有人不以為然,汪辟疆作《光宣詩壇點將錄》,僅把陳衍列為“地魁星神機軍師朱武”的位置,這是72地煞的首位,沒有將其選入36天罡。汪辟疆還附了評語說:“中年以詩名,顧非甚工。至說詩,則居然廣大教主矣。朱武在山寨中,雖無十分本事,卻精通陣法,廣有謀略。”很顯然,汪辟疆對陳衍的詩歌評價不高,對他的學問詩論尚有贊許。
對此,陳衍“頗不悅”。錢鐘書也很為他抱不平,在《論師友詩絕句》之一寫道:“詩中疏鑿別清渾,瘦硬通神骨可捫。其雨及時風肆好,匹園廣大接隨園?!卞X鐘書對汪辟疆把陳三立列為天罡第一及時雨宋江的座次,而把同為“同光體”詩人重要代表的陳衍列為地煞第一神機軍師朱武的位置表示難以贊同,他認為陳衍的詩歌清疏硬朗,十分可觀,詩論更是連接袁枚成為清代又一大家了。
(本刊綜合整理)
陳衍書法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