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金成 闕彤彤 張文君 趙聰 楊秦
(邵陽醫(yī)學高等??茖W校 湖南邵陽 422000)
不同營養(yǎng)條件下維羅納氣單胞菌菌毛表達與生物膜形成能力的比較
夏金成 闕彤彤 張文君 趙聰 楊秦*
(邵陽醫(yī)學高等??茖W校 湖南邵陽 422000)
目的:檢測不同培養(yǎng)基條件下(即不同營養(yǎng)條件下)維羅納氣單胞菌菌毛動力和生物膜生成能力(即致病能力)。方法:半固體培養(yǎng)基穿刺陽培養(yǎng)檢測細菌動力,喉上皮細胞粘附實驗檢測生物膜形成能力,最后統(tǒng)計分析差異性。結果:BHIB培養(yǎng)基比LBA培養(yǎng)基中,野生型都比菌毛缺失的MSHB突變維羅納氣單胞菌有更高的動力和生物膜形成能力,但之間都無顯著差異(P<0.05)。結論:不同培養(yǎng)基基條件對菌毛動力有影響,而菌毛表達對生物膜致病性有一定關系。
維羅納氣單胞 菌毛 半固體穿刺 粘附
生物膜多細胞結構的形成是一個復雜且高度規(guī)律的動態(tài)過程,包括細菌起始黏附、生物膜黏附期、生長期、成熟和播散期等階段[1]。首先, 游動細胞接受環(huán)境中的營養(yǎng)信號, 通過鞭毛或菌毛等附著結構黏附于表面; 附著于表面后的細菌不斷繁殖并吸引其他細菌繼續(xù)附著, 使該附著位點細菌呈高密度狀態(tài)從而產生抗生素抵抗性[2]。鞭毛、菌毛介導的動力性和黏附性在細菌致病性中發(fā)揮重要作用, 其與細菌的生物膜形成、耐藥性和慢性感染中的相關性日益受到醫(yī)學界的重視[3]。本次實驗通過檢測不同培養(yǎng)基條件下(即高低營養(yǎng)差別條件下)維羅納菌菌毛對動力和有機體細胞粘附的作用,探討細菌菌毛對生物膜形成的起始黏附、生物膜黏附期的意義。為抗菌,制藥做出基礎貢獻。
1.1 菌種
本次采用的是兩種維羅納氣單胞菌:MSHB+(野生型有菌毛)和MSHB-(基因突變型無菌毛)。這兩種細菌均來源以前研究工作的保種。它們有鞭毛表達,只在菌毛表達上有差異。
1.2 細菌培養(yǎng)基和生長條件
BHIB和LBA培養(yǎng)基分別是相對高和相對低營養(yǎng)狀態(tài)的培養(yǎng)基。維羅納氣單胞菌被分別放在不同培養(yǎng)基中37℃培養(yǎng),等到細菌長到對數(shù)生長期后,用于接下來的半固體培養(yǎng)基穿刺和生物膜形成能力實驗。
1.2 免疫印跡
1.2.1 細菌菌毛蛋白的收集
首先將兩種培養(yǎng)細菌用PBS洗滌三次,再將每種細菌懸浮在1mlPBS溶液中。把此PBS溶液吸入皮下注射器,并對著eppendorf管壁反復擠出和吸入。最后在13200轉/分鐘,室溫條件下離心25分鐘,以分離細菌和菌毛蛋白。緊接著加入緩沖溶液,煮沸變性。最后再離心一分鐘,把上層溶液用于跑膠。
1.2.2 SDS-PAGE電泳
按照普通的8%的膠的方法配制凝膠,跑膠。
1.3 半固體培養(yǎng)基穿刺培養(yǎng)實驗
1.3.1 半固體培養(yǎng)基配制
瓊脂4g/l,牛肉膏粉末3 g/l,蛋白胨5g/l,氯化鈉5 g/l,調節(jié)pH=7.4?;靹蛉芙夂?以3厘米為高度分裝于玻璃試管中。將分裝后的玻璃試管用錫箔紙包住封口。高溫高壓滅菌,放涼。
1.3.2 細菌接種
在超凈工作臺中,用接種針將不同的細菌分別接種在滅菌后的半固體培養(yǎng)基中。穿刺深度以試管中瓊脂高度的1/2-3/4為宜。穿刺軌跡你應循原路退出,刺入及拔出時要接種針不向穿刺線外擺動。穿刺后封口,37℃培養(yǎng),72小時觀察結果。如有細菌沿著穿刺線擴散,那么細菌就有動力。每種菌株重復50次。
1.4 喉上皮細胞粘附實驗(生物膜形成能力檢測)
將兩種不同細菌接種在兩種不同培養(yǎng)基中。喉上皮細胞粘附實驗的方法與之前報道的方法一致[4]。
1.5 SPSS統(tǒng)計分析。
使用SPSS19.0軟件進行相關統(tǒng)計分析。
結果表明野生型(MSHB+)有菌毛而突變型(MSHB-)沒有。βactin是內參。
表1 半固體培養(yǎng)基穿刺實驗
圖1 菌毛蛋白表達的免疫印跡
圖2 喉上皮細胞粘附實驗
結果表明野生型(MSHB+)比突變型(MSHB-)維羅納氣單胞菌有更強動力,但之間并無顯著區(qū)別(p<0.05)。
結果表明在兩種不同培養(yǎng)基中(相對高營養(yǎng)的BHIB和相對低營養(yǎng)的LBA),野生型(MSHB+)比突變型(MSHB-)維羅納氣單胞菌都具有更強粘附能力,但無論哪一種之間并無顯著區(qū)別(p<0.05)。
生物膜是細菌在表面生活時采取的一種生長方式, 它是細菌的一種本能, 尤其適合細菌在不利環(huán)境中生存,對細菌產生保護作用; 生物膜最重要的特性是對抗生素的高度耐藥性[5],它能夠有效地阻擋藥物作用于膜內的細菌。生物膜與臨床中、西藥耐藥性是目前研究的熱點。本次實驗結果(表1)證明,有菌毛表達的維羅納氣單胞菌有更強的動力,而更強動力的細菌更能粘附宿主細胞(圖2)。基于菌毛、粘附和生物膜形成之間的關系。通過本次研究,我們揭示了維羅納菌菌毛部分的致病能力,為藥物開發(fā)等研究奠定一定基礎。
[1]Butler M T,Wang Q,Harshey R M.Cell density and mobility protect swarming bacteria against antibiotics.J Proc Natl Acad Sci U S A,2010,107(8):3776-81.
[2]Merino S,Shaw J G,Tomas J M.Bacterial lateral flagella: an inducible flagella system.J FEMS Microbiol Lett, 2006, 263(2):127-35.
[3] Giron J A,Levine M M,Kaper J B.Longus: a long pilus ultrastructure produced by human enterotoxigenic Escherichia coli.J Mol Microbiol,1994,12(1):71-82.
[4]Thornley,J.P.,Shaw,J.G.,Gryllos,I.A.& Eley,A. (1997)Virulence properties of clinically significant Aeromonas species:evidence for pathogenicity.Review in Medical Microbiology,8,61-72.
[5]Van Houdt R,Michiels C W.Role of bacterial cell surface structures in Escherichia coli biofilm formation.J Res Microbiol,2005,156(5-6):626-33.
Q2
A
1674-2060(2016)03-0005-01
課題來源: 2015年度湖南省大學生研究性學習和創(chuàng)新性實驗計劃項目(653);2015年度湖南省教育廳科研項目(15C1255)。
夏金成, 闕彤彤, 張文君, 趙聰,邵陽醫(yī)學高等??茖W校2014級檢驗專業(yè)學生。
楊秦(1981—),男,講師,主要研究方向為生物化學與分子生物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