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劍峰
微信號:jscz_fox
賣場遇到了幾個問題:
1.來自電商對利潤的沖擊。
2.來自便利店、餐飲特色店、零食店、海鮮店、水果店等細分行業(yè)的銷售額分化沖擊。
3.來自于租金、人員成本的沖擊。但是,最大的致命沖擊是:無法跟上消費者行為改變。
中國人口有13.73億,網民有六七成。網民中,有網購習慣的人占七成。網購中,用手機購買的占九成,用手機購物的大約6億人。2015年,到店消費與到家消費的比例是1:5,從2016年數(shù)據(jù)來看,現(xiàn)在的比例是1:4,從杭州數(shù)據(jù)來看,到2020年,可能是1:1。
記得2013年馬云跟王健林賭了1個億,“線上贏還是線下贏”。如果這個賭局還有效,那么馬云會贏。
今年與去年相比,網上消費從2.1萬億元翻一倍,達到4萬億元規(guī)模。電商消費是中美之間中國唯一高大上的行業(yè),連續(xù)2年超過美國。預計到2018年,將是美國兩倍還多,到2022年,超過美日德英法意韓總和。
目前超市要解決兩個問題:
一是客戶問題,客戶去哪了?回答是:顧客在床上。顧客點點手機,可以買到任何東西。顧客在床上——是互聯(lián)網時代的新常態(tài),賣場必須適應。
二是商品問題。今年跨境電商規(guī)模,從去年的5.46萬億元規(guī)模,變成6.6萬億元規(guī)模。商品全球化進程飛速發(fā)展,可能2~3年就能基本完成。
賣場困難很多,除了來自電商沖擊,來自便利店、餐飲特色店、零食店、海鮮店、水果店等細分行業(yè)的銷售額分化的沖擊。房租及人員成本不可負擔,制約了賣場發(fā)展。東南亞水果,澳洲牛羊肉,法國紅酒,智利車厘子,美國牛油果,加拿大龍蝦,俄羅斯大馬哈魚、金槍魚、帶魚,阿根廷紅蝦,智利白蝦,德國原裝嬰兒奶粉,瑞士的名表……這些都可以通過網絡購買,春節(jié)時,春聯(lián)和福畫都是從網上買的。
線上線下最終會找到平衡,或許是1:1,或許是其他比例。這需要看線上線下對各個品類的效率和平衡。1:1這個比例,對于網絡來說是巨大空間,對于賣場存量就是痛苦的收縮。我們看到天貓超市要做1000億元,我18日去了阿里學習,我認為他們可以做到1000億元,可以超過華潤,也可以超過大潤發(fā),可以變成賣場TOP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