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在去往學校大禮堂的路上,王棵顯然跟同學們不在一個頻道上。
自從聽說已經(jīng)畢業(yè)的學長學姐今天將重返母校進行宣講,大家都已經(jīng)興奮好幾天了。眼看著即將進入高三,幾乎所有人的心中都已確立了目標,并暗暗發(fā)誓要用盡心力做最后一年的拼搏。但王棵卻不一樣,盡管家中也有殷切的父母,盡管也會在某個陽光燦爛的午后向往著人人都渴慕的大學生活,但一次又一次毫無起色的考試成績讓他對自己的黯淡前景有了近乎執(zhí)著的“信念”。他知道今天來的肯定都是考入名校的學長學姐,而那些耀眼奪目的光,永遠不會打在自己身上。如果每個人都能考上這些學校,那還需要他們來講什么呢?當一個人的內(nèi)心毫無波瀾的時候,他并不高昂也不憂愁,只剩下平靜之下的空虛。
走進大禮堂,王棵習慣性地選了一個居于中間的座位。宣講會按計劃進行著,鮮花和掌聲自然是少不了的,臺上講者的春風滿面與臺下觀眾的或翹首凝望或埋首筆記也是相得益彰,王棵卻只專注于和瞌睡的斗爭。
忽然,他聽到了一些異樣的詞匯:“笨拙、平庸……”他抬頭看過去,發(fā)言的是一位女生。在講述完自己漫長的失敗史之后,她說:“兩年前我也坐在臺下某個毫不起眼的位置上,憂愁于自己與臺上優(yōu)秀的學長學姐之間遙不可及的距離。也不知道為什么,就在一瞬間,我的腦海中閃過這樣一句話,雖然只有少數(shù)人能夠最終得償所愿,但為什么那個人不能是我?這句話像是一顆炸彈,轟開了我此前焦灼卻又渾渾噩噩的狀態(tài)。之后我開始認真請教老師并總結(jié)學霸們的學習方法……”那一刻,王棵仿佛看到了自己的鏡像。是啊,如果只有少數(shù)人能夠最終得償所愿,為什么那個人不能是我?難道自己要在一個距離戰(zhàn)場還很遠的地方就開始逃跑?
回到宿舍后,王棵先從網(wǎng)上找了一張廈大的圖片,并設置為自己的手機桌面。那是一張明媚的沙灘照,遠處的海面上有許多輪船駛過。王棵知道,這正是那位學姐所說的她在大學里最愛的去處。她還說,在人生的任何一個階段,我們都要找到方法讓自己沉潛下去,這樣才能在專注和執(zhí)著中不斷前行。
接著,在那個暑假里,按照那位學姐所說的方法,他開始認真準備自己的錯題集。他搜羅出自己高中以來所有的試卷和習題冊,認真、細致地梳理每一道錯題,歸納或推演出每一種題型的不同解法,抄寫或剪貼在精心準備的筆記本上,并用彩色筆在邊上備注需要格外注意的地方。上午英語、下午數(shù)學、晚上文科綜合、深夜和清晨的復習……堆積成小山的試卷和習題漸漸萎縮下去,變成了一本本整理有序、滿滿當當?shù)墓P記本。剛開始時,隨著集子越來越厚,他的厭煩和焦躁如山呼海嘯。漸漸地,所有的堅持和努力都開出了花,他發(fā)現(xiàn)自己越來越得心應手,往往在看完題目后便可在腦海中閃現(xiàn)出答案。進入高三之后,他一方面繼續(xù)著錯題的收集和整理,另一方面跟隨著老師的思路,專注于整體知識圖譜的架構(gòu)。
結(jié)果并不意外。高三一年,王棵的成績始終在不斷提升。但故事的最后,他并沒有去到廈大,而是去了南方另一所重點大學。不管如何,總歸要去看看它和她的,他想。
心語:王棵的進步得益于一次醍醐灌頂帶來的態(tài)度改變,從此他不再自我懷疑和輕視自己。他為自己確立了一個似乎遙遠的目標,并朝著它驅(qū)馳前往,最終他也有了值得欣喜的收獲。只要你將自己全然拋入奮力一搏的戰(zhàn)斗中,只要你想改變自己,任何時候都不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