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香傳家的張志成,走了一條與眾不同的道路——做餐飲。1993年出生的他,而今已經(jīng)擁有10年的從廚經(jīng)歷。他搭建的“舌頭很忙”名廚外賣平臺,更是讓他成為餐飲與移動互聯(lián)網(wǎng)相聯(lián)合領域的拓荒者。13歲開啟的從廚之路,讓他明白美食與人休戚相關,他說:“人生百味,口中體會”。
尋找標桿的餐飲路
少年張志成不顧家人反對,執(zhí)意從廚是因為一部電影《滿漢全席》。徐克導演通過電影《滿漢全席》,把中餐的精髓體現(xiàn)得淋漓盡致,因了這部電影張志成把餐飲當作未來的職業(yè)目標,不顧家人反對,中考之后選擇了職業(yè)學校,開始了學廚生涯。張志成喜歡追逐標桿,看到關于亞洲名廚梁子庚的報道之后,他開始研究創(chuàng)意菜;為了廚藝日臻進境,向董克平大師求過菜譜;也去日本尋訪過壽司之神小野二郎的店。在追尋標桿的過程中,張志成自己也不知不覺地成了餐飲界的標桿人物,被媒體和廚師界冠以“90后天才廚師”的稱號。
心比比干多一竅
家境優(yōu)越,卻少年學廚。家人都沒有想到張志成能夠堅持下來。學廚的時候,每天搬菜,100斤一袋的白糖,他一下扛3袋;在冷水中洗魚,天天洗得手都又紅又腫……這些苦差事,對張志成來說卻是一種學習。洗魚的時候,研究每種魚的特點,搬菜的時候思考菜品的營養(yǎng)價值,給店里做員工餐,僅一個豆芽就做了7種口味。“心比比干多一竅”的張志成認為,假若生活給你一個困局,那么就要靈活思變,事在人為。
沒有完不成的任務
在張志成的眼里,沒有完不成的任務。對張志成最大的廚藝挑戰(zhàn),莫過于2013年藝術(shù)家崔如琢的一次日本宴會。當時,以崔如琢名字命名的崔如琢美術(shù)館在日本靜岡縣伊東市舉行揭幕儀式,約百名中日各界人士出席了揭幕儀式。崔如琢特邀張志成去日本,為他做答謝私宴。當時,因為一些特殊規(guī)定,他只能請媽媽和姐姐給自己幫廚。一個人,在陌生的日本,做70人的私宴,餐品還要體現(xiàn)出中國的文化,連媽媽都替他捏了一把汗。但是,張志成沉著應對,為了體現(xiàn)中華美食的精髓,在海關允許的范圍內(nèi)帶了很多中國本土食材。一頓晚宴,不僅僅把美食與藝術(shù)相結(jié)合,更能吃出一顆中國心。張志成說:“客人們起身鼓掌,那一刻我感覺到了廚師的尊榮!”
對話張志成(Q&A)
Q:您如何理解餐飲IP?
A:我覺得餐飲IP就是技術(shù)實力超群,同時擁有超乎凡人的想象力。比如,大董董克平老師,用22天的小乳鴨搭配魚籽醬,吃了之后真是讓人神魂顛倒,是絕配。很多廚師也學大董董克平老師,烤鴨搭配魚籽醬,但是完全找不到那個感覺。所以,餐飲IP就是在踏實的廚藝功底之上擁有創(chuàng)新力。餐飲IP是餐飲行業(yè)里某個領域的先行者、引導者。是行業(yè)的標桿人物,值得學習借鑒。
Q:您覺得餐飲IP應具備什么條件?
A:因為餐飲IP是行業(yè)的標桿,大家對他“高山仰止,景行行止”,所以才華與正能量兩者缺一不可。我13歲就入餐飲這個行業(yè),太了解這個業(yè)態(tài)了。對于從廚者,有人勉力,有人壓制。有天賦的人很多,但是兼具天賦與正能量的人卻并不多。正能量對人的一生都有影響,比如我學廚的時候,天天背著自己菜刀,騎著自行車穿過半個北京城去上班。這樣的日子如果不用一種正能量的方式思考,恐怕早就放棄。自己有過這樣的人生經(jīng)歷,對跟著我學廚的人,我就會倍加珍惜他們和我的這段情份,好好地教導他們。
Q:您如何看待經(jīng)營者本身成為品牌的IP?
A:一開始因為年紀小、資歷淺,對于拍攝和采訪從不拒絕,也都盡力配合,有時還會自己拈起筆來主動寫些東西交給報社。但接觸多了以后,發(fā)現(xiàn)很麻煩,外界的雜音多了就根本靜不下心來做菜,久而久之就會覺得麻煩。于是開始拒絕邀請,包括一些電視節(jié)目的錄制。但是,做了“舌頭很忙”之后,我又重新審視了自己的身份定位,要對餐品的質(zhì)量負責,也要對它的銷量負責。所我覺得,經(jīng)營者成為品牌的IP是一件好的事情,因為他可以把自己對餐品的認同感傳遞給大眾。大眾對餐品的反饋,他也會很認真地思考。餐品與人的互動,人與人之間的互動,才能讓每個人都找到自己的心頭好。只有找到了這些自己真正的心頭好,才算是發(fā)現(xiàn)了真正的飲食之樂。
Q:您作為餐飲IP的獨特性是什么?
A:大家對我更多的關注,可能是因為“舌頭很忙”這個外賣平臺。我覺得這個平臺不僅僅是讓大廚拿手菜成為外賣產(chǎn)品,更重要的是打造高端中餐的標準化。當前國內(nèi)的菜品從標準化上看粵菜做得最好,其他菜系的食材使用和調(diào)料劑量搭配往往是廚師憑感覺在做菜。高端中餐的標準化將保證每種食材、每種調(diào)料的使用在等級上達到統(tǒng)一標準,在確保安全的同時,在用量上也達到更為精確的標準,保證口感的一致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