匯編|齊安
沙縣小吃“換妝” 國民風(fēng)味依舊
匯編|齊安
說起國民風(fēng)味沙縣小吃,熟悉的就像自己的手機(jī)里裝的App一樣,閉著眼睛也可以清楚地知道去沙縣小吃里吃什么。沙縣小吃很早就在全國各地撒網(wǎng),上至上海、北京、廣州等一線城市,下到一些連地名都有些陌生的三、四、五線城市,甚至在大一些的鄉(xiāng)鎮(zhèn)上都有一兩家。
提起福建沙縣小吃,很多人并不陌生,吃過的人都會說“沙縣小吃啊,到處都有的小吃店,環(huán)境看起來不是很好,出來的食物從視覺上也不覺得美觀,但是吃起來確實好吃。云吞小小的,皮薄而爽滑;蒸餃小巧可愛,蘸著店里特制的辣椒醬吃,很香。拌面用的是花生醬,小盅的燉湯也挺滋補(bǔ),確實是個物美價廉的好地方?!?/p>
沙縣小吃源遠(yuǎn)流長,歷史悠久,起源于夏商周時代的黃河流域飲食文化,口味清鮮淡甜、制作精細(xì)、品種多樣且經(jīng)濟(jì)實惠,是中華飲食文化百花園中的一朵奇葩。以福建三明市沙縣為名的“沙縣美食城”,1997年開始把每年的12月8日定為中國沙縣小吃文化節(jié)。2005年成立沙縣發(fā)展探討會。品類包含:蒸餃、拌面、鹵蛋、炒面、油餅、火耳、豆腐包、年糕、大腸糕、排骨香菇湯,等等。
沙縣小吃走出國門
你可千萬別小看沙縣小吃,它以風(fēng)味獨特、做工精細(xì)、品種繁多和經(jīng)濟(jì)實惠而著稱,共有162個品種,常年上市的有47種,如扁肉、芋餃、米凍、豆腐丸、香芋餅、青草凍,等等。其中,沙縣扁肉最受推崇。扁肉又稱餛飩,不同于四川的抄手,既可作點心,又可作菜肴。因餡料、湯料、吃法、調(diào)味等差異,有煮餛飩、炸餛飩、熗餛飩、三鮮餛飩、蝦肉餛飩、餛飩面等24個品種,還具有皮薄(一斤面粉一般能加工皮坯400~500張)餡多、餡肉脆嫩(木槌捶打)、有咬勁、清爽可口、形狀小巧可愛等特點。最特別的是皮、餡均有加堿。皮坯加堿后不易酸敗變味,餡加堿除不易變質(zhì)外,還能增加肉餡吃水量,并使餡肉脆嫩有味。1997年中國烹飪協(xié)會在杭州“全國中華名小吃認(rèn)定會”上,沙縣廟門扁肉店制作的餛飩被認(rèn)定為“中華名小吃”。
在我們一貫的印象中,沙縣小吃這一飲食概念,沒有品牌化,或者說是很弱。視覺張力和穿透力并沒有突顯出來。沙縣小吃歷史悠久,但是在我們看到的沙縣品牌文化中,沒有體現(xiàn)出這一點。更多的表現(xiàn)就是一個街邊店的形象,一對小夫妻、一個十幾平米的門面房,店鋪里墻壁上貼的產(chǎn)品畫報,非常普通。然而,最近一組沙縣進(jìn)軍日本的海報圖讓整個餐飲界都不淡定了,極致驚艷的海報簡直把沙縣小吃弄得逼格滿滿。經(jīng)過重新設(shè)計后隆重登場的沙縣小吃形象,包含主流趨勢、文化內(nèi)涵、視覺設(shè)計等贊美之詞,一點都不浮夸。
走向世界的沙縣小吃,憑借超高性價比的拌面扁肉套餐飯早已紅遍大江南北,但是你吃過深藏在閩西北的沙縣最地道的美食嗎?
要說福建美食,泉州有姜母鴨、面線糊、蚵仔煎和土筍凍,廈門有沙茶面、花生湯、鼓浪嶼餡餅,福州有佛跳墻、肉燕和荔枝肉,而毫不起眼的三明市有的卻是最市井傳統(tǒng)的沙縣小吃。你要知道,去了沙縣,才知道什么是真正的沙縣小吃。
沙縣的小吃多數(shù)都集中在府前中路和李綱中路附近,而且到了沙縣你會發(fā)現(xiàn),原來自己吃的燉罐拌面都弱爆了,而且?guī)缀趺糠N小吃都有專門的店鋪,這些才是真正的沙縣小吃!
|| 廟門扁肉
位于建國路的廟門,號稱有著全國最正宗的沙縣扁肉和拌面,和肥姐的多元化多品種經(jīng)營不同,它家貴精不貴多。與我們常說的餛飩,兩廣的云吞、四川的抄手以及福州的肉燕、泉州的扁食都不太一樣,沙縣扁肉的肉餡筋道有嚼頭,酥香脆甜,讓人贊不絕口。
廟門扁肉
阿狗燒麥
|| 佳蘭燒麥/阿狗燒麥
沙縣燒麥里面包著粉絲,搭配上當(dāng)?shù)靥赜械亩刽停ㄓ蒙晨h話念很像“斗士油”),甜甜咸咸的絕對是美味的關(guān)鍵。首推佳蘭和阿狗家的燒麥,兩家味道各有千秋,一份燒麥蘸著“特制”的醬料,再來一碗燙嘴豆腐湯,好吃到飛起來。
|| 羅蘭燒餅
羅蘭燒餅就藏在班厝巷,外殼鋪滿了一層白芝麻,又香又脆,據(jù)說是沙縣最地道的蔥肉餅。純手工制作的餅,在當(dāng)?shù)睾苁軞g迎,沙縣婚宴常定他家的燒餅,大量夠買需提前預(yù)定,但是總感覺一百個都不夠吃。
|| 阿明春卷
阿明家的春卷是現(xiàn)做皮現(xiàn)包的,餡料是各種蔬菜,比如圓白菜、韭菜、胡蘿卜等加上粉絲,既能當(dāng)小吃也可當(dāng)主食,雖然不算沙縣特有的小吃但卻是最地道的。在福建,你可能吃到過魚丸湯,而沙縣的豆腐丸同樣鮮美,豆腐加肉餡,裹上一層木薯粉,滑嫩又可口。
阿明春卷
那些沙縣小吃連鎖店鋪里的各式粉面太不能代表沙縣了,或許那些是你心中超高性價比的午餐亦或是夜宵的首選,但做法和沙縣本地卻是大相徑庭。
|| 沙縣拌面
當(dāng)?shù)厝苏f,正宗的沙縣拌面根本沒有蔥油拌面的吃法,必須拌上濃郁的花生醬才是王道。Q彈的面與花生醬的完美融合再撒上點蔥花,如此廉價又能飽腹的食物可以再來一碗嗎。
沙縣拌面
泥鰍粉干
|| 泥鰍粉干
各地都有不同的泥鰍料理,沙縣的泥鰍粉干從選料到加工都很講究。煮泥鰍時,把洗凈的泥鰍倒入鍋中,使泥鰍在冷水中游動的狀態(tài)下被煮熟,這樣煮出來的泥鰍又軟又滑,而且蝦油和家制酒糟的加入,也讓粉干別具風(fēng)味。
|| 南霞牛肉粉
南霞是沙縣的一個鄉(xiāng)鎮(zhèn),很早就開了一家牛肉粉店,搬到沙縣的火車站之后便火了起來,大概是因為沙縣人民與生俱來對美食的熱愛。牛肉滾過地瓜粉煮湯后,口感鮮嫩,勾芡的湯汁浸泡著酸菜,絕對完勝老壇酸菜面,喜歡吃重口味的會覺得很過癮。
燒麥、芋餃、扁肉、豆腐丸、光餅、筍夾餅、油餅、米凍皮、鍋邊糊、拌面、金包銀、泥鰍粉干、豆干……想一次性吃夠當(dāng)然不能錯過最有代表性的這兩家小吃店。
|| 沙縣肥姐小吃
品種繁多、風(fēng)味獨特、經(jīng)濟(jì)實惠便是沙縣小吃的特點。肥姐的小吃品種比較全,很有沙縣特點的大概是筍夾餅和燙嘴豆腐。極力推薦筍夾餅,餡料酸酸辣辣比韓國泡菜的味道還棒。沙縣人偏愛將豆腐煮老了吃,燙嘴豆腐就是這種吃法,豆腐雖老,卻有嚼勁。
|| 李記沙縣小吃
李記小吃離肥姐小吃也就幾十米,對面是懸索橋。沙縣的招牌店當(dāng)屬李記,很受當(dāng)?shù)厝说南矏?,基本涵蓋了沙縣小吃的所有品種。來沙縣就沖著各種小吃來,而吃了李記才知道什么是正宗的沙縣小吃。這里顧客很多,記得早點去排隊。
沙縣小吃用了十幾年的功夫從省內(nèi)偏守一隅到全國遍地開花,它的魅力不僅在于食物與味蕾的觸碰,更在于沙縣人民靈巧的雙手和吃苦耐勞的性情,即便是那些路邊小攤上的美食,都是幾代傳承下的堅守。
|| 姜家豆干
姜家從清晨就開始忙碌,生火熬煮漿水、準(zhǔn)備豆干蘸料、熬制豆干的鹵水……一家子分工明確地完成一道道工序,下午便準(zhǔn)點去路邊擺攤賣烤豆干,一家人的生計靠著賣豆干支撐。記得豆干需要捏扁再蘸上豆豉油吃就更美味了。
扁肉
沙縣豆腐丸
|| 青草凍
在沙縣的路邊上偶爾可以看到推著小車賣青草凍的人,夏日炎炎,一碗青草凍下肚,清暑去火,功效賽過冰淇淋。
|| 粉蒸肉夾餅
除了豆干、青草凍、鍋邊糊米凍這些小食,路邊專門賣“米粉肉夾餅”和“酸菜筍夾餅”的小攤會讓你吃到撐。西安有肉夾饃,而沙縣人民更具創(chuàng)意地將米粉蒸肉和酸菜筍作為餡料,要是冬天的時候來個雙拼,一口咬下去真的太讓人滿足和溫暖。
除了小吃,沙縣還有出名的特產(chǎn)鄭湖板鴨,雖然那些小吃沒辦法帶走,但是美味的板鴨還是可以打包帶回家與大家分享的。
總之,真正的沙縣小吃絕對值得你只是為了美食而專門跑一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