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月英
摘 要:識字是寫作和閱讀的基礎,也是整個小學階段語文教學的關鍵。但是,目前小學語文教材中很明顯的一個特征是識字量大,以往傳統(tǒng)的識字教學方法難以調動學生的識字興趣,教師也很難高質量地完成識字教學任務,所以,采取何種科學有效的識字教學方法來調動學生的識字興趣,使學生能夠輕松地認識和記住課本上的漢字。
關鍵詞:小學語文;識字教學;游戲;生活;歸類識字
在大多數語文課堂上,教師所使用的識字教學方法都是機械單一的,即對某個漢字的音、形、義進行逐一講解,這種單一的識字教學方式,因為識字量大,所以很難讓學生有深刻的印象,同時學生會覺得識字枯燥乏味,沒有學習的興趣,這就在無形中加大了我們識字教學的難度,同時也達不到預設的教學效果。所以,對符合小學生心理特點和認知結構的識字教學方法進行探究,是我們當前重要的教學任務之一。下面,筆者就結合自身實踐,對小學語文識字教學方法進行闡述。
一、融入趣味性游戲,進行識字游戲教學,激發(fā)學生的識字興趣
著名教育心理學家洛克曾說:“教導兒童的主要技巧是把兒童應做的事也變成一種游戲似的。”沒錯,兒童愛動、好玩,游戲是他們十分喜歡的一種活動形式,在玩游戲時他們總是精神振奮、心情愉悅,所以,鑒于這一點,我們就可將趣味性游戲融入識字教學過程中,實現(xiàn)識字游戲教學,這樣,識字教學活動就不會顯得呆板枯燥,而是十分新穎有趣,學生大腦皮層的神經細胞也會處于興奮的狀態(tài),思維也變得十分敏捷,會使學生對識字產生濃厚的興趣,以這種狀態(tài)接收到的知識才會被真正地消化和吸收。
比如,小學語文二年級上冊前四課需要學生掌握的漢字有野、草、桃、店、燒、宿、筍、敲、辮、玫、終、惋等等,為了幫助學生鞏固記憶,我組織學生玩了一個名為“開火車識字”的游戲,游戲方式為:以排為單位,每7名學生分為一組,每一組學生按順序進行,對我所出示的漢字說出讀音并分析字形和組詞,每說對一個加一分,不認識和說錯的不加分不扣分,這樣依次輪流進行,哪一組得分最高哪一組就獲勝。這樣,通過采取游戲式的識字教學法,能滿足小學生愛玩、好動的性格特點,激發(fā)學生的識字興趣,學生也能從中感受到由學習所帶來的快樂和愉悅,從而變得樂于識字,為學生識字效率的提高奠定堅實的基礎。
二、聯(lián)系學生生活實際,實現(xiàn)識字教學的生活化,增加學生的識字途徑
“生活即教育?!薄皩W習是生活的重要組成部分?!边@兩句話都明確道出了生活和教學的關系。識字亦是如此,除了在課堂上教學生認識漢字、記憶漢字,我們還可將其融入學生的生活中,再者,學生學習漢字的最終目的還是要用到生活中,所以,我們在進行識字教學時就可密切聯(lián)系學生生活實際,實現(xiàn)識字教學的生活化,以此來增加學生的識字途徑,擴大學生的識字量。
比如,我們可以要求學生留意放學回家路上能看到漢字的物體,如公交站牌、廣告牌、指路牌、商店名,甚至各種各樣的零食包裝袋等,如果上面有不認識的字,要及時地記在本子上,回家后通過查字典來記住這些漢字的音、形、義。另外,我們還可以要求學生在看電影、電視時,看到不認識的字也要及時記下來。還可要求學生家長在家里各種孩子能夠接觸到和看到的物體上,貼上物體名稱的漢字和讀音,如家具、衛(wèi)生用品、玩具、餐具等等,讓孩子隨時都有看到漢字和認識漢字的機會,這樣,學生在每天的生活中就會認識很多漢字,擴大了學生的識字途徑,學生的識字量通過不斷地積累會得到大幅的增加,為我們識字教學的有效進行創(chuàng)造了有利條件。
三、指導學生進行歸類識字,讓學生掌握有效的識字方法,提高學生的識字效率
歸類識字,是加強識字與事物之間的聯(lián)系,加強識字的音、形、義之間聯(lián)系的一種識字方法。采取歸類識字的教學方法,可以讓學生掌握識字的規(guī)律,進而在此基礎上進行自主識字和認字,有利于提高學生的識字效率,提高學生的識字能力,能為我們識字教學的有效提高提供充足的保障。
比如,形聲字歸類識字:左形右聲(描、帽、漁、松、清);左聲右形(飄、功、歌、領、郊);上形下聲(露、景、箱、笠、芳);上聲下形(哲、烈、堡、貸、盒)。反義詞比較歸類:前—后,進—退,寬—窄,升—降,曲—直等等,這樣通過指導學生進行歸類識字,能在學生原有識字量的基礎上,使其得到最大限度地增加,大大提高了學生的識字效率。
綜上所述,識字教學是小學低學段的一項重點教學內容,同時也是一項長期而艱巨的教學工程,身為小學語文教師,我們必須用我們自己的智慧去探索和總結符合小學生心理特點和認知規(guī)律的識字教學方法,讓學生對識字產生濃厚的興趣,變得喜歡識字、樂于識字,擴充學生的識字量,提高學生的識字效率,從而為學生日后的寫作和閱讀奠定堅實的基礎。
參考文獻:
樓琦君.文化視野下小學語文識字教學的優(yōu)化策略研究[D].蘇州大學,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