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順科
中圖分類號:G633.3文獻標識碼:B文章編號:1672-1578(2016)10-0117-01
作文教學是語文教學中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在進行課程改革時,對如何培養(yǎng)學生的作文興趣,提高學生的作文能力,許多語文教師都進行了有益的探索,提出了獨到的見解。筆者認為在課程改革的新形勢下,農村初中作文教學應打破學生的常規(guī)思維定式,優(yōu)先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思維能力,引導學生系統(tǒng)地從不同角度進行創(chuàng)造思維訓練。在指導學生作文中,要堅持抓讀、寫、評三個環(huán)節(jié),激發(fā)學生的作文興趣、提高學生的作文水平。
1.加強課內、課外閱讀訓練
閱讀在寫作中起著至關重要的鋪墊作用,沒有閱讀就像植物生長缺乏養(yǎng)分一樣,因此,加強課內外的閱讀是寫作的前提。課內所學的篇目,都是優(yōu)秀的作品,在寫作方法和語言運用上都值得學習和借鑒。作為教師,在課堂教學中,應根據(jù)單元練習寫作的要求,結合具體的課文內容和特點,進行多種方式的訓練,使學生學以致用,以此來提高學生的作文能力。當然,課內所學是很有限的,教師還要指導學生多讀課外書籍,豐富學生的知識,增長見聞,擴大知識面,讓學生能從課外的閱讀中汲取寫作的營養(yǎng),能夠做到靈活運用,這樣,學生寫作文就有話可寫了。
2.指導學生從生活中挖掘作文的素材
首先,教師要讓學生明白,作文并不神秘,只要把自己想要說的話記下來加以整理,使其有條理、有中心、生動、形象、具體,這就是一篇作文了。其次,文章不能只抄別人的,應是自己的所見、所聞、所想,也就是寫自己的事,這樣才叫真正意義上的作文。生活處處有寫作的素,教師要引導學生深入到生活中去,讓他們用心去感知、去領悟、去思考生活的真諦。讓學生從生活中發(fā)現(xiàn)閃光點,從實踐中掌握作文的奧秘,揭開作文神秘的面紗。教師可要求學生寫日記、寫讀后感、寫生活隨想等,來積累寫作的素材,從而使學生感覺有所想、有所寫。
3.用心批作文,用情寫評語
作文評語是教師對學生作文從內容到形式做出的整體評價,也是教師對學生作文興趣的培養(yǎng)。教師的評語,字字關情,好的評語可以使學生受到感染和啟發(fā),獲得信心和力量,從而提高學生的作文興趣。寫好評語,要注意以下幾個方面:(1)發(fā)現(xiàn)閃光點,適時進行點撥。在寫評語時,切忌一棍子打死,僅是批評指責。教師應善于發(fā)現(xiàn)學生作文的閃光點,勤于展示閃光點,對閃光點給予充分的肯定。(2)傾注愛心,時時進行激勵。幽默大師馬克吐溫說過:"憑一句贊語,我足以活上兩個月。"要是學生能經常得到老師熱心腸的幾句贊語,在作文本上能多看到一些鼓勵的評語,豈不有助于提高學生的作文興趣?(3)用心用情,進行心靈的溝通。對學生多一點贊美和關愛,可以縮短師生之間的心理距離,真正達到"親其師,信其道"的境界。
4.擴大作文交流面、提高作文效率
逐步培養(yǎng)學生修改作文的習慣。傳統(tǒng)的作文批改,只是老師與學生間的一對一交流,除個別優(yōu)秀作文以外,絕大部分學生習作只有作者自己感覺,存在問題不能及時發(fā)現(xiàn),因此,可實行以下幾種方式擴大交流面:(1)口頭朗讀:將學生分成幾個小組,或學生自由組合,利用自習、課外時間,或作文課,由作者輪流朗讀,然后組內討論、評價,作者將反饋信息記錄下來作為參考。(2)張貼:利用教室板報,將愿意供人閱讀的文章或優(yōu)秀的文章張貼出去,閱讀者將讀后感寫在下面,共同討論、共同進步。(3)出簡報:把自己的文章刊登在簡報上,使文章得到更多人的關注,滿足學生的期待心理,激發(fā)他們的寫作欲望。(4)寫書評。要求學生定期給幾個同學寫評語,可選擇班內作文水平較高的同學,也可選擇作文水平較差的同學,在寫評語的過程中提高自己的作文水平。這幾種方式不僅能提高作文批改效率,還能激發(fā)學生的作文興趣,可以說是事半功倍。
總之,農村初中作文教學中只要抓住讀、寫、評三個重要環(huán)節(jié),就能夠發(fā)揮每個學生的創(chuàng)造性,讓他們充分顯示出個性差異,寫出各具特性的文章,假以時日,學生的習作水平也會在不知不覺中得到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