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們以往的語言環(huán)境里,沉溺一直作為“壞詞”出現,表義十分喜歡某人、某事、某物,沉迷其中,無法自拔,如沉溺酒色、沉溺賭博等。
但其實,沉溺的另一面也許并不那么可惡,細思,其實很多人生活中還是有大大小小各種不同的沉溺的,而且,好像不那么壞。
◎沉溺其實可能是
壓力一種自我釋放
文/周六
周杰倫、謝霆鋒都是游戲高手,在中國新歌聲的搶學員大戰(zhàn)中,周董就曾放出“我們一起打電游”的大招。謝霆鋒也被爆常常打電游到深夜。這兩位可稱沉溺,但真相是他們都認為是調劑心情釋放壓力的一種有益活動,練手又練腦。
普通人釋放壓力排解自我可以去K歌,也可以邀三五知己酩酊一場,高了爽了吐了哭了甚至踉蹌大街醉罵一通,也都被視為平常,“心情不好”無人糾結。但放在明星身上可就是發(fā)頭條的節(jié)奏了。
說起來明星們自由度很低,走哪兒都是眼睛盯著,特別是現在人人都是自媒體,哪有普通人呼朋喚友吃喝“嗨皮”的恣意放松,一不小心就容易被人誤傳這個那個的。所以,選擇在家默默地在虛擬世界廝殺奔突、盡情釋放,算是明星放松自己的一種排解。
王菲、劉嘉玲都是資深牌友,沒事邀一群好友來家里開牌是常事,據說有時梁先生回來都沒空招呼。而梁朝偉最大的嗜好是看書。從不上牌桌也不會打牌只在樓上安靜看書的梁朝偉還就得意劉嘉玲的這個“沉溺”,說感受到生活的熱鬧和活力。
就說吧,同在一個屋檐下,各有各的沉溺。
普通人也有自個的沉溺:有人喜歡天。天街邊下棋,只要天上不下刀子就按點按時地去;有人喜歡公園聚群唱歌,風雨無阻開嗓;有人喜歡鍛煉游泳,不分冬夏趕早場下水……
這些嗜好也可叫作沉溺的,是個體的人不同的人選擇的不同的生活方式,也是他們面對生活情緒的智慧、排壓口。
沉溺這件事,只要無礙、無害、利己,應該說,但沉溺,無妨啊!
周圍的朋友,閑暇時,有喜唱歌的,有愛書法的,有個副總編去演上了話劇,整整一本《雷雨》的周樸園臺詞,竟然一字不差!老兄平時可是幾位的電話號碼都記不住的啊。他說:這陣子,我已然全身心沉溺《雷雨》了。在公開演出時,此兄聲音竟是臺上第一好!他說那是他多年沉溺朗誦的結果!
本人可稱為沉溺的一是看電影二是斗地主。
沉溺電影,是因為那可以享受現實中很難實現的故事、生活,看場好電影,會愉快回味好幾天,仿佛一次快樂的旅行;單機場斗地主,全身心地投入一場博弈,揣度、冒險、出招、結果,像個斗士,手持利刃斗智斗勇,一局局間,早忘了剛才的不順、壓力、煩惱。從手機版到“愛派”版,現在是70屏電視的網絡版,斗地主程序設計一次次更完善無懈,勝算更艱難,其間樂趣也更盎然。
常常在工作很累時打上幾局,只是每次一定會規(guī)定玩幾局,到了馬上停,否則,真會無眠無休地斗下去呢。
◎沉溺里藏著一種美麗
文/桃木
沉溺被賦予一種貶義是不公平的,舉個例子,沒有愛迪生的沉溺于發(fā)明,哪有人類的電燈照明?如果說這個例子有點遙遠又老生常談,那么,嘲笑鄙視“沉溺”的人,一定不會鄙視電腦手機和互聯(lián)網所帶來的便利,而這些便利,正是無數網絡工程師和“程序猿”沉溺的成果。
沉溺本身并沒有錯,沉溺是一柄透明的放大鏡,覆蓋在什么上,就放大什么的細節(jié)和真相,丑陋的更加丑陋,如沉溺賭博、情色、揮霍;美麗的更加美麗,如發(fā)明、求知、探求、公益……
健康的生活方式里,更有無數令人沉溺的選項。就看你沉溺什么?
因為當雜志“花花秀”欄目編輯,結識一批天南地北的花友,偶然機會認識了哈爾濱喜歡養(yǎng)多肉植物的遠和嬈。某日被邀去買多肉。且不表找路如同唐僧取經(多肉大棚都在郊區(qū),沒街沒門牌號),進得大棚,見到新品種倆妮四只眼睛冒出賊光,微距拍照,把玩欣賞,品頭論足,配花盆配花土,全然丟下我這新科的朋友,如入無人之境。
此時我終于知道她們微信圈里那些美麗的多肉為什么都那么銷魂。
哈爾濱冬季口照偏短,光照不夠,當我問及她們窗臺上那些多肉徒了怎么辦,兩人齊齊日:買了藍燈,照射。這是一種給多肉增加照度的專業(yè)燈,可見道行不是一般二般。
俺好歹也算家庭園藝編輯,10年前多肉尚處于寥若晨星階段時《婦女之友》花花秀欄目就向讀者介紹過多肉植物,對這些可愛的胖花也算識得一二。但多肉水深,各國園藝家不斷雜交出各種新品,面多似而非的雜交新品,那日凡老編蒙圈走眼叫錯花名時,都由遠和嬈像《花為媒》里的小姐報花名一樣,嘎崩脆地糾正,令同藝編輯汗顏。
多肉花房里的園丁強子和倆肉控仿佛十分熟絡,聽得出是沉溺讓她們成為同好。我說喜歡萌翻的熊童子,但熊爪子有異味,強子說:是,在大學宿舍窗臺上養(yǎng)熊童子那會,臭過寢室室友。這娃大學學的專業(yè)和植物相距十萬八千里,因為愛好改行園藝,上萬棵的多肉要棵棵打理,強子居然用鑷子小心翼翼地摘下蔫萎的葉片,而我只有幾小盆,揪葉子都沒有這個耐心,順手扭下來。
那日春寒,多肉花房為方便拍攝,玻璃頂蓋了草簾,陰冷無比,我穿著棉衣棉褲冷得來回走,而遠、嬈、強子渾然不覺,完全沉溺在十分專業(yè)的養(yǎng)多肉的快樂中,忘了時間,忘了不適,以至于她們后來再邀我去尋多肉,再也不敢應約。
但是遠和嬈從此上了我的重點作者花名冊,因為她倆養(yǎng)的紅色多肉十分妖嬈。她們講的“為什么買來的紅色多肉會越來越綠”被列入“花花秀”選題計劃。
幾個月后,某報社為市民舉辦公益性的如何養(yǎng)多肉講座,收到邀請函時我發(fā)現,主講人正是強子。
不要說沉溺會玩物喪志,喪不喪志還不是在人自己掌握么?
遠在一家廣告公司擔任主力設計,一些大家耳熟能詳的品牌設計都出自她手,做得一手好飯,養(yǎng)得一手好狗,賺錢養(yǎng)爹娘,家里升級的房子都是小姑娘用自己收入買的。
嬈在一家房地產公司,給公司賣出一套又一套房子,周末必去二老家盡孝,養(yǎng)得一手好多肉,喂六只名品貓。
人生啥啥沒耽誤。
◎沉溺也是一種堅持
文/錦金
在我看來,很多人的成就,正開始于沉溺。因為喜歡某人、某事、某物,沉迷其中,目標專一無法自拔……例子太多了,像喬布斯、比爾蓋茨,都是因為超喜歡超投入才成就了大業(yè)。很多人之所以被說成沉溺,是因為沒有光亮的尾巴。
看來沉溺除了貴在堅持,還要有結果來說話。
很多的堅持也是沉溺,那些像強迫癥似的魔鬼健身、那些超出常人忍受的數年如一日的節(jié)食瘦身、那些恨不得不吃不喝看下心儀之物必出手的收藏、那些看上去像自虐的苦痛美容,不都是沉溺?
成功,當然是堅持的結果;無果,必然是不智的沉溺。
這是社會評價標準得出的結論,無他,唯成功也。
其實這對那些最終未能達成目標的人來說是某種不公平。
沉溺是要付出成本的:或金錢或時間或自己及周圍人的生活。如果在力所能及的情況下不傷害他人不影響正常生活就不該被指責。
對某些人來說,沉溺是興趣;也有人的沉溺是愛好;也有人的沉溺是目標。
過去有票友,升級版戲癡,如《大宅門》里蔣雯麗扮演的終身不嫁的白小姐,就是戲癡終極版,當然不提倡。
剛剛電影、電視劇同時熱播的《微微一笑很傾城》里的盧微微,一個女孩家,熱衷攻關晉級,一手游戲打得神出鬼沒,隨時隨地開機就戰(zhàn),不謂不沉溺。誰人能想到現實中是個美麗雅致的姑娘,都以為是人妖呢??扇思依惆殉聊绲谋貧⒓甲兂芍\生必殺技,設計的程序被收購,釣到了最帥男朋友大神,還助男朋友創(chuàng)業(yè)……可謂沉溺最有成就者。
很多發(fā)明創(chuàng)造都是始于沉溺,成于堅持。
和沉溺關聯(lián)在一起的正正好好是愛好和堅持,往前一步也許就是耽誤或玩物喪志,把它變成愛好且適度,它就成了這個紛紛擾擾社會里我們可以安靜地傾聽自己聲音的樂趣。
沉溺種下的不一定都是惡果,很可能是收獲。所以,別把沉溺一棒子打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