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越
【摘要】隨著中國科技的發(fā)展,化工翻譯扮演著越來越重要的角色。專業(yè)學科的翻譯一直以來缺乏標準,本文將以尤金·奈達的對等理論為支撐,以《化學化工專業(yè)英語》教材為文本,從詞匯和句法角度分析對等理論對化工翻譯的指導意義。
【關鍵詞】翻譯 化工 對等
【Abstract】As the science and technology prospers in China, the translation of chemical engineering has played an ever-increasingly important role. Concerning the translation in professional disciplines, there has been a lack of criteria. This essay will base its discussion on Eugene Nidas equivalence theory, quote translations in the textbook Chemical English for Specific Purposes and analyze them from the vocabulary and syntax level. This essay reaches a conclusion that Nidas equivalence theory is instructive to the translation of chemical engineering English.
【Key words】translation; chemical engineering; equivalence
當今世界,經(jīng)濟的蓬勃發(fā)展離不開科技的不斷創(chuàng)新。隨著中國學術走出去的要求日益迫切,專業(yè)領域的翻譯急需理論和實踐的支持??萍挤g在社會、經(jīng)濟、文化和科技的發(fā)展中起著重要的橋梁作用,已經(jīng)成為整個科學技術工作中不可或缺的組成部分。但是從目前關于翻譯標準的研究上看,對于專業(yè)學科的口筆譯標準研究仍然相對滯后。傳統(tǒng)的化工翻譯過于強調直譯,忽略了信息傳遞中的信息對等,出現(xiàn)了大量不符合讀者閱讀習慣的翻譯,本文將以奈達的對等理論分析其對化工翻譯的積極指導作用。
一、奈達的對等理論
雖然奈達以翻譯理論家著稱,但他首先是一個《圣經(jīng)》翻譯組織者?!妒ソ?jīng)》的翻譯原定的讀者對象是那些不以英語為本族語的人,其中的□多數(shù)都是教育程度并不是很□的□,因此奈達提出在翻譯過程中,譯者必須尊重目標語的特征, 盡可能發(fā)揮目標語的表達潛力,用讀者喜聞樂見、符合目標語表達規(guī)范的□語形式,從而為《圣經(jīng)》翻譯的宗教傳道目的服務。在論述動態(tài)對等理論時奈達明確指出:Dynamic equivalence is therefore to be defined in terms of the degree to which the receptors of the message in the receptor language respond to it in substantially the same manner as the receptors in the source language(Eugene A. Nida, 2003).基于此奈達形成了這一“以讀者反應為評判標準,追求自然對等”的翻譯理論。
奈達把翻譯看作是一種藝術,力圖把語言學應用于翻譯研究。他認為,對翻譯的研究應該看作是比較語言學的一個重要的分支;這種研究應以語義為核心包括翻譯涉及的各個方面,即我們需要在動態(tài)對等的層次上進行這種比較。由于奈達把翻譯和語言學密切聯(lián)系,他把翻譯的過程分成了四個階段: 分析(analysis),轉 換 (transfer),重 組 (restructuring) 和檢驗 ( test)。
動態(tài)理論的核心觀點是雖然譯文與原文在形式上不相同,但是譯文讀者和原文讀者可以同樣順利地獲得相同的信息。因此在翻譯的過程中,翻譯者要充分考慮到讀者的需求,準確把握原文和譯文的語言表達方面的差異,流暢清晰地完成翻譯。
二、化工翻譯
1.詞匯方面。據(jù)統(tǒng)計,在化學專業(yè)領域,專業(yè)詞匯達40萬。根據(jù)奈達的對等理論,專業(yè)術語必須依據(jù)約定俗成的原則,采取已經(jīng)普遍接受的譯法,不能直譯,更不能任意創(chuàng)造,這樣才能被目的語的讀者接受。以化工專業(yè)為例:密閉爆發(fā)器 closed vessel; 隔板試驗 gap test; 松裝藥 bulk filler;嵌段共聚物 block copolymer; B炸藥 composition B; 膛炸 premature burst;平臺效應 Mesa effect; 溝槽效應 channel effect; lean solution(貧溶液)。除了眾多的專業(yè)術語與專業(yè)詞匯外,化工專業(yè)英語中還存在許多縮略詞,如DCS
(distributed control system分布式控制系統(tǒng))、CCR(continuous catalytic reforming 連續(xù)催化重整)、CCS(CO2capture and sequestration 二氧化碳捕集與封存) 等。
除了專業(yè)詞匯,化工翻譯中還有一些半專業(yè)詞匯,翻譯時必須要根據(jù)語境來翻譯,否則將造成信息接收的不對等。如 shaft 在交通和煤炭工業(yè)中為 “立(豎)井”,在機械工程中為 “軸”、在消防專業(yè)中為 “通風井”,在冶金工業(yè)中為 “礦井”,體育專業(yè)中為 “冰鎬反把”。對于這些詞匯在翻譯時,一定要多加留心,避免誤譯,造成讀者理解的障礙。
2.句法方面??萍加⒄Z中句型擴展,句子成分之間關系復雜,被動語態(tài)使用頻率高,行文中避免論證上的主觀隨意性。下面將以《化學化工專業(yè)英語》教材的課后翻譯練習為例進行分析。
(1)被動語態(tài)的處理。
【原文】Typically, dry test material is placed inside a “thimble” made from filter paper, which is loaded into the Soxhlet extractor.
【參考譯文】該萃取器的典型操作過程是:將干燥的待萃取原料放進一個用濾紙做的“套袋”內,包好、置入索式萃取器的萃取室中。
化工英語作為科技英語的一個分支,在句法上經(jīng)常用到被動語態(tài)。這句話的處理方式是翻譯成“將”。對于被動句,還有一種比較常見的處理方法,即譯成漢語被動句,有時可借助 “被、把、由、讓、給、受、遭、得到、為……所、加以……、予以……”等表示被動意思的詞引出動詞作者,當然有時也可不加任何詞而直接譯出。
【原文】For chemical engineering purpose, supercritical fluids can be regarded as “hybrid solvents” with properties between those of gases and liquids……
【參考譯文】出于化工用途,可把超臨界流體視為性質介于氣體和液體之間的“混合溶劑”……
【原文】In chemical engineering, gas absorption processes (also called scrubbing processes) are used in many cases for the purpose of……
【參考譯文】在化工行業(yè),氣體吸收過程(亦稱洗氣或滌氣過程)之所以適用于許多場合,是因為……
化工專業(yè)英語屬于科技文獻,它側重敘事和推理。讀者重視的是作者的觀點和事物本身的內容,而不是作者本人。因此譯者在翻譯的過程中,把英文的被動句翻譯成主動句,這樣源語讀者和譯文讀者的反應才能基本一致,才能達到動態(tài)對等的效果。
(2)定語從句的處理。
在化工專業(yè)英語翻譯中,定語從句出現(xiàn)的頻率很高。因為化工專業(yè)英語要求概念清楚、邏輯性強。所以常常用定語從句來修飾名詞、代詞或名詞性短語,以便明確、完整地表達意思。在翻譯的實踐中,我們應該根據(jù)定語從句的不同結構和不同含義,采用不同的翻譯方法,下面列舉三種翻譯方法。
【原文】 Chemical reactors are vessels that are designed for a chemical reaction to occur inside of them.
【參考譯文】化學反應器是這樣的一類容器,其設計旨在滿足化學反應在它們的內部順利進行。
【原文】This is the process of physiological and chemical change which goes on continually in the living organism.
【參考譯文】這是一個持續(xù)不斷地發(fā)生在生命有機體內的生理與化學變化過程。
【原文】This technique was first discovered and introduced by Charles Goodyear (1838), and requires heating the raw rubber with up to 8 per cent sulphur, which forms cross-linkages between the polymeric chains.
【參考譯文】硫化技術首先是在1838年由查爾斯·古德伊爾發(fā)現(xiàn)并引入的。這一技術只需要把生橡膠與8%的硫共同加熱,使之在聚合鏈之間形成交聯(lián)。
上面列舉了處理定語從句的三種方法。第一種采用分譯法,將定語從句和主句分隔。第二種是采用定語前置的方法,將定語從句翻譯在所修飾名詞之前。第三種與前兩種略有不同,在翻譯的時候體現(xiàn)了定語從句和主句的邏輯關系。第一種翻譯比較適合定語較為復雜的句子,第二種翻譯比較適合定語較為簡單的句子,第三種翻譯比較適合定語從句和主句有一定邏輯翻譯的句子??萍加⒄Z偏好使用長句來描述復雜多變的現(xiàn)象,因此定語從句的翻譯至關重要。要用適合漢語的習慣表達結構,既要準確又要明晰地傳遞信息。
三、結語
在化工領域,中外合資企業(yè)的大量出現(xiàn)、技術和設備的廣泛引進等都在敦促著化工英漢翻譯迅速成熟起來。因此,翻譯已經(jīng)從一種單純的職業(yè)活動發(fā)展成一個受到社會廣泛關注的學科。化工英語翻譯作為我國與其他國家學術交流中的重要途徑,能否準確、完善的表達出化工源語言中的含義,將直接關系著化工產業(yè)未來的發(fā)展。本文從詞匯和句法兩個角度切入,分析了奈達對等理論對于化工翻譯的指導作用,以期能對化工翻譯起到一定的作用。要想翻譯好化工英語,除了掌握大量專業(yè)技術詞匯外,還需要對科技英語的特點給予重視,力爭做到信息傳遞的對等。
參考文獻:
[1]陳香美,岳峰.國內近35年翻譯標準研究綜述(1979-2013)[J].語言與翻譯,2015,No.12101:64-70.
[2]林雪梅.化工英文專利說明書的文體特點及翻譯[J].四川理工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05,02:92-95.
[3]劉宇紅.化學化工專業(yè)英語[M].北京:中國輕工業(yè)出版社, 2010.
[4]冉明志.化工專業(yè)英語的特點與翻譯技巧[J].前沿,2012, No.31210:173-174.
[5]孫乃有,曹克廣.化學化工專業(yè)英語[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6]Nida,E.A.,& Taber,C.R.(2003).The theory and practice of translation(Vol.8).Brill.